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菠菜为原材料提取叶绿素并合成叶绿素衍生物,以其为天然染料对羊毛纤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条件下进行染色,与常规水浴条件下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染色效果更好.此项研究能为绿色清洁生产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活性分散翠蓝2G-SF和改性散毛纤维为原料,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传统染色中的水作为染色介质,研究了压力、温度及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压力27MPa,温度120℃,时间90min。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散毛纤维直接染色可达到传统水浴染色效果,并具有染色工艺流程短、纤维染色质量好、环境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和烷烃体系的相平衡和界面张力是石油、化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的基础数据。对SC-CO2-烷烃二元体系的相平衡和界面张力的实验测定和理论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同时适用于SC-CO2-烷烃体系的本体和界面性质研究的自洽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中分散红1对涤纶针织物的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涤纶针织物在温度52~143℃,压力16~22 MPa,时间5~60 min的条件下用分散红1在超临界CO2中的染色研究,详细考察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织物的上染量和表面深度(K/S)的关系,并测定了部分染色后的涤纶针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染色中,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涤纶针织物的上染量和K/S有明显影响.一定的条件压力下,织物的上染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20℃左右上染基本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织物的上染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涤纶针织物在16~18 MPa,120℃左右,染色30 min左右就能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其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能达到传统水染效果.  相似文献   

5.
咖啡因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使用半流动法实验装置在308.15K—333.15K,8MPa—20MPa的范围内,测定了咖啡因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建立在正规溶液理论基础上的热力学模型被用来预测溶解度数据。本文在该模型中引入非随机混合的经验参数后,较好地关联了实验数据,溶解度计算的绝对平均偏差为4.25%。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藻技术减排C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对用来固定CO2的微藻进行育种,获得耐受高CO2浓度、可高效固定CO2的斜生栅藻突变株WUST—04,其最适宜生长的CO2浓度由诱变前的5%提高到诱变后的15%。在5L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初步研究了该微藻的固碳工艺。结果表明,在适宜的CO2浓度下,微藻的CO2固定效率提高了17.5%,最大CO2固定效率达1.846g/d·L。  相似文献   

7.
分散蓝366和分散红343在超临界CO2中对涤纶织物的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散蓝366、分散红343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CO2染色装置上采用动态平衡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散蓝366、分散红343的上染量和染色后涤纶织物的表面深度K/S值随时间、温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一定时(20 MPa),表面深度K/S值在110℃后趋向平缓;温度一定时,上染量和表面深度K/S值随压力变化的趋势分两种情况:在低温(80℃)时,两者随着压力的增加变化不大,温度较高时(120℃)随着压力的增大而明显升高,且在18 MPa以后,表面深度K/S值趋向平缓.染色后涤纶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能达到合成纤维丝织物国家标准的一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 talienwhanensis)脂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所提取脂质的脂肪酸及甾醇的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的脂质回收率为68.48%,所提取脂质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和10种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中EPA及DHA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脂...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 talienwhanensis)脂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所提取脂质的脂肪酸及甾醇的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的脂质回收率为68.48%,所提取脂质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和10种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中EPA及DHA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脂肪酸的20.4%和9.1%;甾醇类化合物主要为胆甾醇、(22E,24S)-麦角甾-5,22-二烯-3β-醇、麦角甾-5,24-二烯-3β-醇和22,23-二氢-豆甾醇,其质量分数分别为39.4%、16.1%、13.3%和12.2%。  相似文献   

10.
焊接是现代制造工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金属加工技术,近二十年我国电力事业快速发展,伴随超高压线路逐渐普及及特高压线路的推广,使得角钢塔、钢管塔得到了广泛应用。焊接技术这种金属加工方式对于保证输电铁塔的质量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目前电网钢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焊接加工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应用到特高压钢管塔焊接时相应的焊接加工工艺,从而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中更好推广这种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便携式非分光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便携式仪器开始发展起来.根据国内目前红外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技术尚未成熟,研究了一种具有广泛开发的应用前景,并以其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的红外吸收型便携式CO2气体传感器,迎合了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方向.透过分析仪的红外检测技术原理和系统方案,给出其软硬件的实现.基于单片机AT89C52设计的红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兼具报警功能的掌上型便携式传感器,实现了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便携式智能化,也可以作为分布式传感系统和传感器网络化的传感器,用于实时、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2.
焊接是现代制造工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金属加工技术,近二十年我国电力事业快速发展,伴随超高压线路逐渐普及及特高压线路的推广,使得角钢塔、钢管塔得到了广泛应用。焊接技术这种金属加工方式对于保证输电铁塔的质量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目前电网钢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焊接加工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应用到特高压钢管塔焊接时相应的焊接加工工艺,从而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中更好推广这种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CO2的保护下,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尿素为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絮凝剂,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以及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0∶1.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4%、60℃反应4 h时接枝率达到最高,为135.8%,此时单体转化率为99.9%,接枝共聚物的特性黏数为951 mL/g。  相似文献   

14.
对二氧化碳几种常用的饱和蒸汽压方程的精度进行了比较,认为文献中作为对比态方程的热力学参数对比变换的变量不具有足够的完备性,而导致在远离临界点的近三相点处精度不足.文中采用完备的参量对比变换形式,并具体给出了二氧化碳蒸汽压的完备对比态变量的拟合方程.经检验,该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在±0.5%以内,标准偏差为9.40852×10-4,具有足够的工程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流动法,在温度为353.2~393.2K,压力为15~30MPa的范围内,测定了分散黄119和分散红343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两种染料的溶解度范围分别为10^-8~10^-7,10^-9~10^-6.染料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明显增加,但受温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在低压阶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高压阶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与染料分子结构有关,当压力小于20MPa时,分散黄119的溶解度大于分散红343;压力大于20MPa时,分散红343的溶解度大于分散黄119.并用Chrastil方程关联了分散黄119的实验数据,得出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方程,平均相对误差为14.71%.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常规区域供冷系统、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以及空气源区域供冷系统的碳排放量分析的通用模型.以上海某商业中心为例,用TRNSYS软件对三种区域供冷系统进行了动态的逐时的碳排放量分析,结果表明,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宜优先选用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其次为常规区域供冷系统,最后为空气源区域供冷系统;三种区域供冷系统中的制冷机碳排放量份额均最大,其次为二次泵.另外,天然水源温度以及天然水源地至冷水机组间的管路长度会影响到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NH_3/CO_2低温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一种NH_3/CO_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NH_3/CO_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的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中间温度下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情况及整个系统的(火用)效率随中间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中间温度下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同一冷凝温度下,复叠式两级低温制冷系统存在一个最佳中间温度使系统的(火用)效率最高;高温级冷凝温度变化时,系统总的倪效率也要随之变化,随冷凝温度的增加,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火用)效率并不是一直增高,在一定范围内先增高后降低。研究结果为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节能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宽带k分布模型的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计算了CO2要辐射带的g-k分布并与逐线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吸收系数增大,并且由改进模型计算的结果相对较好,与逐线计算的结果更为接近.分别用指数宽谱带模型、宽带k分布的传统模型与改进模型计算了CO2各谱带在不同温度、不同行程长度下的发射率,并与逐线计算结果比...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中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已被广泛认为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是可行的,二氧化碳水合物水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关于二氧化碳水合物在海水中的生成、扩散、溶解规律,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模型与结论,但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封存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溶解速率和上升速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液滴半径越小或者注入深度越浅时,其溶解速率将会越快.在同一深度下液滴由大半径溶解成小半径时,在海水中的溶解速率将越来越快.液滴在海水中并非以同一速度往上运动,而是与液滴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当注入深度增加时,可允许溶解的液滴半径随之增加,其中当注入深度在1 800m时,可允许最大液滴半径为1.0cm,在1 000m深度下,可允许最大的液滴半径为0.5cm.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提纯塔出口二氧化碳纯度,根据实际生产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出口二氧化碳纯度与进塔纯度、进塔温度、塔顶压力、塔顶温度、塔釜加热温度、塔釜压力、塔釜温度7个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模型.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出口二氧化碳纯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训练好的网络能够找到生产较高纯度二氧化碳的最佳控制点.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数回归模型相比,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模型非线性处理能力强,鲁棒性好,拟合精度高,计算速度快,预测和控制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