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段混装提高水泥磨的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文 《水泥》2000,(11):30-31
我公司有5台Φ3m×9m圈流水泥磨,生产P·O525水泥(掺加5%石灰石)时平均台时产量33 6t/h,1998年1月改为生产P·L425水泥(掺加22%石灰石)平均台时产量下降到24 3t/h,球耗和电耗大幅度增加.为了提高产量、降低电耗,我们通过物料相对易磨性试验,对水泥磨研磨体配比进行了球段混装的粉磨对比试验,其粉磨效果比较好.我们将其应用在Φ3m×9m圈流水泥磨机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卢涛 《四川水泥》2010,(1):19-20
博乐南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Ф2.2×6.5m闭路磨和中1.83×6.12m开路磨,在粉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时(用立窑熟料,其强度为47MPa左右),台时产量分别为12.5t/h和3.5t/h,两磨平均电耗高达50kWh/t。为提高水泥产质量和降低电耗,2005年3月将两台磨改成串联粉磨系统,磨制比表面积320m2/kg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台时产量达到23t/h,  相似文献   

3.
桑晓峰  周晓平 《水泥工程》2012,(1):38+54-38,54
0前言 2006年,我公司将一台Ф3m×11m的水泥磨改造为带立式烘干机的矿渣粉磨系统(开流磨),该系统存在烘干煤耗高、台时产量低、粉磨电耗高的缺点,2009年电耗为93.24kWh/t(最高达到了103.22kWh/t),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有两台Ф2.2×6.5m双仓圈流生料磨,台时产量一直徘徊在17.5t/h左右,吨生料粉磨电耗23.6kWh。将磨尾风机由Y5-47-6C(风量28800m3/h、2039Pa、功率22kW)改为Y9-38(风量34428m3/h、3000Pa、45kW)后、在磨尾加一台直径Ф750mm高1500mm热风炉,对磨内物料微烘干,台时产量提高至24.4t/h,吨生料电耗降低6.45kWh;2009年8~12月份降低电耗成本24.2万元。  相似文献   

5.
湖南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双峰海螺)二线3号和4号磨均是Φ4.2m×4.5m水泥磨组成圈流粉磨系统,设计台时产量为125t/h(P·C32.5)和115t/h(P·042.5),2009年4月前系统台时产量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我们从调整磨机钢球级配、提高熟料强度、降低入磨物料水分和入磨物料粒度等几方面分析,经过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了增产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志龙 《水泥》2011,(4):32-33
我公司2500t/d生产线配套Ф4.2m×13.5m闭路水泥粉磨系统于2003年投产,至2009年水泥磨台时产量达到105t/h(P.O42.5级水泥,以下同),工序电耗38kWh/t,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目前水泥行业辊压机系统日趋成熟,为节能降耗,公司决定对水泥磨系统进行改造,增加HFCG160—140辊压机和HFV4000气流分级机组成闭路挤压联合粉磨系统。改造的目标是将台时产量提升到160t/h,电耗降为32kWh/t。  相似文献   

7.
以某水泥公司大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为例介绍了其多种粉磨工艺可切换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优化措施及实际应用情况。经过优化调整后的实践结果表明,采用180-140辊压机配Ф3.8 m×14.5 m球磨机的联合粉磨系统,生产P·O42.5R水泥台时产量可达到224 t/h,水泥工序电耗可降到23.6 kWh/t,电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φ4.2m×13m三仓开流高细磨配HFCG140-80辊压机采用合肥院磨内筛分技术,设计台时产量120t。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32.5级水泥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控制2.4%,月平均台时产量137t;42.5级水泥0.08mm方孔筛筛余控制1.4%,月平均台时产量120t;粉磨系统综合电耗36kWh/t。  相似文献   

9.
王志学  陈元元  郭宁 《水泥》2012,(8):27-28
我公司于2010年9月投产的Ф1 600mm×1 400mm辊压机和Ф4.2m×13m两仓开流管磨机组成的水泥联合粉磨系统,投产后台时产量一直不高,其中生产P.O42.5R水泥平均台时产量不足140t/h,生产P.C32.5水泥平均台时产量仅为165t/h上下,较公司预算指标差距较大。为此,在2011年内我们实施了多项改进措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冀东水泥沈阳公司有2套中1400mm×800mm辊压机+φ4m×13m(圈流磨)的联合粉磨系统,设计台时120t/h。其辊压杌五盾环风机参数的额定风量188730m^3/h,采用YKK450—610kV/355kW电机;且电机与风机直连,仅靠人口挡板调节风量,故电耗较高。实际运行时,其吨水泥电耗为40kWh,高于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粉磨站企业吨水泥电耗≤38kWh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杨宏广 《水泥》2010,(7):41-42
我公司2500t/d生产线于2009年3月投产,该生产线由HFCG120—50辊压机+SF550/100打散分级机配套2条同规格Ф3.2m×13m开路磨组成水泥联合粉磨系统,设计台时产量80t/h(P·C32.5R级水泥)。  相似文献   

12.
四台Φ3.8×12m水泥磨系统粉磨P·O42.5水泥台时产量62t/h,综合电耗39kWh/t.为此,对水泥磨系统进行诊断,针对原材料输送、水泥磨结构及钢球级配、原材料水分控制等工艺设备进行系统改造,使水泥磨台时产量提高到65t/h,综合电耗降低至34kWh/t,粉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宋宜伟 《水泥》2009,(11):17-18
我公司一条1200t/d生产线水泥粉磨系统采用Φ3.2m×13m高细磨与G120—45辊压机组成联合粉磨。自2003年建成投产以来,生产P·C32.5水泥产量一直在78t/h左右,电耗32kWh/t。2008年6月开始对其改造与优化调整,现台时产量稳定在92t/h,电耗26kWh/t,水泥质量也明显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我厂年产20万吨生产线水泥磨是江苏省龙潭机械设备厂生产的Φ3.O×11m的超细微介质磨,自投产以来,台时产量一直在25-28t/h之间,偶尔可以达到29吨。还经常出现糊球、糊段、糊磨及堵塞磨尾出料篦板等现象,吨水泥电耗居高不下,磨内工况不稳定。后经调整和改造,使磨机的台时产量达到了 34吨以上,电耗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了2.8kWh/t, 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田金清 《水泥》2009,(8):22-25
我公司Ф4.2m×13m开路磨与Ф1700×1000辊压机组成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在调试生产过程中出现辊压机成品量低、设备跳停频繁、系统产量低、比表面积低等问题,经过4个多月的调试,基本达到设计台时产量160t/h,生产P·O42.5级水泥,比表面积达到360m^2/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朱飞 《水泥》2024,(3):34-36
对水泥磨系统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在球磨闭路粉磨系统之前增加HFCG180-160型大辊压机,组成HFCG180-160辊压机+Φ4.2 m×13.5 m球磨机的水泥半终粉磨系统(开路)。技改后的半终粉磨系统平均台时产量由95 t/h提高到250 t/h,粉磨工序电耗从38.0 kWh/t降低到24.0 kWh/t,单产电耗平均降低14.0 kWh/t。  相似文献   

17.
对Ф4.2m×13.5m双仓管磨机+SX3500C选粉机组成的水泥闭路粉磨系统实施改造,以CDG180-160辊压机+CDV11030V型选粉机+LSX6000三分离选粉机与Ф4.2 m×13.5 m管磨机+磨尾收尘风机+TUS5500高效双分级选粉机+成品收尘风机形成辊压机双圈流半终粉磨系统,P·O42.5级水泥产量从95 t/h增至296 t/h,工序电耗从42 kWh/t降至26.5 kWh/t。  相似文献   

18.
湖南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双峰海螺)二线3号和4号磨均是Φ4.2m×14.5m水泥磨组成圈流粉磨系统,设计台时产量为125t/h(P.C32.5)和115t/h(P.O42.5),2009年4月前系统台时产量一直达不到  相似文献   

19.
徐怀洲 《水泥》2021,(3):26
安徽淮南某水泥企业,生产线为两条Φ3.2 m× 13 m开路球磨机,磨前无破碎及预粉磨设备,生产P·C 42.5水泥时台时产量仅为45~47 t/h,为提高产能,降低粉磨电耗,于2012年2月和12月先后增加两台选粉机改为圈流生产工艺,其中一号线技改后,台时产量上升25%左右,粉磨工序电耗降为33 kWh/t。而二号线改造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选粉效率,选用了大一个规格的选粉机,但改造后台时产量反而低于一号线,工序电耗更高于一号线近3 kWh/t。本文对此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共有2台水泥磨,一台为Φ3m×11m球磨机,设计台时产量35 ̄40t/h;另一台为Φ3.2m×13m高细磨机,设计台时产量50 ̄55t/h。由于熟料没有破碎,入磨粒度大,导致磨制P·O32.5水泥时Φ3m×11m磨机的台时产量仅为32t/h,Φ3.2m×13m磨机为47t/h,水泥比表面积最高在320m2/kg。电耗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