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小时候曾对中国画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培训,深知中国画的线条是不拘泥于造型的"写意"和"抒情"式的表达,通过不同的作画者,线条或细腻,或粗犷,或潇洒大气,或平静稳重。而正是由于在国画培训中锻炼出的对事物形态造型和线条运用的把控能力,为日后西方绘画中素描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今以中西方绘画用线的比较为研究对象,以其各自绘画中线的运用及发展过程为中心线索,实现对中西方绘画中的线在运用上异同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对线条的理解和表现是独特而超前的,线条是我国历代绘画尤其是人物画的基本造型手段。中国画家赋予线以情感,在主客观选择上以表达主观对客观的看法和理解为表现内容,因此在造型上不求"形似",更重"神似",更注重主观感受的传达。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发展方面着重以唐代绘画艺术为例进行了线条艺术形式和发展特点的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今天的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线条艺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1)
西方古典绘画中线条艺术的表现是西方人审美情趣与情感表现的象征,是西方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缩影。该文基于西方主客相分思维与模仿说的艺术文化哲学理念,探讨了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条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
中国的传统绘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辉煌成就。在中国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线描构成中国绘画的基石。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无线者,非画也。"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灵魂。而白描线一直是中国绘画形式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线在扮演表达物象的造型语言角色的同时,其线条自身的笔墨变化也在形成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形式语言。中国传统绘画靠线条的精确性、力度感和变化来表现所勾勒的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4)
中国画注重以线造型,从远古时期至今,线条以独特的形式美、力度美和神韵美表达画面的丰富意象。作者可以通过线条的迟涩或流畅来表达心志,借助这一载体向读者传递中国画艺术的内在气质和独立的审美价值。线条作为中国画的精髓,以精确的笔墨和节奏的变化表达物象的内在结构,是中国绘画中最具准确性和概括力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6)
线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是绘画中表达感受的最直接的语言之一。尤其在中国画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中国画产生至今,线的语言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画中的线,如何使线的表现体现时代的美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于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中国画的线条、"骨法用笔"所对应的线条的法则、"骨法用笔"中的"骨法"与"用笔"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KOKO 《中国厨卫》2006,(9):36-43
在绘画作品中,线条是支撑和表现艺术灵魂的重要语言,著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虽造型简单、却表达出深刻的主题与涵义,这都归功于线条的巧妙运用。如今,橱柜的设计师更是把线条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取其精,去其粗,取其神,去其形”,他们通过线条反映出极强的形式美和丰富情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绘画性"进行基本定义的概括,充分表现出绘画语言的基本特点,然后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进行阐述,充分体现绘画的在时间上的发展及其演变,接着通过对著名画家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表现出绘画性在作品当中的表达和体现,最终体现出绘画语言在绘画作品当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2)
该文通过分析八大山人书画作品中线的艺术,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作品。中国画是线的艺术,"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家对于传统书画艺术的精神领悟。八大山人"以书入画"的艺术思想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绘画作品简练的笔墨、凝练的线条、夸张的造型、奇特的构图,传达出自身矛盾的心理与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文章初步探讨新疆绘画艺术的文化特征、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等地域特色,介绍新疆古代绘画的线条表现、色彩运用、形象绘制与人物姿态的表现等一系列艺术特点,重点探讨现代装饰艺术制作环节的新疆古代绘画。  相似文献   

11.
正线条作为最基本的绘画构成要素,在中西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写形传神的主要手段。而在中国画中,线的作用被不断强化,以线描的形式发展着。中国画画家历来重视线,从理论到实践,"线"这个独立的艺术元素始终贯穿其中。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无线者非画也。"潘天寿说:"盖吾国之绘画,一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不论是原始的彩陶纹饰,战国的墓室壁画,宋代高度写实的白描画还是清代的写意人物画,都是借线条来表现。线条不仅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表现其结构,更重要的是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1)
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在历史长河中,传统的中国画曾驻足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在创作机制上强调传承与取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尤其近百年来西方绘画的技艺和理念传入中国,形成了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0)
中国山水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以其多变的风格和成熟的技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具审美价值。陶瓷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是一脉相承的,景德镇陶瓷山水绘画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其和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相通。文章从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中国山水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设计思路构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14、15世纪中西方绘画线条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在肯定这一时期中西绘画线条运用共性的基础上,中西方绘画线条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中西绘画用线造型的功能差异、中西绘画用线造型的思想观念差异、中西绘画用线造型的文化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9)
文化的发展让人们对绘画有了全新的审美需求。绘画本来是对客观对象的模仿,人们以往的审美要求多为形似,现在更关注的是绘画美不美。"像"和"美"之间是有差距的,美需要画家将物体的形、色、虚实、节奏都表现出来,并且对每一部分都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也是对抽象美的研究。西方绘画作品中有很多倾向于表现抽象美,基于此,文章对西方抽象绘画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24)
使用线条绘画是人类从蛮荒到文明的标志之一。从人类社会早期的洞穴壁画、岩画这些最原始的艺术作品,到彩陶文化中的几何纹、鱼尾纹等,再到近代国画中的十八描、书法中的中锋等,都能够看见线的痕迹、线的魅力。西方艺术大师对线条的理解更偏向于理性,认为它是一种绘画的、塑形的、精确的、客观的、高度概括的表现方式;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则表现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细腻与意趣,用线甚至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而具有变化。无论中西方绘画用线多么不同,用线轨迹是一样的,这也是中西方绘画线条的相同之处。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线条也步入了课堂。笔者通过实践教学,试从线条的概念出发,阐明线条的风格、特征、技法,找出中西方绘画线条的异同点,并且结合具体的美术课程教学展开论述,对美术的教学模式做出积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3)
吴冠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国内外画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致力于将中国韵味、中国意境与西方现代形式美感有机结合,意蕴贯通地进行绘画创作,从没有动摇过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念和决心,形成了生动鲜明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体系。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审度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绘画发展的艰辛历程,执著探寻生命价值与审美观念等深刻问题,对国内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旨在通过论述以上内容,详细客观地对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形成发展的经历进行分析,探究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审美表现,阐释吴冠中先生积极寻找内心感受,注重对绘画表现语言的理解与把握,执著追求美的艺术品格,表达笔者对一位跨时代艺术家所具有的独立思想、独立情感和独立人格深深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4)
中国大写意绘画作品注重可绘的意境之美,以其恢弘的气势使观者为之赞叹,可谓是东方绘画中的抽象艺术。而西方的印象派绘画同样注重营造感性的氛围,可称作西方的抽象艺术。中国大写意绘画作品注重画家内心世界的表达,他们用随性的笔墨挥洒出自己内心的波澜壮阔。印象派绘画作品注重可见的色彩、光影,通过点与面来表现,摒弃线条的精准勾勒和平铺。该文主要从用笔、风格、情感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大写意绘画和印象派绘画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因其源于具有深厚底蕴的的中国和谐文化,有别于西洋绘画的笔墨意趣、材料特性、章法气韵。中国绘画精神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必将为现代世界所充分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中国空间中的平等透视 透视在中国和西方绘画中有着历史上的本质差别。13世纪后,西方绘画发展了定点透视中的灭点,中国的画家尽管对透视有意识,但拒绝使用一点透视法,而代之以乎平透视法。在平等透视法中,观察者穿行于画面中,转移的视点、空间的层次,弥漫的雾气和水面,这些特征塑造了中国绘画构图的深层次的神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