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醇燃料电池电动车上制氢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评述了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阐述了在燃料电池电动车上以甲醇制氢的现实意义 ,介绍了目前甲醇制氢的 3种方法 :甲醇分解法、甲醇水蒸汽重整法和部分氧化法。  相似文献   

2.
碳酸二甲酯(DMC)的生产方法有光气法、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两步法、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一步法、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法和甲醇与二氧化碳(CO2)直接合成法。碳酸丙烯酯(P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溶剂和有机中间体,近年来被用来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合成DMC,  相似文献   

3.
甲醇法输送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制成甲醇,以甲醇的形态作为输送天然气的方法,该法安全、可靠、经济。文中介绍了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取甲醇的生产过程,分析了甲醇和液化天然气生产、运输的特点,并对其经济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改进三对角矩阵法在粗甲醇精馏塔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进的三对角矩阵法和UNIFAC模型,对粗甲醇预蒸馏塔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粗甲醇加水量、塔板数、回流比和进料位置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三对角矩阵法可用于粗甲醇精馏塔的模拟,计算所得的理论板温度,组分浓度分布等与生产测定值吻合.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化工》2019,(5):107-111
分析了甲醇储罐由于自然通风、"大呼吸"和"小呼吸"发生损耗的原因,指出了内浮顶罐存储甲醇时,由于未完全消除油气空间以及内浮盘与罐壁间密封间隙等因素导致的甲醇损耗问题。比较了各种不同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建议将原有的常压直连大气的储存方式改造为气相密闭的回收处理方式,提出了采用吸收法和吸附法需进行的工艺技术路线改造方案。综合考虑安全环保要求和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建议采用工艺简单、投资较低的吸收法回收气相甲醇,降低甲醇的储存损耗。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正> 液相法甲醇装置投产以煤炭制取合成气、用液相法生产甲醇的第一套工业化装置在美国田纳西州投产。该项目得到了美国能源部洁净煤技术规划处的资助,装置由美国空气产品和化学品公司与伊士曼公司合建,总投资3500万美元,可年生产甲醇7.2万吨。该生产工艺采用空气产品和化学品公司的液相法甲醇技术,通过分散在惰性矿物油液相中的铜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碳酸二甲酯的物化性质及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的合成工艺及所用催化剂的开发现状,分析了各种合成工艺的优缺点,并指出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KX和KZSM-5催化剂,浸渍法制备了1%K2O-KX和3%K2O-KZSM-5催化剂,机械混磨法制备了KX/3%K2O-KZSM-5催化剂,并考察了其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甲苯甲醇在碱性较强的KX上发生侧链烷基化反应生成苯乙烯和乙苯,同时伴随着甲醇大量分解生成副产物CO和H2,在碱性较弱的KZSM-5上发生苯环烷基化反应生成二甲苯。KX负载1%质量分数的K2O后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的活性明显提高,但甲醇分解也更加严重。KX与负载3%质量分数的K2O的KZSM-5均匀机械混合制得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的活性,且通过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吸附在保持与1%K2O-KX活性相同的同时使甲醇的分解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国内简讯     
<正> 碱催化甲醇法生产烷基醇酰胺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碱催化甲醇法600吨/年烷基醇酰胺中试装置已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技术鉴定。烷基醇酰胺(6501)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作金属清洗剂、纺织助剂及日用化妆品等。碱催化甲醇法新工艺与酸催化乙醇法老工艺相比,生产周期缩短一半,同样体积的反应器,生产能力提高一倍。碱性催化剂酯交换的甲醇收率为95%,酰胺化收率为92%,与酸性催化剂相比,得率从88%提高到94%,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由于采用甲醇代替乙醇,部分原料回收使用,产品成本下降5%。产品质量和性能,如游离二乙醇胺含量、泡沫力、粘度、pH 值等,以及代表物性组成的分析图谱,与日本油脂公司同类产品基本相同,而增稠性还略有超过。产  相似文献   

10.
甲醇是目前需求量大增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概述了甲醇合成气的各种生产工艺,包括由天然气制合成气的蒸汽催化转化、部分氧化转化及热交换型三种工艺;由煤制合成气的固定层间歇气化法、鲁奇加压气化、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灰熔聚气化及Shell汽化法五种工艺;由焦炉煤气制合成气的非转化及非催化、催化转化及补碳法三种生产工艺;另外还简介了由黄磷尾气、乙炔尾气制甲醇合成气的概况。并对各种工艺进行了对比,指出在新疆本地因该优先考虑水煤浆及天然气制甲醇工艺。  相似文献   

11.
浆态床合成二甲醚复合催化剂失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温度240-280℃、压力5.0 MPa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浆态床反应器中甲醇脱水催化剂和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发现,甲醇合成催化剂稳定性对二甲醚复合催化剂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h的稳定性实验中,甲醇脱水催化剂改性γ-Al2O3稳定性较好,而甲醇合成催化剂CuZnAl(O)失活较快。复合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由于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失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合成催化剂活性日益下降的情况下,分析了合成汽包压力、合成塔入口温度、入塔新鲜合成气分配比、弛放气量、入塔气体的甲醇含量、合成系统的压力等因素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在当时催化剂活性条件下的最佳操作参数,提高了甲醇产量,使产量下降的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浆态床合成二甲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察了合成甲醇催化剂和甲醇脱水催化剂对于浆态床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甲醇合成催化剂对于CO转化率和二甲醚的选择性都有一定的影响。甲醇催化剂对于合成二甲醚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HY >γ Al2 O3 >Hβ >HZSM 5 ,反应结果结合NH3 TPD表征 ,认为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的反应是以弱酸中心为活性中心 ,在强弱酸中心的协同作用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甲醇合成过程中,影响甲醇单程收率的因数较多,反应机理十分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机理模型。本文提出了用非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输入变量预处理,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甲醇合成单程收率的预测模型,并用此模型对不同时期的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评估。实例表明,此模型可对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进行定量评估,对指导甲醇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长岭分公司焦化干气制甲醇工艺技术的优化应用情况。通过使用新的转化催化剂及甲醇合成催化剂,优化运行工艺,在转化炉入口添加变压吸附装置解吸气等措施,使焦化干气制甲醇工艺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V73),以英国Davy公司开发的联甲醇合成工艺为对象,针对甲醇合成过程中循环气流量高于设计值问题,建立稳态工艺过程模拟,并通过模拟计算分别考察了合成气进入两反应器比例、闪蒸罐分离温度、反应器出口温度和驰放气流量对循环气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料比例在01~1 mol、粗甲醇闪蒸罐分离温度在40~80℃、反应器出口温度在240~280℃、驰放气质量流量介于4~20 t/h之间变化时,循环气的质量流量会在409~1300 t/h之间变化。当有更多原料进入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分离温度处于较低值,反应温度处于较低温度区间;驰放气量较大时,甲醇合成系统中循环气的流量会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提高驰放气质量流量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循环气的流量,减少循环气压缩机负荷,提高甲醇合成系统的操作弹性。  相似文献   

17.
适合于大型化甲醇生产装置的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醇作为天然气加工利用的主要产品,其生产正在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在甲醇合成过程、甲醇合成反应器方面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开发工作,获得了有关甲醇合成反应器的专利,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在国内甲醇生产装置上得到了使用.本文介绍了绝热-管壳复合型及内冷-管壳复合型两种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特点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以期作为国内企业原有甲醇装置扩能技术改造以及新建大型化甲醇生产装置在选择甲醇合成反应器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博  刘恩周  樊君  张增庆 《石油化工》2012,41(10):1207-1213
针对CO2加氢一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活性载体、助剂、沉淀剂及沉淀次序、焙烧温度和制备方法等对中间产物甲醇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甲醇脱水催化剂组分的研究现状,并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复合结构催化剂的研究趋势,最后提出了高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zi Petrochemical Company (YPC) has completed the study on the project "Use of LPG as Steam Cracking Feedstock" and raised a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The forecast has shown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production of ethylene brought about by the hydrocracker LPG are enormous. Compared to the naphtha feedstock currently used by YPC, the economic benefit for manufacturing one ton of ethylene from LPG can be higher by 800 RMB. If the annual consumption of LPG amounts to 220 thousand tons,  相似文献   

20.
低温低压液相催化合成甲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涌  康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9,28(3):174-176183
现行甲醇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有限,为改革甲醇生产江艺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本文着重介绍了以BNL法为代表的低温低压液相催化甲醇工艺,其优点是:低温反应使单程转化率至90%而铁需循环,造气可使用空气,合成与造气压力相同而不需升压,液相反应有利于装置大型化,它们可使装置的和能耗显著降低。当然,此种工艺也有一些尚待克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