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煤层气项目综合经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层气资源开发属于技术密集型,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单井产量低、回收周期长,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综合效益,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效益,以及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增加当地就业的社会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了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构建了煤层气项目综合经济评价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煤层气发电项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煤层气》1997,(1):44-47
煤层气就地发电技术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环境保护、煤层气能源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澳大利亚在此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就澳大利亚两个正在实施的煤层气就地岌电项目,着重从投资厂商来源、煤层气利用发展史、煤层气抽放系统、煤层气燃料特征、发电厂的配置、煤层气就地发电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中国煤层气就地发电事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凤麟 《资源与产业》2011,13(2):108-111
煤层气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是优质的清洁能源。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无法与天然气开发相比拟,但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出台了一系列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财政优惠政策。本文结合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现行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财政政策的利弊之处,提出了鼓励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是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在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层气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但是在开采煤层气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损失,环境污染影响大多由外部承担,造成外部不经济性,因此亟需对开采煤层气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管理。立足于当前煤层气开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创新性提出基于PDCA循环的煤层气开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方法。研究有利于煤层气开采企业对环境成本优化管理,控制企业环境风险,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李久旭 《中国煤炭》2003,29(11):15-15
抚顺煤层气开发利用已有近 50年的历史 ,早在 1 952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始抽放煤层气 ,并予以利用 ,化矿井灾害为洁净能源。曾有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燃料外 ,基本是供给矿区职工和市区居民生活燃料。几十年来 ,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开发方式只限于在煤矿井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煤层气发电,有助于促进煤矿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辽宁南票矿区煤层气储量丰富,总储量约为28亿m^3。井下瓦斯的相对涌出量23.8m^3/t,甲烷浓度为16.8~60%。本文介绍了该矿区的煤层气资源现状以及相关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对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煤层气钻井的多功能性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煤炭资源勘探、煤层气资源勘探、来煤前抽来、采动中抽采、采煤后抽采、瓦斯排放孔、井下制冷通道等一孔多用方案,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书歧 《煤》2006,15(3):50-52
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占地省、投资少、环保好等优点,近二三十年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几年国内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也有成功应用的实例。我国有丰富的煤层气储藏,有成功的技术和设备。在煤矿附近就地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可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供应,投资省、见效快,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低浓度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浓度煤层气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同时也是煤田的伴生资源和洁净能源,煤层气抽采是控制煤矿瓦斯灾害的治本途径。对煤矿低浓度煤层气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治理、开采和利用,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也是顺应减轻瓦斯灾害威胁的要求,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因此,低浓度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煤》2016,(3):42-46
煤既是生成煤层气的源岩,又是其储集岩,煤中裂隙是煤层气扩散运移的通道,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煤层气的聚集及煤层气开发的成功与否,也是后期增产作业施工的重要考虑因素。文章主要探讨了煤储层裂隙的分类、裂隙发育影响因素、评价技术及裂隙描述方法等内容。对煤储层裂隙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利于煤层气的有效开发及井下瓦斯治理,对地下安全采煤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涛  ' target='_blank'> 《中州煤炭》2021,(6):158-162,178
为了提高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井筒加热工艺热能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以阳煤五矿小南庄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井筒加热项目为例,开展热能调控试验研究。得出热能调控的规律:井筒加热和建筑供暖的用能负荷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烟气调节阀的开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原料气调节阀的开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主风机频率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在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井筒加热工艺运行过程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适当减小原料气调节阀开度,同时减小烟气调节阀开度并适当降低主风机频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层气利用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小武  袁梅  刘源俊  丁勇  陈文宝 《煤》2009,18(6):4-6
煤层气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煤层气储量丰富,利用发展前景巨大,而且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可以较好地改善煤矿的安全条件,保护环境。由于我国煤层气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水平低,急需加强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利用现状的分析,文章总结我国煤层气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煤层气利用的建议,对国内煤层气利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煤层气(瓦斯)的赋存状态,分析了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对我国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瓦斯如何开发和利用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铁华  崔春生  肖文聪 《煤炭学报》2014,39(9):1857-1861
由于煤层气赋存的地质特殊性,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应用于煤层气井增产需要进一步优化。煤层气井高能气体压裂器的研制开发,以及压裂工艺优化设计必须有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建立煤层气井高能气体压裂器性能和机理研究的信息获取平台,设计了压裂多参数测试和校准系统,测试系统测量压力范围达到环空0~210 MPa,枪内0~1 000 MPa,工作温度-20~150℃,校准系统实现模拟井下高温(150℃)、高压(静压50 MPa,动压150 MPa)的测试环境。结合环空压力测试仪实测数据分析了煤层气井高能气体压裂的作用过程,表明此高能气体压裂器性能测试系统适于压裂器性能优化和动态参数获取。  相似文献   

15.
马忠斌 《煤炭技术》2014,(10):283-285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低浓度煤层气的安全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对煤层气深冷液化工艺过程进行了描述,在对工艺过程进行整体爆炸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煤层气深冷液化工艺各环节进行了爆炸危险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安全对策及措施,为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含氧煤层气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注气开采煤层气技术是开采煤层气的新技术。依据吸附平衡理论,向煤层中注气可加快吸附煤层气解吸速度,从而提高煤层气采气速率和回收率。推导了自然降压开采和注气开采煤层气时最大理论回收量和回收率的计算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以评价注气效果和选择注气种类。  相似文献   

17.
汪锋  代凯旋  周中文  王兆刚 《煤》2010,19(5):17-21
介绍了世界上当前煤层气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阐明了我国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发展阶段,论述了当前实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煤与煤层气共采面临的新问题,指出了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宝宏  刘见中  张泓 《煤炭学报》2007,32(7):673-679
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田地质特点以及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总结了瓦斯抽放及煤层气开发技术及其适应性,剖析了煤矿瓦斯治理及煤层气开发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促进和加强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强化瓦斯抽放,坚持先抽后采,因地制宜选择瓦斯抽放方法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低浓度煤层气易燃易爆,对其进行深冷液化处理时,需要采用十分可靠的控制方案。通过对低浓度煤层气脱水控制方案和脱酸工序再生塔温度控制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的SFC时序控制和串级PID调节的控制方式,以满足低浓度煤层气液化工艺对安全性的要求,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平煤十二矿煤样为例,分别进行了压汞实验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从构造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及构造煤对煤层气吸附—解吸的影响来研究十二矿构造煤煤层气特征。本次研究结果如下:①构造煤孔隙结构多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有利于煤层气的吸附;②煤体结构破坏越严重,对煤层气的吸附越弱;③常温下,煤层气吸附—解吸可逆。研究结果表明平煤十二矿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