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App Inventor作为快速开发手机应用的编程工具,逐渐走入课堂,学生学习该课程既可以提高APP编程开发技能,也发展了计算思维能力。但是目前对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App Inventor》课程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而且我国对计算思维还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笔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探讨了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课程评价策略,重点关注学生参与过程、创作能力和计算思维提升等方面,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App Inventor开发环境设计一堂课,利用App Inventor拼图实现一个项目。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App开发的热情明显提高。App Inventor通过屏蔽书写代码的烦琐细节,将学生学习的重点定位到App开发的关键技术上,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掌握App开发的细节。通过实践,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电脑》2022,(1):125-127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在各个中职院校中广泛应用,根据厦门市音乐学校的教学需求,运用App Inventor软件开发了中职基础乐理移动学习App安卓系统应用软件,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App实现了学生移动学习基础乐理知识,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基克的问题解决认知模式,提出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结果评价三个教学环节。这种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贾学琴 《网友世界》2014,(9):205-205
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是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的"四会"新人。课堂教学是培养四会新人的有力措施和保障,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必须增加教学的透明度,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由此来启发、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演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飞跃,为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编程教学,能否讲透,决定着教学是否真实有效。因此,教师应放弃固有的知识储备,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循序渐进地透析编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让师生思维同步,确保学生透彻明了。下面,笔者以App Inventor手机编程为例,关注学生思维,实施润透理念,简单分享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透彻明了。程序主要涉及变量、随机数、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等知识点。为了讲透本项目,笔者设计了文字版和图片版两个认识维度。  相似文献   

7.
胡华  王莹 《福建电脑》2021,37(4):158-159
分析计算思维对大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提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加强计算思维的训练,比单纯讲授知识更重要,将计算思维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加以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践实习教学课程立足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掌握科学实践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运用综合性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达到输出实际型社会人才的培养总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杰 《现代计算机》2023,(22):94-9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ChatGPT作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的人工智能应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方法研究,发现传统开发方法难度高,提出了基于App Inventor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新方法。新方法介绍了App Inventor的特点、App Inventor服务器的使用,ChatBot和ImageBot两个人工智能组件的使用,基于App Inventor与ChatGPT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流程,可以降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难度,助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多以简单的知识记忆与重复的操作训练为主,无法给学生带来学习思维和素养能力的深度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学习品质的培养,旨在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体现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创新。因此,本文从基于单元视角的主题化教学、基于真实项目的跨学科教学、基于思维训练的问题链设计、基于学习者发展的形成性评价等方面展开探究,以期为探索指向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时代在发展,我们对控合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演示的工具.而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网络教学过程为例.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杨旭超 《计算机时代》2014,(7):46-47,49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抛锚教学与情境认知,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开发抛锚教学系统,应充分有效地挖掘及应用网络特性。抛锚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情境化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支撑物的"船锚",可以以实战案例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船锚"应立足于对学习环境的设计。抛锚式教学环境的构建,需要遵循抛锚教学的设计原则。问题情境的虚拟对抛锚教学与情境认知起着关键作用,"船锚"成为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有助于学生认知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连国清 《福建电脑》2021,37(4):65-67
在人们不断了解世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计算思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价值。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计算机基础教学健康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模式上进行研究探索,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素质,帮助大学生计算机课程落实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促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计算思维是解决问题的灵魂,但目前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匮乏,为顺利开展教学,作者以趣味拼图解密项目进行实践,所选项目具有趣味性和一致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算法魅力,提升计算思维。本文详细描述了凯撒拼图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希望可以为高中Python编程教学中如何培养计算思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认知心理学明确指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在体验中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只有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应用。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个体心灵的体验感悟,这样的知识才能深深地植入他的内心深处;才能在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经典数学“鸡兔同笼”问题为例,在不同计算方式的纵向对比中让学生体验现代计算机求解方式,并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设计、流程图绘制、程序代码编写和优化,体验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而拓展到“百鸡百钱”问题,通过横向对比,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民族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计算思维,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不应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深切体验、感受到知识、思维、情感的流动,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只有这样的生成,才是课程改革后应该有的课堂。如何才能实施这种课堂的生成呢?笔者从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几点。  相似文献   

20.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解决问题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转折,是解题思维方法上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