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硅溶胶-苯丙乳液复合涂料贮存稳定性问题,采用ξ电位、流变行为测定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影响该涂料稳定性的因素和硅溶胶凝聚物的组成,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机复合建筑乳液兼具有机和无机材料的优点,而克服了各自某些性能的不足.综述近年来复合建筑乳液的技术进展,包括复合建筑乳液的种类、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分析与机理的研究和复合乳液的实用化等.复合乳液中纳米无机粒子主要是SiO2、CaCO3和蒙脱石等,有机聚合物主要是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法是制备复合乳液的最常用方法.微观结构分析与机理的研究表明,形成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复合乳液粒子基本呈球形,系SiO2为核和聚丙烯酸酯为壳的核壳结构,目前已能够制备硅溶胶含量高达45%~50%且稳定性良好的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3.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纳米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研究了氧化硅形态、氧化硅加料方式、乳化剂掺量对核壳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硅形态采用胶体二氧化硅,并且预先单体与乳化剂混合对核壳复合乳液的稳定性有利.乳化剂的最佳掺量为单体量的1.8%~3.0%左右,掺量过高,乳胶粒子粒径太小,乳胶粒子表面能过高,且单位乳胶粒表面电荷密度和电位绝对值降低,乳液的稳定性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以阴离子型乳化剂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乙氧基化合物(CO-897)为混合乳化剂,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纳米SiO2溶胶进行表面改性,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功能性单体,采用半连续加料法,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单体与SiO2的质量比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阶段的种子乳液合成温度控制在75℃左右,第2阶段的核-壳乳液合成反应温度控制在85℃时较佳;乳化剂用量占单体质量的4.0%,m(阴离子乳化剂):m(非离子乳化剂)=1:3时,体系乳化充分,单体转化率较高,凝胶较少;以纳米SiO2溶胶中的SiO2用量占单体质量的8%较好,制得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固含量为40%,乳液的稳定性达到使用要求;引发剂的用量以占单体质量的0.4%~0.6%为宜,此时聚合反应较完全,单体转化率较高,聚合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
采用W/W型明胶-泊洛沙姆乳液体系结合二次冻干技术制备包载盐酸阿霉素的明胶-泊洛沙姆纳米脂质体。采用Sephadex G-50凝胶柱结合高压液相法建立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主药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溶液外观、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的测定,表征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呈现良好的圆整形态,颗粒不聚集,平均粒径为(187.02±9.56)nm,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表面Zeta电位为-(16.8±1.43)mV,包封率达到(86.3±2.3)%。W/W型乳液体系结合二次冻干技术有利于制备高质量的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后形成的硅溶胶代替商用硅溶胶,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TEOS水解pH值、乳液聚合温度、TEOS用量(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乳液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TEOS水解pH值为5.7~6.5,最佳乳液聚合温度为75℃;随着TEOS用量的增大,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增强,乳液涂膜硬度也增大,但当TEOS用量过大时,复合乳液发生沉降,涂膜也发生开裂,故TEOS的最佳用量为9%~13%;TEOS在水中发生了水解缩合反应,复合乳液是SiO2和聚丙烯酸酯的复合物;TEOS水解缩合产生的SiO2可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因此乳液聚合过程中不添加其他稳定剂.  相似文献   

7.
二聚酸改性丙烯酸酯耐水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功能单体二聚酸,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了性能优异的纳米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二聚酸用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粒径分析、DSC、FTIR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引入二聚酸单体用量为6.5%,复合乳化剂用量为2.3%,引发剂用量为0.7%时,合成的微乳液固含量达46.6%,粒径在90 nm左右,并具有分布窄的特点.合成的乳液可实现室温交联,涂膜硬度高,综合性能好,尤其耐水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衡溶胀法制备了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PU)乳液,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含量、引发剂用量及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PU和PUA进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平衡溶胀法可以大大提高MMA的含量,使改性乳液和涂膜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采用油溶性引发剂与水溶性引发剂组成的复合引发剂体系,可使MMA的转化率达到98.6%。  相似文献   

9.
自交联无皂硅丙乳液在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乳化剂情况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高硅含量自交联无皂硅丙乳液。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 H值=5±0.5,引发剂[m(K2S2O8)∶m(Na HSO3)=2∶1]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时,单体的最佳配比为:m(MAA)∶m(AOE)∶m(YDH)∶m(V4)∶m(MMA)=8∶9∶4∶20∶59;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环硅烷已开环,且所有单体均已参加共聚反应;用TEM、粒径表征和热重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料工艺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在相同配方条件下,采用二步法和一步法制备的乳液平均粒径分别为145 nm、158 nm,PDI分别为0.024、0.031,Zeta电位分别为-54.1 m V、-53.9 m V,最大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79℃、468℃,说明二步法制备的乳液的粒径和热稳定性均优于一步法。在乳液中添加幻彩珠光粉制成的高装饰性隔热涂料隔热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0.
纳米级核/壳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热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为复合引发剂,采用反应型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性能优异的木器漆用苯丙微乳液研究聚合工艺、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由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自动粒径分布仪(Lo-C)对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在无乳化剂情况下,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制备自乳化硅丙乳液的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H=5±0.5,引发剂为K2S2O8:NaHSO3=2:1,用量为单体总量0.5%时,最佳配方为MAA:AOE:YDH:V4:MMA=8:9:4:20:59,凝胶率0.1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环硅烷已开环,且所有单体均已参加共聚反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无皂硅丙乳液热稳定性好,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49℃;通过TEM和SEM对乳液及胶膜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乳液平均粒径158nm,PDI=0.031,Zeta=-53.9mV,粒径分布窄,具有单分散性,乳液成膜性好,胶膜平整细腻,适于制备建筑涂料。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固含量大于43%的阳离子型XKP-1苯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位、粒度分析对自制的乳液进行了表征。对自制与市售P-0、P-1苯丙乳液改性CA砂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自制的阳离子型苯丙乳液的CA砂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小,可工作时间达到210 min以上,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可聚合乳化剂改性对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烯丙基羟烷基磺酸钠作为可聚合乳化剂,改性合成了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它对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和乳胶粒粒径的影响,探讨了乳胶粒粒径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烯丙基羟烷基磺酸钠的使用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了乳化剂的最低用量;随着其用量的提高,乳胶粒的粒径变大,由原来的低于50nm最终提高到670nm,从而使乳液的蓝色散射光泽变弱,当其用量达到0.73%时蓝色光泽消失。  相似文献   

14.
Ⅱ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先合成了含有环氧树脂基团和表面活性基团的反应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再用该乳化剂并借助于相反转技术制备Ⅱ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稳定性,分散相粒径和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系统的成膜机理及其适有期。研究发现,乳化剂浓度合适时,所制得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分散相粒子的平均粒径较小,因而相应形成的兴膜是均匀,完全固化的硬膜,其硬度较高,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成膜机理与溶剂环氧树脂体系的成膜机理不同,其适用期应用涂膜光泽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在无乳化剂情况下进行乳液聚合,得到超支化无皂硅丙乳液;红外光谱确定环硅烷已开环聚合,且与其它单体共聚;讨论了开环无规共聚法和开环核壳共聚法两种工艺对乳液凝胶率、粒径、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热重分析和TEM分析表明核壳共聚法得到的乳液凝胶率低0.12%、粒径小70nm、最大热分解失重峰504.5℃,乳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A laser diffraction particle size analyzer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particle size variations of two asphalt emulsions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to evaluate their storage stability, freeze-thaw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dosage of non-ionic emulsifier was increased from 0.4% to 0.8%, the particle size and its increasing magnitude were both reduced, indicating a more stable emulsion. This new method can provide the desired information for fast and continuous evaluation on the dynamical changes of emulsion stability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torage stability tests.  相似文献   

17.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阴离子型无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VAc/NaAA)阴离子型无皂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共聚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质的影响,考察了单体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测定了乳液的稳定性、黏度、吸水率、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等性能,并根据机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用量、复合乳化剂体系用量、引发剂用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聚合反应最终单体转化率以及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测试了涂膜的吸水率和乳液的黏度,以考察涂膜的耐水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膜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氟单体HFMA通过接枝共聚反应与丙烯酸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