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群飞 《食品科学》2000,21(9):52-54
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某生产厂家采集5加仑和600ml塑料瓶(桶)装纯净水保存于室温。自生产后3h,每24~56h检验菌落总数,至保存35d止。保存过程中,所有600ml瓶装水试样的细菌数量均急剧增加,在5~7d内达到高峰,菌数范围在<1~1.53×105ml-1之间,之后,生长曲线呈现双峰。同样情况也出现在5加仑桶装成品中。  相似文献   

2.
183份瓶装饮用纯净水的微生物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瓶装饮用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它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其纯净无污染的特点,广泛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时尚的饮品。但因其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产品易受污染的机会增大,微生物能迅速增殖,造成产品中微生物超标或严重超标,有的还出现肉眼可看见的沉淀物(菌丝生长团)。因此,在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及生产管理等各方面,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规范,它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饮品。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瓶装饮用纯净水…  相似文献   

3.
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了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现状。对福建省39家企业生产的38个牌号的瓶装纯净水采样调查,43件样品中5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11.63%,发现这种致病菌与产品的菌落总数等常规卫生微生物学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产品包装方式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加工后期的交叉污染是终产品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5.
电解氧化水在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程中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一种新的瓶装饮用纯净水的消毒方法,利用消毒产品鉴定与监测实验技术规范中的实验方法,对电解氧化水在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程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消毒效果作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电解氧化水浸泡600mL纯净水包装瓶1、2、5、10min,对其中污染的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8.58%、99.06%、99.60%和99.92%,对污染真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7.34%、98.48%、99.65%和99.99%;用电解氧化水冲洗生产设备,对其表面污染细菌和真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5.73%和96.30%;用电解氧化水洗手,工作人员手污染的细菌和真菌分别减少93.84%和96.43%;用电解氧化水喷雾生产车间,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别下降50.98%和53.49%;由于电解氧化水具有低毒无残留等优点,很适合在食品卫生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饮用纯净水生产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利用HACCP原理找出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控制措施以提高及稳定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祝美云  李厚强 《食品科技》2007,32(5):218-220
由于水资源的日趋紧张,纯净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纯净水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最近两年的抽查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纯净水的合格率偏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微生物数量超标。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探讨解决控制纯净水中微生物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通过对食品从原料到消费前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危害性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危害,从而找出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控制这些危害的有效措施和控制指标,通过现场操作人员的实施和反馈,达到不用进行终产品检验就能使产品100%合格的目的。该方法将监督重点放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上,效果好且效率高,因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和推荐。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大大小小的矿泉水企业有60家之多,但产品合格率仅为50%左右,主要超标项为微…  相似文献   

10.
饮用纯净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自来水、井水、泉水等)为原水,经过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反渗透)、杀菌等加工方法,除去原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饮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蕴含着很大的开发潜能.针对河南省鹤壁地区矿泉原水的物理与化学特征,重点就该地区瓶装饮用矿泉水开发、申报程序,以及建厂和生产的工艺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奕水明 《饮料工业》2006,9(7):34-36
以原子吸收法测定瓶(桶)装饮用水中铜含量为例,分析了由测量过程中的各分量得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表示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当前青岛崂山区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法突击抽样检查和专项整顿相结合,抽样比对。结果专项治理整顿前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12.9%,治理后合格率为38.7%;第2年抽样合格率为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推行HACCP管理和量化分级管理,有利于产品的提高卫生质量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瓶装纯净水生产线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设备和装置,可以转变为茶饮料的生产线,从而有效地利用闲置设备。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指导实际生产,对纯净水出厂检测结果中微生物指标超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在桶装纯净水生产的过程中,厂家应多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并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控制好桶装纯净水的微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6.
浅谈瓶装天然矿泉水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瓶状天然矿泉水生产中所出现的沉淀问题、微生物污染问题从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生产合格优质的瓶装矿泉水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熊文山 《饮料工业》2007,10(6):46-47
通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过程,指出对样品的取样、培养基的制备及其整个操作过程应注意事项,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A survey of Iranian waters, sampled from 2010 to 2013, is presented. A total of 128 water samples from 42 different brands of bottled mineral and drinking water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for contamination levels of lead (Pb), cadmium (Cd), copper (Cu), arsenic (As) and mercury (Hg). Deter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for Pb, Cd and Cu, a hydride vapour generation as well as an Arsenator digital kit (Wagtech WTD, Tyne and Wear, UK) for As and a direct mercury analyser for Hg. Arsenic concentration in six bottled gaseous mineral samples was higher than the related limit. Regardless of thes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Pb, Cd, Cu, As and Hg in all types of water samples were 4.50 ± 0.49, 1.08 ± 0.09, 16.11 ± 2.77, 5.80 ± 1.63 and 0.52 ± 0.03 µg L?1, respectively. Values obtained for analysed heavy metals in all samples were permissible according to the limit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感官评价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感官评价是评价饮用水品质的一项重要手段,饮用水感官不仅是水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人类选择饮用水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生活饮用水品质提升和瓶装饮用水产品开发及改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影响因子、评价方法以及消费者的偏好3个维度对生活饮用水和瓶装饮用水感官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饮用水感官评价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天然矿泉水的特点,分析了瓶装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污染的引入环节,并针对天然矿泉水微生物的污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