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前言凝汽器压力受凝汽器运行参数和水环真空泵抽气性能两个因素的制约。凝汽器水环真空泵正常时,此时漏空气量对凝汽器传热系数几乎没有影响;水环真空泵的出力不正常时,直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两台超临界600MW机组提高机组经济性的工程案例。通过对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水强行冷却,降低真空泵工作液温度,提高真空泵抽吸能力。保证凝汽器双背压压差,降低了凝汽器平均背压值,从而在循环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汽轮机的净出力,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大型发电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问题: 火电厂在生产中一般都是采用射水抽气器或水环式真空泵等抽真空设备在机组启动初期建立真空,并在正常运行中维持真空.但是这些抽真空设备的效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因此,其功耗较高;另一方面,这些抽真空设备的抽气性能受制工作水温度的升高,特别在夏季较高水温时,其抽气性能远远偏离设计值,致使凝汽器的真空进一步下降,降低了机组的经济性,增加了发电煤耗,同时,因气化问题导致水环式真空泵内部发生气蚀,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空冷岛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冷岛采用地下进风的方式,分析了该方式在改善凝汽器传热性能、降低汽轮机背压等方面的优越性;计算了散热器在不同迎面风速下的传热系数,对比分析了环境风温、风速及翅片表面积灰分别对两种布置方式下凝汽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平均风速3 m/s的情况下,采用地下进风方式,可使凝汽器压力降低10~14 kPa。  相似文献   

5.
确定循环水泵的最优运行方式的重点,在于计算循环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时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估计值。现有文献在计算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时,通常采用美国传热学会标准中的经验公式,通过实例发现该公式中凝汽器蒸汽负荷和循环水流量对传热系数修正不足,造成该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最大偏差可达40%,针对该公式在循环水流量和蒸汽负荷偏离设计值时产生的偏差给出了改进的修正系数,计算证明改进的修正系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偏差小于2%。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330 MW机组变频循环水系统中,运用枚举法搜索不同负荷、不同循环水温度下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运行中,大型机组双压凝汽器普遍存在着高、低压侧压差明显偏离设计值的问题.现从机组汽缸布置等方面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通过对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双压凝汽器的计算分析,揭示了高、低压凝汽器的凝结负荷偏差对其压差及加权平均压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压侧凝结负荷增大,虽然使高、低压侧的压差小于设计值,但是对等效压力的影响很小,对机组热力性能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环真空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转做功、真空抽取高温工艺气体、以及水循环产生的热量等因素导致水温不断升高、设备负荷增大,从而致使系统真空度和生产效率的明显降低;同时带来废水量和污染治理成本的增加、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本文重点阐述通过某种新型恒冷循环水罐的改进,解决现有水环真空泵循环水罐工作中水温升高、机组真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核电厂双背压机组进行冷端优化,本文建立了核电厂双背压机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双背压机组存在的凝汽器高低压汽室饱和压力的差异,通过微增出力计算得到与凝汽器高低压汽室对应的不同背压汽轮机低压缸微增出力,开发出了高精度双背压机组冷端优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按照凝汽器高低压汽室平均背压求微增出力的缺陷,反映了微增出力曲线的非线性特征。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按平均背压和分汽室压力计算微增出力的差异。该方法可用于双背压凝汽器机组技术经济性的评价和选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和计算凝汽器真空对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和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的影响,主要研究了真空变化后静态不等率和转子时间常数的变化。更加全面、总体地看待凝汽器真空对机组经济性、安全性及调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凝汽器管束布置传热效果的评价方法。此方法与采用总体传热系数大小来评价管束布置的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不受运行参数及负荷影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种微小矩形多槽道平板热管,并阐述了此种热管的结构、原理,推导出了其理论毛细极限。通过实验分析了工作温度、充液率、不同工作介质和倾角等因素对该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冷凝段及蒸发段表面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研究表明,微小矩形多槽道平板热管具有高传热特性,在电子器件冷却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乙二醇溶液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gambit和fluent软件建立一个简单垂直U型地埋管热泵机组模型,模拟在不同工况下不同乙二醇的热物性参数对应的机组性能.结果夏季制冷工况下,添加乙二醇与未添加相比冷凝器的出口温度升高,乙二醇质量浓度每升高10%,温度升高1‰左右.冬季制热工况下,添加乙二醇与未添加相比蒸发器的出口温度降低,乙二醇质量浓度每升高10%,温度降低1%左右.结论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在夏季制冷工况下,乙二醇质量浓度变化对地埋管换热的影响不太大.冬季制热时,随着乙二醇质量浓度的升高制热量降低.并得到在制冷和制热的工况下不同质量浓度的乙二醇对应的热泵机组的出口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模拟出在质量浓度对应的制热量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3.
对计算凝汽器换热系数的HEI公式、别尔曼公式和分部计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如何利用分部计算法分析空气含量和污垢厚度对凝汽器换热系数的影响。定量分析了空气含量和污垢厚度对凝汽器换热及真空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空气对凝汽器换热和真空的剧烈影响发生在空气相对含量小于0.5%时,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加其影响逐渐减弱;水侧污垢对凝汽器换热系数和真空的影响与污垢层厚度基本上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将"分液冷凝"强化传热应用于板式冷凝器,建立了多流程分液板式冷凝器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性能评价参数(η)比较了相同传热面积的4种结构板式冷凝器(普通型、两流程、三流程和四流程)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流程数越多,分液板式冷凝器的综合性能越好,其η最高,为1.12.普通型板式冷凝器后一流程的传热系数比前一流程要低,而分液...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的凝汽器入口蒸汽流场,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凝汽器的传热系数和端差.指出合理的流场会使传热系数增加,为凝汽器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室外气温较高时,风冷热泵系统冷凝器存在换热效果下降的问题,而蒸发式冷凝器可以改善此问题,蒸发式冷凝器因此逐步得到广泛重视。为研究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的能耗情况,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蒸发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在相同工况下压缩机能耗情况,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因素对压缩机耗功量的影响能力依次为:冷凝器进口空气温度、速度及冷凝器喷水量。压缩机耗功量随进口空气温度的升高、进风空气速度降低而增大,随喷水量增加存在先减小后保持不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冷凝器换热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水—水热泵机组冷凝器的稳态仿真模型 ;根据制冷剂的三种可能的存在状态将冷凝器的换热分为三个串联换热器的换热。针对一新型复合套管冷凝器编制了稳态传热仿真程序 ,利用该仿真程序分析讨论了冷却水入口温度和流量对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该仿真程序可模拟计算出冷凝器内温度分布和换热量 ,也可根据给定的设计工况确定换热面积 ,可用作整个热泵传热模拟和设计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对热电联产电厂的烟气余热回收进行了改造实践和分析,提出了2级式氟塑钢换热器改造方案,分析了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特性,评估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为174.1 W/(m2·K),是低温省煤器传热系数的约3.7倍。低温省煤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分别约占余热回收系统热回收量的57%和43%。通过回收系统,实现了年节煤量达9 800 t,年节水量达67 900 t。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成本可在1.64 a内收回,随后可实现年净收益540.9万元。  相似文献   

19.
基于薄液膜的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燕尾形槽道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热传递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Young方程得到不同负荷下的轴向毛细半径分布.分析求解了蒸发段温降与冷凝段的温降随热负荷的变化,进而得出了热管温降随热负荷的变化.实验研究了热管在不同冷源温度下温降随热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槽道中液膜厚度沿轴向逐渐增厚;蒸发段和冷凝段温降随热负荷增大而增大;通过比较模型预测值和实验测量值,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本文所建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以丙酮、乙醇和水为工质,对小型平板热管在充液率为20%~90%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管壁、加热和冷却风道进、出口截面等处的温度分布,计算了传热量和传热系数。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了工质、充液量和热流密度对热管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出该平板热管以乙醇为工质的传热性能最好,传热极限qmax为16~17 kW/m2,最佳充液率为50%,并给出平均传热系数综合关联式。实验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