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活性炭吸附法和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两种脱色方法对猪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的脱色效果较为理想,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沉降pH值为5.8,脱色温度为35℃,活性炭用量为1.5%,脱色时间为15 min。此工艺得到的酶解产物蛋白质含量为85.60%,灰分含量为4.51%。  相似文献   

2.
水酶法工艺可以同时提取浓香花生油和花生水解蛋白,但由此得到的蛋白酶解液色泽较深.分别使用颗粒和粉末活性炭对花生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处理,发现粉末活性炭更适合于蛋白酶解液的脱色,其脱色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g/mL)8%,温度55℃,时间30 m in,pH3.2.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脱色率可以达到79.38%,而蛋白损失率为20.86%.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对药物生产过程中间体有色反应液进行脱色,并对活性炭的选择以及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进行子详细的考察,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吸附等温平衡线。实验表明,粉状炭作为脱色剂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活性炭对蔗糖热聚合产物进行脱色处理。通过比较等温吸附曲线,确定颗粒状活性炭对蔗糖聚合产物的脱色效果优于粉末状活性炭。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当蔗糖热聚合产物溶液浓度为400g/L时,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质量分数25,温度为80℃,脱色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97.2%。  相似文献   

5.
采用活性炭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脱色,发现活性炭对磷脂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也对磷脂质量产生副作用.活性炭的酸性及脱色温度的联合作用,促使磷脂轻度水解和氧化.对磷脂脱色优化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4%、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酸碱洗涤法与氧化再生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味精中和脱色失活的粉状废活性炭进行再生,并在氧化反应中选用了助氧化剂和催化剂,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工作环境好,可连续再生,再生后的活性炭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再生回收率≥85%,适用于味精厂就地再生。  相似文献   

7.
用活性炭为脱色剂,以透光率、β-丙氨酸吸附率及综合指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奈件(料液初始pH值、活性炭质量浓度、温度及作用时间)下活性炭作用于β-丙氨酸转化液的脱色规律,为活性炭处理生物料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pH3.0时,透光率达到56.66%,β-丙氨酸吸附率为13.56%.β-丙氨酸转化液最佳活性炭脱色工艺条件:温度为60℃,活性炭投入量为0.03g/mL,脱色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透光率达到60.20%;β-丙氨酸吸附率最小,为12.66%,综合指标比值为476%.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脱色对大豆磷脂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炭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脱色,发现活性炭对磷脂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也对磷脂质量产生副作用。活性炭的酸性及脱色温度的联合作用,促使磷脂轻度水解和氧化。对磷脂脱色优化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4%、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9.
棉秆用磷酸法制取脱色粉状活性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产棉大国,大多棉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本实验以棉秆为原料,用磷酸法从棉秆中制取脱色活性炭,并对炭化,活化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产品的收率及脱色性能较稳定,且活化剂的消耗量较少,为把棉杆转变为活性炭,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多肽脱色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白土、硅藻土和双氧水对玉米多肽的脱色效果,确定了粉状活性炭为最佳的脱色剂,并用其对玉米多肽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粉状活性炭用量、pH值、温度、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状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为:粉状活性炭用量2.0%,pH 5.0,温度60℃,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69.7%,氮回收率为76.7%。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废活性炭为原料,氧化铁为添加剂,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载铁颗粒活性炭(IOC-GAC).结果表明,IOCGAC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煅烧终温为900℃,升温速率为6℃·min-1,m(氧化铁)/m(废活性炭)为4:6,恒温时间为0.5h,所得产品的比表面积达630.5m2·g-1,收率为50.9%.对其进行SEM,IR,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负载了一层致密的铁氧化物,且主要以α-Fe、Fe3O4或γ-Fe2 O3的形态存在,饱和磁化强度高达66.247 emu·g-1.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初始浓度,温度,pH值对氨水改性后活性炭吸附苯酚效果的影响.随着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对苯酚的吸附量也相应增加;温度会影响吸附效果,当温度从20℃增加到45℃,相同条件下,苯酚的吸附量有所下降;微酸性有利于吸附,pH值为6左右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吸附丙酮及其脱附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认识吸附剂物质脱附规律,实验测试了在不同真空度、温度、吸附入口浓度和不同脱附初始浓度下活性炭C40/4对丙酮吸附及脱附的性能曲线,实验得出:吸附性能曲线斜率受进口浓度、操作压力的影响;脱附性能曲线斜率受脱附出口初始与脱附平衡浓度差、操作压力的影响;而温度、床层高度、吸附空塔速度只是让穿透曲线左右平移;脱附时真空度越大,脱附气体浓度越大,但脱附速度相应变小;在真空下脱附的脱附柱的出口浓度达到初始脱附浓度的一半时,脱附速度大大减缓,并且由于吸附剂微孔内的毛细管现象作用,在低于0.06~0.07MPa时,脱附出口浓度开始出现较长时间的反弹和维持,然后才缓慢下降;各种因素所引起的操作温度变化不大,对吸附和脱附的速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净水用粒状活性炭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净水用粒状活性炭的加热、药剂、生物、电化学、超临界萃取、微波辐射等再生法的机理、特点、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研究分析了各种再生方法的影响因素,为选用合适的再生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废液浓度不同,臭氧、活性炭、臭氧—活性炭三种工艺对甲基橙的脱色效果不同。相同臭氧浓度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甲基橙脱色率—时间曲线近似重合;活性炭在吸附饱和的情况下,能够催化空气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浓度对臭氧—活性炭脱色效果有一定影响,甲基橙浓度越大,pH越高,脱色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炭净化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CODMn 和浊度的测定 ,考察了生物活性炭在低温低浊期的去除率。在此基础上 ,对生物活性炭的生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形成的生物活性炭受水温的影响很大 ,且活性炭只起到载体的作用。若采取自然干燥的措施 ,人工固化形成生物活性炭 ,就可以发挥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 ,使出水CODMn <2.5mg/L,浊度<2.0NTU ,并能提高活性炭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溴酸盐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活性炭去除水中溴酸盐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活性炭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饮用水中溴酸盐去除的影响.选取唐山炭、新华炭和默克炭3种活性炭作为实验用炭,重点考察3种活性炭表面孔径大小、官能团分布的异同对溴酸盐吸附的影响,测定了3种活性炭吸附溴酸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含有中孔数量最多的默克炭对溴酸盐的吸附能力最强.此外,由于默克炭表面含有的内酯基官能团最多,也对溴酸盐的吸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默克炭的对溴酸盐的吸附能力最强,而新华炭的吸附能力最弱,唐山炭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8.
改性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气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屋装修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普遍超标.活性炭吸附法治理室内甲醛污染,具有时效性、经济性和易操作等优点,但吸附饱和后,甲醛易脱附.可以通过活性炭的改性解决脱附问题.本研究认为:活性炭吸附甲醛气体的饱和时间约为5 h;适当减小活性炭的粒径可以提高吸附性能,并能推迟饱和与脱附时间;单位空间容量活性炭用量为8 g/m3;改性的活性炭可以提高吸附性能,同时在实验条件下没有脱附现象;改性活性炭吸附饱和时间为2~4 h;单位空间容量改性活性炭最佳用量为3 g/m3.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静电植绒技术,制成具有空气净化性能的活性炭纤维静电植绒制品.将植入绒毛量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改变极板电压、极板距离以及植绒时间等3个工艺参数,分析其对单位面积植入绒毛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植入绒毛量随着极板电压和植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极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确定生物炭吸附的最适宜温度、振荡速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生物炭投加量及吸附时间的范围,选择吸附温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生物炭的投加量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吸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35℃,生物炭的投加量0.4g,亚甲基蓝的浓度45mg/L,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98.6%,吸附量5.54mg/g.最优条件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亚甲基蓝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达到平衡时,亚甲基蓝浓度与生物炭的吸附量之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生物炭对于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