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用坂口试剂(α-萘酚和2,3-丁二酮)定量测定L-精氨酸的含量。结果最佳测定波长为525nm,显色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5min,NaOH浓度为15g/L。该方法具有较高稳定性和重复性。结论本方法可对发酵液中L-精氨酸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正> L-精氨酸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半必需氨基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目前,L-精氨酸的生产很多是通过发酵进行,因而对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合成L-羟脯氨酸时需要α-酮戊二酸的参与,而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有限,限制了L-羟脯氨酸的高效合成。 因此该实 验通过在L-羟脯氨酸发酵过程中外源添加α-酮戊二酸,来考察α-酮戊二酸对发酵菌体生长、L-羟脯氨酸产量、糖酸转化率和代谢流的 影响。 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对菌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添加α-酮戊二酸能有效提高L-羟脯氨酸的产量和 糖酸转化率,当随糖流加5 g/L(初始发酵液)α-酮戊二酸时,L-羟脯氨酸产量能够达到最大值62.14 g/L,糖酸转化率为22.37%,与不添加 α-酮戊二酸相比,分别提高了47.85%和13.04%,同时,L-羟脯氨酸的合成代谢流提高了11.98%,副产物乙酸合成代谢流减少了29.42%。  相似文献   

4.
郝刚  钱和 《食品工业科技》2005,(02):184-186
确立了用甲萘酚-双乙酰法定量检测发酵液中L-精氨酸 的最佳条件:40g/LNaOH溶液、80g/L甲萘酚正丙醇溶 液、0.5mL/L双乙酰正丙醇溶液各1mL作为显色液,再加 入1μL适当稀释的发酵液,30℃水浴加热15min后测其 OD540值。对显色反应的稳定性及检测方法的重现性也进 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发酵液中L-精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确立了用甲萘酚-双乙酰法定量检测发酵液中L-精氨酸 的最佳条件:40g/LNaOH溶液、80g/L甲萘酚正丙醇溶 液、0.5mL/L双乙酰正丙醇溶液各1mL作为显色液,再加 入1μL适当稀释的发酵液,30℃水浴加热15min后测其 OD540值。对显色反应的稳定性及检测方法的重现性也进 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从发酵液中提取L精氨酸的工艺方法。确定了絮凝法预处理发酵液的最佳条件: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为400mg/L,发酵液pH值为10.0,温度为30℃。固定床离子交换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柱发酵液pH值为2.0,上柱流速为2mL/min,氨水洗脱浓度为0.1mol/L,流速为2mL/min。脱色工艺的最佳条件:活性炭用量为10g/L,脱色温度为80℃,pH值为5.0。整个提取过程中,L精氨酸的总收率为91.2%。  相似文献   

7.
相比传统的固定床离子交换提取工艺,连续离子交换工艺分离发酵液中L-精氨酸具有连续、稳定、高效等优点。钝齿棒杆菌是1株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高产L-精氨酸工业用菌株,产量达74.5 g/L。该研究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筛选得到最优树脂D155,可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达121.31 mg/g。通过固定床实验,确定了最佳进料流速为6 mL/min,穿透时间为29 min,半饱和时间为59 min,饱和时间86 min,穿透吸附容量为134.7 mg/g,半饱和吸附容量为193.8 mg/g,饱和吸附容量为261.2 mg/g,为最佳洗脱剂为2 mol/L的氨水,洗脱率为97.14%。通过30柱连续离子交换实验,确定了交换区、交换后水洗区、洗脱区、洗脱后水洗区、顶水区最佳进料流速分别为6、6、5、10、3 mL/min。在各区最佳进料流速下,各出口浓度呈周期性变化。该工艺提高了L-精氨酸分离工艺的连续性、稳定性及分离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分离过程中的耗水量、耗碱量及劳动力投入,为发酵生产L-精氨酸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L-精氨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定量测定发酵液中L-精氨酸含量的方法。以百里酚的次溴酸钠溶液为显色剂,用正丁醇萃取显色产物,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有机相的吸光度值。测定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最佳条件为:取待测物稀释液5.0mL,依次加入0.03%的百里酚溶液2.0mL,0.7%的次溴酸钠溶液0.5mL,摇匀,30s内加入正丁醇5.0mL,除去水相;向有机相中加入0.4mL无水乙醇,室温放置1min,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480。方法的检出限为2.5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为1.2×104L/(mol.cm),发酵液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89%~1.10%,回收率为97.3%~102.0%。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用于发酵液中L-精氨酸含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发酵液中L-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百里酚的次溴酸钠溶液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结果百里酚分光光度法检测L-精氨酸的最佳条件为样品稀释液5.0 mL,依次加入0.03%百里酚溶液2.0 mL,0.7%次溴酸钠溶液1.0 mL,摇匀,30 s内加入40%尿素溶液1.0 mL,冰水浴中显色2 min,测定OD470nm.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 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为6.8×103L/(mol·cm),回收率98.8%~101.2%,发酵液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0.23%~0.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用于发酵液中L-精氨酸含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产L-精氨酸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L 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 ,并就目前生产L 精氨酸基因工程菌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考察分离纯化条件对发酵液中透明质酸(HA)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和十六烷基吡啶(CPC)相结合的办法来提取HA,提取率较高;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温度30℃p,H为7。提取物和HA标准品有着相同的吸收峰,说明该发酵产物呈极为典型的HA红外吸收谱图,证明该提取物即为透明质酸。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30min ,三者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117、137和 91g/kg ;考察了 pH值、氯化钠和氯化铵浓度对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 L 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吸附的适宜 pH均在 7~ 8之间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存在均导致三者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确定极限电流密度的前提下,测定了氨基酸盐溶液在电渗析过程中,不同淡水流速和浓度对脱盐率及氨基酸回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操作参数。同时,通过模拟γ-氨基丁酸(GABA)发酵液的组成,分别配制了乳酸和葡萄糖模拟发酵液,从而测定了发酵液中其他物质的存在对电渗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提高黄色短杆菌B-003 L-精氨酸的产量。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L-精氨酸的产量为响应值,研究L-精氨酸摇瓶发酵条件。结果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对L-精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葡萄糖、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的浓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得出,葡萄糖的浓度为99.57 g/L,硫酸铵浓度为60.80 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2.18 g/L时L-精氨酸产量最高。结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L-精氨酸产量达24.10 g/L,与最初培养条件相比产量提高了58.55%。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提高黄色短杆菌B-003 L-精氨酸的产量。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L-精氨酸的产量为响应值,研究L-精氨酸摇瓶发酵条件。结果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对L-精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葡萄糖、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的浓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得出,葡萄糖的浓度为99.57 g/L,硫酸铵浓度为60.80 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2.18 g/L时L-精氨酸产量最高。结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L-精氨酸产量达24.10 g/L,与最初培养条件相比产量提高了58.55%。  相似文献   

16.
《酿酒》2015,(4)
通过优化产酸菌种,筛选出高产己酸和乙酸的菌株;进一步优化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使其大量产酸。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酒精并运用适宜的酯化酶类促成酸醇酯化,并采取适当的蒸馏方式进行提取浓缩,最后应用于低档白酒勾调中。  相似文献   

17.
乳链菌肽(nisin)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的乳酸菌素,为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目前,文献报道中有关乳链菌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但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在评述微生物发酵生产乳链菌肽过程中分离纯化技术基础上,分析了其难于实现工业生产的原因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