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属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孔洞极其发育,但连续性差且随机分布,以往单纯用直井进行开发效果不甚理想,拟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改进。为此,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储层特征对水平井的适应性,并与直井进行了比较,证实水平井在产能、单井控制储量和最终开发效果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对塔中Ⅰ号气田水平井的方位、轨迹、长度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水平井优化设计方面应尽量保证水平段方向与裂缝发育方向垂直,并用“穿头皮”思路(是指水平段距“洞”有一段距离,垂向距离一般控制在10~20 m,防止钻到洞发生井漏,同时也保证完井酸化后能沟通洞)对水平段进行垂向轨迹的优化,水平段的最佳长度在600~800 m。该开采技术的应用使塔中Ⅰ号气田获得了更加经济、高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油管内涂层防腐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下半年天然气事业部采气工程部开始了油管防腐调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确定使用3SB扣内涂层普通油管来替代进口的13Cr油管的方案,并组织了油管内涂层防腐技术抗腐蚀实验和3SB扣密封效果的实验。为今年YH23-1-22井和YH23-1-10井使用3SB扣内涂层普通油管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实验检测情况和现场应用情况都证明使用3SB扣内涂层普通油管来代替进口的13Cr油管是完全可行的,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可以节约采油、采气成本,也可以降低对进口13Cr油管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酸性气田集输管道中各腐蚀影响因素对环氧类防腐内涂层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确定内涂层在酸性气田集输管道的适用条件,实验室采用动态高温高压釜模拟现场不同的工况条件对涂层样品进行浸泡实验。通过涂层测厚仪、涂层附着力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测试涂层在实验前后的厚度、附着力、绝缘性能及表面形貌的变化,进而探究不同的腐蚀影响因素对环氧类内涂层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环氧类防腐内涂层在H 2S质量浓度低于20 g/m^3、CO 2质量浓度低于100 g/m^3、液相流速低于2 m/s的腐蚀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涂层的关键性能指标(厚度、绝缘电阻等)变化不明显;环氧类内涂层初步具备在酸性气田集输管线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心、测井、物探、试井和试采等资料的综合应用,对塔中Ⅰ号气田东部试验区气油比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气油比随生产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无明显变化型、缓慢上升型、持续递减型和先增后减型等4种。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与上述气油比变化规律对应的油气储集层类型为视均质型、裂缝系统型、双重孔隙介质型等。  相似文献   

5.
塔中Ⅰ号气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极其致密,酸化/酸压措施是该地区常用的增产措施,而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是酸化/酸压设计及分析酸岩反应速度规律的重要参数。首先阐述灰岩与HCl的反应原理及各动力学参数的求取方法,其次通过室内实验,用酸岩反应及腐蚀速率测定仪测定塔中Ⅰ号气田碳酸盐岩与20%胶凝酸反应的相关数据,经处理后求取酸岩反应速度常数、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H+有效传质系数等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这些参数真实可靠,为该地区酸化/酸压优化设计及酸岩反应规律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失重法、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能谱(XRD)对N80S抗硫油管钢在CO2、微量H2S及高浓度Cl^-条件下的腐蚀破坏进行腐蚀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微量H2S的存在对反应系统影响较大;在膜的形成过程中硫化物腐蚀产物膜(FeS、FeS0.9)会优先形成,并进一步阻碍具有良好保护性的FeCO3腐蚀产物膜的形成;腐蚀产物膜疏松、平均腐蚀速率较大,且有轻度局部腐蚀发生。溶液中高浓度的Cl^-及材料中高含量的Cr元素会使N80S抗硫钢局部腐蚀倾向加大。  相似文献   

7.
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天然气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中地区的天然气主要聚集于I号构造带附近。研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天然气的特征,指出该带奥陶系天然气以烃类气为主,干燥系数较高,为0.78~0.99,甲、乙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为-54.4‰~-37.7‰和-42.1‰~-30.8‰,主要是热解成因气;该带西端奥陶系埋深大,构造稳定,天然气保存条件好,因此塔中45井、塔中451井天然气仍存在一定量的生物气。结合塔中下古生界的热演化史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塔中Ⅰ号构造带东段主要聚集了高-过成熟的寒武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其主要来自不同热演化阶段干酪根的裂解,原油裂解气的贡献很小,而塔中Ⅰ号构造西端主要聚集了成熟早期的中-上奥陶统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8.
使用动态失重法研究了徐深气田产出水中温度对N80油管钢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80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80℃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值;温度超过80℃后,腐蚀速率逐渐降低。对徐深气田S2-17油管的实际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井口100 m以下至1 400 m腐蚀比较严重,对应温度50~85℃与动态失重实验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川渝气田某酸性气液混输管线近年多次发生内腐蚀失效,为此,将该条管线采用环氧酚醛内涂层防腐。在防腐内涂层服役1.5年之后,为了研究内涂层在酸性气田集输管线上的适应性,对该防腐内涂层开展了实验室评价。对现场获取样品分别进行内涂层的外观、厚度、硬度、耐冲击、附着力、耐磨性等性能指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服役1.5年后,内涂层的硬度、耐冲击、附着力3项力学性能指标良好,但部分样品的厚度与耐磨性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总体来看,该涂层在短期内较好地抑制了管线内腐蚀速度,但仍需要在后续工作中定期掌握在役涂层耐磨值、厚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对管线内腐蚀情况进行腐蚀监测,进而评价该涂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长期服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东部试验区储层高温高压,流体性质和流动机理复杂;试井曲线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及多解性的特点,试井分析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根据研究区地质特点及有关资料录取情况,采用现代试井分析方法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非均质气藏动态描述综合技术,将储层划分为视均质、双重孔隙、复合模型以及裂缝、裂缝孔洞模型等5种类型进行试井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平面连通性差;试井特征与稳产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不同类型的井,应制订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C-22井涂层油管腐蚀穿孔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对井内起出的涂层油管的内涂层逐根进行检查,发现大部分油管公、母扣端内涂层存在较大面积的损伤。分析认为C-22井涂层油管的腐蚀穿孔,是由于油管内壁涂层本身存在微观缺陷,再加上该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酸化施工,导致涂层起泡破损及脱落而失效后,在井下的CO2、Cl^-和凝析水等介质的共同作用下,油管内壁涂层脱落处发生局部腐蚀所致。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气井油管腐蚀规律与防腐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于1997年建成投产,天然气中携带H2S(平均691 mg/m3)、CO2(5%)等酸性气体及高矿化度地层水等腐蚀性介质。为了掌握靖边气田气井油管腐蚀规律,利用多臂井径检测仪MIT、磁检测仪MTT、电磁探伤测井仪MID K等仪器组合采取绳索作业方式,对60余口气井油管开展了不动管柱腐蚀检测作业,结合气井产水量、产水矿化度、氯离子、H2S和CO2含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产水气井较其他气井的油管腐蚀更为严重,产水量越大、产水矿化度越高腐蚀就越严重,严重腐蚀井段主要集中在油管中下部;在0~2 000 m油管腐蚀方式由外壁向内壁扩展,2 000 m以下油管腐蚀主要由内壁向外壁扩展。针对靖边气田高产水气井油管的腐蚀状况,从使用新型缓蚀剂和“内涂外喷”涂层防腐油管两方面改进了防护措施,油管腐蚀情况大为减轻,局部最大腐蚀速率由3.67 mm/a降至0.11 mm/a,确保了产水气井正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塔中Ⅰ号气田奥陶系台缘礁滩体储层缝洞系统在空间上由孔、洞、缝叠合复合而成。针对礁滩体储层缝洞系统的复杂性,本文提出动静态结合分析储层缝洞连通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①同一缝洞单元内,沉积相、储层发育层位及深度具有相似性;②地层压力分析是最简易直接的研究方法,属连通性研究的充要条件;③同一缝洞单元的流体性质差异较小,若流体性质差异大,则一定不连通,反向递推则不成立;④井间干扰试井可准确地分析动态连通性和推算单井连通程度;⑤生产测试资料可用于辅助连通单元的划分和验证。通过静态和动态资料研究,塔中Ⅰ号气田共划分了53个缝洞连通单元,其中连通的缝洞系统有3个,沿台缘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规模、高效开发,以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为例,结合该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针对该类气藏开发面临的难点问题,总结梳理了以缝洞型储层精细描述、井位优化部署为核心的勘探开发专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缝洞型储集体的空间展布不规则,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埋藏深导致对储层的精细描述难度大,并且随着凝析气藏开发的持续进行,储层中流体会发生反凝析现象,由于缝洞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的复杂性导致凝析油的赋存状态描述难,上述两方面原因的叠加影响使得该类气藏井位优化部署难度大;②所形成的以"两宽一高"为核心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使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及成像精度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识别出常规地震采集技术无法识别的小规模储层;③以地震数据为核心的缝洞体雕刻技术可以展示出缝洞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发育情况,实现了单个缝洞体—缝洞单元—缝洞带的系统性研究,为缝洞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打下了基础;④以成像测井为核心的缝洞体、流体识别技术,可以精准识别深层碳酸盐岩井旁缝洞体与流体,解释结果符合率达到87%;⑤以水平井型为核心的井位优化部署技术可以提高储层钻遇率和钻井成功率,同时,将...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了某油田井况,对环氧涂层经过高含量CO2和H2S腐蚀前后EIS的变化和宏观、微观形貌变化及能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了CO2和H2S共存对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2和H2S的相互作用下,环氧涂层发生失效,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愈发加速失效。  相似文献   

16.
在模拟油田CO_2/H_2S共存的腐蚀环境中,研究了温度、CO_2和H_2S分压对N80和P110两种油管钢动态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随着温度、CO_2分压和H_2S分压的变化,两种材质的动态腐蚀速率都呈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P110钢的腐蚀速率大于N80钢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塔中Ⅰ气田天然气中CO2、H2S共存的特点,研究该腐蚀环境下管材腐蚀规律及防腐对策。通过5因素5水平正交实验,分析CO2压力、H2S压力、温度、Cl离子浓度及含水率这5个因素对抗硫油管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确定塔中Ⅰ气田腐蚀环境下的腐蚀主控因素为CO2压力。选择普通抗硫油管+缓蚀剂作为塔中Ⅰ气田油管的防腐对策,根据腐蚀主控因素筛选复配了适用于塔中Ⅰ气田腐蚀环境的缓蚀剂YU-4。该防腐工艺在塔中Ⅰ气田12口井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抗腐蚀效果,腐蚀速率达到防腐要求,其中TZ83井油管平均腐蚀速率由1.23 mm/a降至0.025 mm/a;TZ623井油管平均腐蚀速率由0.370 mm/a降至0.016 mm/a。  相似文献   

18.
川东气田油管腐蚀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东气田气体一般含有比H_2S、CO_2、Cl常造成油管腐蚀穿孔,乃至油管断落等复杂情况。文中针对川东气田各种腐蚀现象,结合川西北等地区的腐蚀情况,分析了腐蚀原因和机理,提出了选择合金钢作采气管材和使用缓蚀剂及油管内涂层等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深气田腐蚀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以CO2、Cl-、流速、温度影响为主。徐深气田的腐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采用多种防腐措施相配合的形式,降低气田腐蚀速率。在现场应用316L不锈钢管道27口井,2205双向不锈钢盘管加热炉15台,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未发生穿孔腐蚀事件,经超声测厚无明显腐蚀现象。地面腐蚀主要集中于弯头、三通部位,可以采用内涂层防腐形式提高防腐性能,具有耐化学腐蚀性强、附着力强、抗冲蚀性好等特点。试验应用了油溶性缓蚀剂,目前已推广应用48口井,根据气井腐蚀程度不同,加注周期为7~14天一次,加注量为20~100 kg,有效降低了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油气藏和流体参数的分布特征,系统地分析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油气藏的特征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在分布上呈现出"外带气、内带油"的特征;原油表现为低密度、低黏度、高含蜡、中低含硫,气油比变化很大;天然气为普遍高含硫化氢的干气。通过深入剖析油气藏的储集层、油气源断裂、构造等控制因素,认为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油气藏整体上是储集层控油,而局部范围为构造控油,油、气源断裂是关键,气侵通道影响油气藏分布。塔中Ⅰ号断裂带礁滩复合体的勘探应该重点寻找有利储集层,储集层条件好(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最好)、有沟通油气源断裂、局部构造有利的区域是勘探的有利地带。图12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