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氨被广泛的用于化工,化肥,医药的生产中,由于氨的化学性和物理性在生产和运输中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在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几起氨泄漏事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从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入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防范措施,探讨和处理氨泄漏、爆炸和中毒事故中出现的问题,为现场应急处置氨泄漏事故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大型氨罐液氨泄漏的预防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化肥装置大型氨罐泄漏的可能性及由此产生的危害性,详细分析和制定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方法。  相似文献   

3.
某炼化芳烃联合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首次采用卡琳娜低温余热发电机组,以利用主装置的低温余热。卡琳娜循环采用高毒氨作为循环工质,以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氨循环流程为主线,基于高斯烟羽扩散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分别模拟计算氨循环在低压和高压2个区域发生泄漏时氨泄漏后的浓度分布,计算出氨泄漏下风向时的人员中毒危害区域,模拟氨泄漏后的安全区、轻伤区、重伤区、死亡区的距离,并为事故提供参考应急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化工生产中泄漏事故的危害、泄漏形式、产生泄漏的原因、泄漏检测以及如何在不停车情况下重新实现密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尿素装置高压氨预热器多次发生列管及封头泄漏的原因,提出如何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对于液氨的安全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液氨泄漏的危险性、液氨生产过程中容易泄漏的部位以及液氨泄漏扩散的过程,从选用管件、阀门,到装设氨报警仪,改进工艺和加快隐患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液氨泄漏。  相似文献   

7.
8月16日下午3:44分,九江石化化肥作业部白班操作工在例行巡检时,发现8000m^2氨罐罐底出口管线泄漏处有大量液氨喷出,防液堤内液氨积液迅速挥发,氨雾弥漫,且向下风向扩散,检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因为罐底出口法兰垫片腐蚀失效而导致泄漏。  相似文献   

8.
石油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快速封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气集输管道经常发生原油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油田安全生产.为方便在油田生产中及时处理管道腐蚀穿孔、盗油打孔问题,对各种带压堵漏措施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几种快速有效的封堵技术,这些技术全部来自于油田实际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管道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油田的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针对原油码头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原油泄漏与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系统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石化公司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系统原来采用氨压缩工艺流程生产液氨,由于存在氨精制塔温度难以控制、氨压缩机泄漏严重等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行。将工艺流程改造为氨水精馏法并更换氨液循环泵密封后,氨精制系统实现正常运行,15%氨水产量1.46万t/a,产值1167.7万元/a。目前存在氨液循环泵易抽空、液氨产品外观不合格(颜色发红)、液氨外送泵密封泄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Acids in FCC diesel is harmful to production equipment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The complex deacidification process was adopted to remove acid from diesel using 2-methylimidazole and ammonia. The effect of all process parameters on removing acid from diesel was discussed, which included reaction temperature, mass ratio of complex deacidification agents, reaction time, and volume ratio of complex deacidification agents to diesel.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done to optimize deacidifica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deacidification process was that volume ratio of complex deacidification agents to diesel was 0.20:1, reaction time was 12 min, mass ratio of 2-methylimidazole to ammonia was 0.4:1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343 K.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deacidification rate reached 96.5%. This deacidification process had little effect on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esel.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天然气消费中,工业用量天然气占2/3,化工用天然气为工业用量的一半以上,约占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3。其中大部分用作生产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的原料。用天然气为原料与煤炭和石油资源相比,天然气是理想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能耗低,工艺流程短,投资省,经济效益好。通过对合成氨和甲醇行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论述,可以预计,到2000年,化工行业天然气资源的消费比例将由现在的6%增加到9%,其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品将接近24%,甲醇产品将接近18%,化工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总体上更趋合理,合成氨和甲醇产品的能耗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非碱氮化合物吲哚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吲哚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吲哚在催化裂化实验条件下较易发生裂化开环反应,生成苯胺类和氨。催化剂的酸性、烃类溶剂的供氢能力对吲哚裂化有显著影响,酸性中心的作用有利于吲哚转化为氨;溶剂供氢能力越强,氨氮产率越高。提出了吲哚催化裂化的可能转化途径:吲哚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或在催化剂上脱氢缩合生焦;吲哚烷基化;吲哚需先加氢生成二氢吲哚,二氢吲哚快速裂化转化为苯胺和氨。  相似文献   

14.
王文 《金山油化纤》2006,25(2):56-58
研制专业的化工物性数据库,其包括乙烯、丙稀、水等2号高压低密度聚乙烯(2PE)装置常用物质的各种物性,包括焓、熵、密度、粘度、导热因数等,特别包含了高压和高温条件下的物性。该物性库的建立为2PE装置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叙述了日本某炼油厂加工的中东原油的一些物理性质并重点介绍“一脱四注”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材及腐蚀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厂液氨外输管线阀门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断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的事故,通过对事故阀门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测,分析了介质环境对阀门阀芯部位温差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阀门原始铸造与设计存在缺陷的情况下,阀门不能承受内压、温度与外部载荷的综合作用而导致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级改性的方法制备Zn-ZSM-5/Pt-L核壳型双金属催化剂,通过改变金属负载量的组配方式对催化剂表面酸性进行调控,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以正戊烷为原料对催化剂的轻烃芳构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复合分子筛核壳结构的基础上,分级引入双金属的改性方式有效地调控了催化剂表面的酸分布以及L/B酸比例,使双金属催化剂更好地发挥L酸和B酸的协同催化作用,当Zn和Pt负载量分别为1.0%和0.6%时所表现出的催化性能最优,其正戊烷芳构化反应的转化率为99.1%、芳烃选择性达到47.2%。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过渡金属填隙化合物独特的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过渡金属填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程序升温还原法、络合物分解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制备过渡金属填隙化合物的方法,以及过渡金属填隙化合物在NH3合成与分解反应、肼分解反应、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等反应中的应用。在上述反应中过渡金属填隙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湛江高岭土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测试,并对以湛江高岭土为载体制备的半合成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湛江高岭土晶体结构以片状为主,粒度分布较为集中,化学组成与苏州高岭土基本相当;采用湛江高岭土为载体的催化剂,其质量指标和裂化性能与对比样相当,可以满足FCC催化剂质量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氨能源广阔的发展前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高效、低耗能的化学链合成氨技术,其特点是将传统工业法合成氨技术分为氮化及氨化两步反应,通过金属氮化物在2个反应器之间循环输运氮及热量完成氨的合成。基于HSC Chemistry 6.0热力学计算及TG-MS联用技术,分析了氮化和氨化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了载氮体种类及反应温度对合成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基、Mn基载氮体在氮化和氨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Fe基载氮体固氮效果较弱,但氨化过程性能良好;Mn基载氮体固氮性能突出,其氮化质量增加量可以达到同样反应条件下Fe基载氮体质量增加量的4.5~5倍,但氨化较为困难。将Fe基载氮体与Mn基载氮体按一定比例混合,2种载氮体的协同作用对化学链合成氨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