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口园林"与风水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于勤 《安徽建筑》2002,9(5):23-24
在’99昆明世博会“人与自然”的主题下,探讨我国古老的环境文化—“风水术”对人居环境的影响,“风水术”对“水口园林”的影响,以及“水口园林”的成因、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园林与“人-境”系统关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祥艳 《中国园林》2000,16(5):92-94
探讨园林本源-“人-境”互创系统对发展现代生态园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分析“人-境”系统时空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园林与“人-境”系统的关系;即园林“人-境”系统的子系统,它既具有“人-境”系统的全部特征,又具有区别于其他子系统的空间环境“场所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涉及“园林”一词的溯源,大都引用西晋(公元200年左右)以后的诗文“白日照园林”(晋·张瀚)或“驰骛翔园林”(晋·左思),并据此推断“园林”一词出现在西晋。近年,笔者在查阅典籍时,看到了更早的史料。汉·班彪在“游居赋”[1]中曰:“……享鸟鱼之瑞命,瞻淇澳之园林,美绿竹之猗猗,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而高游……”其中,“瞻”有瞻仰和看、观、望等义,“淇”通琪,“澳”通奥,“淇澳”可以理解为美好、弯曲、奥深,这类含义的“园林”,已具有完备的游赏与审美对象等特征。这同汉代的宫苑园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庄园宅园  相似文献   

4.
“中园”作为一种造园手法,在中法两国历史上鼎盛时期的园林中以不同的面貌存在,并且在现代园林中广泛应用。中法两国在古典园林的成就方面,被视为中西园林界的代表,在许多方面存在可比性。同时,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两国17世纪园林中“园中园”异的比较,探寻两国固有的特色,分析“中园”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应用,试图为中国园林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徽州水口园林的营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徽州人民为追求理想人居环境,对山水环境利用与改造的智慧。以徽州较有代表性的20个古村落水口园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等方法,在梳理水口园林基址与山水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山峡紧嵌”“山环盆地“平原望山”“临江背山型”4种山水基底类型,提炼出徽州水口园林“真山真水”“真山+人工水系”“真水+人工山林”3种山水人居环境营建模式,以期为保护和恢复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建设宜居乡村环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声环境舒适宜人的佳构随处可觅。但像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将声音美自觉融入景观营造过程,并同哲学原则、艺术手法,以及人的主观感受糅合为一,并最终成就出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声音意境来的,实属罕见。王世仁先生曾经指出:“利用音响来创造美的环境,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开掘得最深的国家了。”^[1]这恰当地点出了中国与西方园林在声环境营造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声景观营造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在园林发展过程这一历史长河里,每个时代、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化表现方式,即所谓园林的“风格”和“形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树一帜的造园理论和艺术风格,创造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尚境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的文化意识追求也发生着变化,对城市园林文化的内涵品味、形式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关怀尊重人。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城市园林环境设计和艺术创作的中心和目的都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8.
初东旭  李世春 《中国园林》1994,10(4):40-43,39
我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从殷周时的“囿”起,经三千多年的发展,造园艺术取得辉煌成就。风格上独树一帜,古典造园艺术理论建设臻于完善。古典园林的形式和风格亦归结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及寺庙园林等。 今天,随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的增加,都市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以及新艺术的影响,城市新园林的形式和内容与古典园林相比都有了很纷繁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基本方针指导下所做出的各种探索与创新,但从另一个侧面也暴露出新造园林艺术的困境与踌躇不前,尤其在对环境和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认识不足。新园林向何处去,已经成为新一代园林设计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从古今园林辨析和在古典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园林所面临的困境中,不难略见城市新园林特质的中心——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9.
园林,可以看作是人居环境的一种形式。住宅这种人居环境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太物质性,太偏重于人文方面;园林则满足了人的另一种环境要求,即人与自然的交往。所以,世界各地,不但都有人居的住宅,也同时几乎都有园林。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在《论造园》一文中说:“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艺术比建筑更高一筹。”这就是园林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中国大学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即中心校区校园的景观现状进行解剖和分析研究,运用景观园林的基本理论框架,站在园林的视角上分析研究大学校园景观。通过对校园景观构成因素的分析研究,突出园林景观及园林环境在大学校园中的作用,达到园林化校园的目标,以创造“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新的大学校“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寻常园林诗意栖所--竹韵山庄住宅小区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坚  罗睿  郑明琴 《中国园林》2006,22(6):65-70
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有环境资源,可以创造出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的景观。竹韵山庄以“自然住宅”理念进行开发建设,深入研究利用当地环境资源,融入现代生活需求,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特有的原生大树为亮点,将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营造出满足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生活需求的住宅。  相似文献   

12.
章红 《中国园林》2007,23(11):63-67
"花与家居生活"为主题的花园创作体现了园林艺术之美与家居环境的有机融合。以杭州历届"花与家居生活"主题花园展几个获奖作品为例,从"巧妙的立意、用材、借景,精心的布局、配置、养护,以及手法、材料、技术手段的创新"等方面着手,论述了现代家居花园营造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倡导园林工作者适应日益更新的社会需求,将园林艺术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刘国伟  赖伟王军 《福建建筑》2014,(1):111-113,78
万州滨江环湖地区是其历史发源地,是城市中心和景观核心区。本文对万州滨江环湖区域城市建筑、广场公园、空间节点三个场所要素进行了现状调研,提出依托自然山水景观,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建筑主题,改善人居环境是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重要主题策略。从文化和建筑出发,结合现代人居生活需求,展示主题空间,改善居住环境,形成建筑与文化的融合、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达到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粤晖园     
粤晖园是广东省政府参加'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园区展览的岭南园林.占地1 518m2.紧扣园艺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运用中西方造园的艺术手法,把岭南民居、山池树石、诗文点染以及雕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胡永红 《中国园林》2006,22(7):50-55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世界上69个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专类园设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植物园中,专类园类型超过50种,其中,蔷薇园、岩石园、水景园、树木园、东方园、草本植物园、生态园等在植物园中比例超过40%。拟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中专类园建设将以此为借鉴与参考,结合辰山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与上海植物园错位发展的原则,拟设置30个专类植物园区。  相似文献   

16.
叶树皎 《福建建筑》2002,(1):72-73,76
本文结合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全过程控制的实践 ,总结了环境质量控制的经验 ,以期为创造舒适、优美、安全的居住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园林文化在人居环境背景下如何阐释和建构是当下的热点课题.在现代人居的高密度形态下,延续传统山水造园的理念亦存在着诸多现实的矛盾.通过对杭州"庭院深深"住区原地形处理与环境设计案例分析,探讨"新城市山林"的主题建构及其之于当代城市高密度住居环境营造的机遇与矛盾,并从空间形态、游憩功能和健康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相关的设计实践和问题探讨,以延伸其现代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薇 《中国园林》2022,38(1):6-13
以古代南京、苏州和无锡及其周边主要景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发展与景园生长的关系.以"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圣俗""生活在彼此"概括了江南城市于古代不同重要发展阶段在"人-地-景-城"上的认知、建设及其文化贡献;并以"生活在古今"阐述了古人形成的智慧对于当下建设和未来发展的意义——可能包括理念借鉴、契机应对和综合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史从东  杜圣华 《城市建筑》2013,(8):186-186,188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用地与居住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本文重点论述了屋顶花园的作用和意义、屋顶花园设计原则与设计手法。在结论方面,提出了屋顶花园在景观造诣上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新西兰达尼丁市,兴建一座名为"中国花园"的园林,以弘扬中国文化,寄托乡思.中国花园以江南私园为蓝本,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国传统造园的理论与方法,以设计主题为主线贯穿始终,精心规划布局设计,运用大小、虚实、旷奥、曲直、动静的对比手法,创造有节奏韵律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