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广泛用于处理或预处理高负荷有机废水。利用纯氧和空气2种曝气方式同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前者污泥颗粒化时间较短,颗粒结构更为密实。显微镜观察发现纯氧曝气污泥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丝状菌,少量球菌、杆菌以及一些胞外多聚物(EPS)等,空气曝气污泥颗粒表面物质组成相对单一,表明纯氧曝气颗粒污泥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代谢能力优于空气曝气颗粒污泥。同时发现进水负荷波动对纯氧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较小,表明纯氧曝气颗粒污泥能够处理和耐受高负荷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2.
加压生化法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压生化法是在传统生化法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生化系统的压力来增加氧的分压,继而改善系统氧传递性能,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化法处理中氧传递的限制.试验研究了加压生化法处理苯胺废水的进程,并考察了系统压力、曝气量、曝气时间及污泥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在进水CODcr为2000mg/L时,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为:曝气压力控制在O.10MPa,曝气量为7.5m3/(m3·h),曝气时间8h,污泥质量浓度控制在4.0g/L左右.在此条件下,出水CODcr≤300mg/L,CODcr去除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污泥好氧消化处理中不同曝气方式、不同初始污泥浓度及不同温度对消化效果的影响及消化过程中污泥的OUR、SV(SI)和NH_4 ̄+-H等指标变化规律的考察研究,确定了最优的运行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在最优运行条件下,不同曝气方式的消化效果差别不大,且断续曝气对TVS的去除率可达50%左右(30℃,7~9天)。因而断续曝气与连续曝气相比,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在一定条件下采用此种曝气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5.
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活性泥污系统发生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及其中的丝状菌属,结合大庆乘风庄污水厂运行五年来两次膨胀的实际运行控制,提出了在寒冷地区活性污泥系统中,降低氧,低负荷外低温也是造成的原因之一,对此采用减小曝气池污染浓度或单池连续运动以提高负荷和供风机进风口空气加热提高曝气池水温的方法,可使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受限曝气式活性污泥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革废水为试验原水,对受限曝气的机理及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受限曝气方式,可经化混合液物相传质效率,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节省供气量,并使活性污泥微生物在低温下可保持较高的生化反应效率,利用受限曝气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废水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气水比仅为8-9,出水BOD5浓度小珩20mg/L,明显优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法。  相似文献   

7.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查了活性污泥在稳定期、污泥颗粒期、曝气改善期三种状态下对CODcr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稳定期的CODcr去除效果最好,说明絮体污泥比颗粒污泥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曝气改善期浊度去除率最好,说明污泥颗粒化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并降低出水浊度;同时,污泥颗粒化后需要提供合适的曝气强度使颗粒污泥保持合适的粒径,以稳定系统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污泥再曝气法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对该系统以总费用最少为目标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最佳控制参数。本设计适合污泥再曝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是一种既保证处理效率,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有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低pCOD/p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P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进水方式下,系统TN平均去除率75.1%,系统因长期低负荷运行而发生污泥膨胀,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D平均值为229mL/g,同时,曝气量升至0.56m^3/h时,才能使NH4^+-N去除率大于99%;采用分段进水方式时,系统TN平均去除率可提高至81.5%,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并且曝气量降至0.24m^3/h时,系统NH4^+-N去除率仍大于99%,节省了运行费用.此外,当采用分段进水时,反应区内的pH值、pDO和ORP值曲线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反应区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射流活性污泥混合液固—液分离行为解析为活性污泥絮凝和固—液沉降分离两个单元过程,建立了活性污泥絮凝动办学模式与混合液沉降动态效应方程,揭示出射流活性污泥絮凝—沉降的内在规律,提出二沉池主要功能区的动力学工艺设计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论证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在去除率、电耗、池容与占地等方面优于接触氧化法,同时也论证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具有可生化性差、有机物降解速度慢、活性污泥沉速低、电耗高的特点,并对印染废水的泡沫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进行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提供经验,促进该工艺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通过控制曝气量以减少曝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结果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采用接种法培养驯化活性污泥20d就能完成污泥培养驯化,满足污水处理要求,使出水达到了设计标准.结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时,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能够克服有机负荷低的缺点,控制曝气量能够减少进水热量的损失,避免进水温度降低.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中试)探讨了用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特殊类型城市污水——工业污水约占70%的郑州西干管污水的适用性。本文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总结了工艺设计和运行经验。试验表明,本系统对这类污水处理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如生化速率快、工艺简单可靠、基建投资省等。本试验取得的运行和设计参数可供同类型污水处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来研究曝气量对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曝气量(AR)下的系统氨氮和总氮去除效率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不同曝气量下主反应区的溶解氧浓度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曝气量(AR1=0.1,m3/h,AR2=0.2,m3/h,AR3=0.3,m3/h)条件下工艺氨氮去除效率为AR3〉AR2〉AR1,系统总氮去除效率则为AR2〉AR1〉AR3.0.2,m3/h的曝气量在主反应区形成的溶解氧浓度水平(0.0~2.0,mg/L)有利于工艺脱氮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通过控制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MLSS),得出MLSS和CODcr去除率的关系。在和普通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SBR反应器中,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模拟豆浆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投加活性炭粉末的粒径大小及曝气量、沉降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最佳培养条件为上升速度1.4cm/s、沉降时间2min、活性炭粉末粒径140目,14d污泥颗粒化.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与内部可见活性炭;颗粒污泥表面由较多交织缠绕的丝状菌和大量的菌体而组成,内部呈孔隙、层状结构,发现有兼性厌氧球菌;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沉降速度为普通活性污泥的5倍以上.污泥全部颗粒化后,COD负荷达2.6~3.2g/L·d,COD去除率达到70%~94%.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该系统最优化设计的必要性.然后,根据系统动力学公式及设计和运行参数,分析了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之和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出水质量的条件下,建立了以基建费用和若干年运行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使这个目标函数为最小的曝气池容积混合液污泥浓度和二沉池容积等设计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