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化攻克了高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彻底叩开了中国海相气田开发的大门,也借此获得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挑战高硫气田,中国石化用8年时间完成了一次从新手到领军者的转变。这一转变也为其赢得了在科技进步方面的最高奖项。2013年1月18日,作为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耀峰在人民大会堂从温家宝总理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1月18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普光气田“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石化有史以来所获的最高国家科技奖项。普光气田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的主供气源,西起四川普光东到上海,总长2170km,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3.
在1月18日上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自然落在两位德高望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身上,郑哲敏院士和王小谟院士成为中国科技界的最新楷模。作为曾经产生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的石油石化行业,在本届奖励大会上也是收获颇丰。其中,中国石化集团"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石油集团"水  相似文献   

4.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磺回收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攻克了四大世界级难题,形成了五大创新,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是中国石化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这个项目有哪些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先进性如何,有何重要意义?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曹耀峰。  相似文献   

6.
行业聚焦     
我国掌控特大超深高硫气田核心技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推荐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1月18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项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页岩气二轮招标电煤企平分秋色1月21日,国土资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结果,本次招标共产生了19个区块16家中标候选企业,其中中央企业6家、地方企业8家、民营企业2家。电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石化》2013,(3):16-17
剧毒硫化氢阻挡了中国高硫气田的开发脚步,上万亿立方米储量遭遇搁浅困局。中国石化通过8年攻坚,在制服硫化氢的同时,还让中国硫黄产量翻了一番,并借此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8.
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中,由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完成的"炼化含硫废气超低硫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在众多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齐鲁石化时隔13年后又一成果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科技成果"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磺回收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技术系列包括高含硫气井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完井及增产改造技术、地面集输工艺技术、深度脱硫技术、安全环保评价和保障技术。这一项目历经中国石油科研  相似文献   

10.
正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扬子石化PX(对二甲苯)示范装置科研成果为核心的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发的至高荣誉。该奖项标志,中国跻身全球三家拥有芳烃成套技术国家之列,圆了几代石化人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梦想。这是中国石化第二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1.
向石油要布     
正"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冲破了国际技术壁垒,补足了我国芳烃产业最后一块短板,让国人穿得好、穿得暖。继2013年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后,2016年,中石化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再次荣获2015年  相似文献   

12.
大气田巡礼     
普光气田是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快速发展的地区,是中国石化天然气大发展的明证。该气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海相高含硫气田,其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超过4 000亿立方米。以普光气田为基础资源地的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2007年8月开始建设,2010年3月29日建成投产,实现了普光气田安全开发、净化厂安全投产、长输管道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设计》2012,29(1):64-64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石化共获得国家各类科学技术奖励13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前举办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石化历史上第二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戴厚良告诉记者。发展芳烃项目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事关国计民生,而在中国石化开展芳烃成套技术研发之前,全  相似文献   

15.
2015年3月17日,中国石化2015年科技进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洛阳工程有限公司9项成果荣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奖。公司参加完成的“芳烃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产825合金材料高压空冷器成套技术开发”、“甲苯甲醇甲基化制二甲苯技术开发及200 kt/a工业试验”、“高芳烃含量催化柴油加氢转化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催化裂化烟气除尘脱硫脱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布2015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决定,由SEG洛阳技术研发中心主持并与中石化股份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等合作开发的"普光高含硫天然气腐蚀机理及材料评价研究"和与中石化股份公司荆门分公司合作开发的"炼油加热炉深度节能技术开发研究"两项目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年度共有117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石化2015年度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67项。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7月6日,据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的消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重点探井——川深1井日前钻达井深8 420 m完钻,刷新了四川盆地最深井纪录,标志着中石化在四川的天然气开发向更深领域、更大目标推进。中石化把四川作为打造优质清洁能源基地重中之重的地区,近年来深入实施"天然气大发展"战略,成功开发我国百亿立方米级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成功建成世界首个7 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普光、元坝气田的高效  相似文献   

18.
《石油化工设计》2021,(1):46-46
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截至2021年1月26日,世界首个埋深超7000 m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自2014年12月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200.02亿m3,气田创新形成的高效绿色开发技术已整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确保安全绿色开发,元坝气田配套建成我国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天然气净化厂——元坝气田净化厂,天然气总硫回收率超99.8%;建成我国首座高含硫气田水处理循环利用站——元坝气田采出水低温蒸馏站,气田实现“零排放”;建成覆盖2.6万户居民的我国油气行业最大应急疏散广播系统,有力保障安全开发。  相似文献   

19.
大湾复杂高含硫气田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湾气田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典型高含硫气田之一,其储层埋藏深、厚度薄、平面变化大、储量丰度低、硫化氢含量高、裂缝-孔隙发育,国内外尚无成功开发先例。为了安全、经济、高效开发以大湾气田为代表的复杂高含硫气田,形成了复杂高含硫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新技术。其中包含4项核心技术:一是双重介质高含硫气田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二是双重介质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技术,三是高含硫气田水平井开发完井技术,四是高含硫气田水平井分段酸压技术。应用这些核心技术,成功建成了世界上第1个水平井整体开发的大湾复杂高含硫气田,并已推广到国内类似气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石油化工设计》2007,24(1):30-30
2007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共同开发完成的“开发建设10万吨大型裂解炉”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项目以北京燕山石化第二次改扩建为依托建设了两台基于中国石化CBL技术设计的100kt/a裂解炉。这项技术已在茂名石化800kt/a乙烯改造、天津石化和镇海石化1Mt/a乙烯等工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