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某微细粒嵌布银矿含银179 g/t,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银元素在该类矿石中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含银矿物的粒度分布、嵌布特性。研究表明,该银矿中的银绝大部分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银的独立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硫铁银矿三种,分别占总银的76.60%、12.10%、1.00%,共计89.70%。从工艺矿物学方面论证该银矿的矿石利用问题,并对提高选矿理论指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俊萍  武慧敏  王玲 《矿冶》2015,24(1):77-80
某伴生银矿中银的品位为89.2g/t,为查明该矿中银的赋存状态,应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以及MLA(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简称MLA)等大型先进的仪器对该银矿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银主要以三种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分别是辉银矿、硒银矿及辉硒银矿。银在辉银矿、硒银矿及辉硒银矿中的分布率分别为53.42%、44.26%及2.31%。这些银矿物呈0.020mm以下的细粒或微细粒嵌布于云母类矿物中,少部分包裹于白云石、石英或重晶石中产出。可见,磨矿时单体解离不充分以及选矿时分选白云石,都将导致部分银损失于尾矿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内蒙古某超大型银矿的矿石性质,采用偏光显微镜、化学物相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并结合现代先进仪器AMICS等手段,对矿石的矿物组成、银的赋存状态、银矿物的嵌布特征、粒度组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影响银选矿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银的品位为102g/t,绝大部分银以硫化银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辉银矿中,其次分布在深红银矿中,少量分布在黝铜矿、硫银锡矿、硫铜银矿等含银矿物中。含银矿物粒度较细,均小于40μm,其中有69.54%小于20μm,并且有17.43%呈微细粒被包裹在闪锌矿中,这部分银是导致其选矿回收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艾光华  邱永宏 《矿冶》2023,32(5):122-12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MLA矿物自动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综合研究了贵州六枝地区黏土型锂矿物的矿物学性质。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锂,锂含量为0.56%,主要呈微细粒鳞片状集合体,嵌布粒度细微,常呈胶结物包裹伊利石、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矿物,少数锂绿泥石常呈微细粒鳞片状包裹在方解石和石膏中,可选性差,且多与其他矿物呈紧密连生,难以通过物理选矿方法有效分离。建议对矿石采用煅烧、浸出等冶金方案提取矿石中的锂元素。  相似文献   

5.
谢卓宏  梁冬云 《金属矿山》2018,47(4):121-125
青海五龙沟金矿石贵金属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品位为2.43 g/t,伴生低品位银,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浸染型含碳、砷的极难选冶金矿石。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X荧光分析法、化学分析、矿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MLA矿物自动定量系统等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有价元素为金、银,有害杂质砷、碳含量较高,含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及方锑金矿、黑铋金矿、碲金银矿等;(2)金粒大多数呈显微、超显微分散状态包含于毒砂及斜方砷铁矿中,其次包含于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中,少数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连生或包裹,显微镜中可见金不多,粒度大多小于1μm;(3)金嵌布粒度以微细粒为主,98.45%金粒粒度小于0.04 mm;黄铁矿、毒砂和磁黄铁矿的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均处于浮选的适宜范围;(4)金的选矿回收与硫砷化物的回收密切相关,尤其是要重视毒砂的回收。研究结果可以为该金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春虎  肖骏  祁忠旭 《矿冶》2015,24(6):24-29
针对某细粒嵌布锡铜锌多金属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原矿中可回收矿物锡石的嵌布粒度在0.037 mm以下,属于微细粒嵌布,原矿中黄铜矿、闪锌矿的嵌布状态为中细粒嵌布。微细粒嵌布的锡石重选效果较差,研究摒弃了常规的锡石硫化矿石的浮—重联合工艺,在合理的药剂制度下确定了磁选除铁—硫化矿浮选除硫—锡石浮选的全浮选流程,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7.
某含金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自然金及银金矿,金品位为35 g/t。为充分研究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BPMA软件系统等分析手段,对矿石的元素成分、物相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含金矿物的粒度、含金矿物解离度及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粒度以细粒金、微细粒金为主,分别占72. 96%、27. 04%;金矿物的嵌存状态以连生金为主,占65. 11%,次为单体金,占31. 06%,另有少量的包裹金和晶间金,分别占3. 75%和0. 08%;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海小沙龙铁矿石工艺矿物学和可选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小强  王生龙  张涛 《金属矿山》2012,41(7):102-105
详细阐述了青海小沙龙铁矿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的类型及结构构造、主要化学成分、铁物相、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铁矿物的嵌布特征、磁铁矿的嵌布粒度及解离特征,并对原矿进行了多种选矿工艺流程的可选性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磁铁矿大多呈细粒、微细粒稠密或稀疏浸染于脉石矿物中,与其他矿物嵌布关系比较密切;磁铁矿的嵌布粒度比较细,当磨矿细度为-0.028 mm 占85%时,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达到85%左右;2段磨矿-2段磁选工艺流程更简洁,能耗和经济效益指标更优越。  相似文献   

9.
为给甘肃某低品位金矿石的选矿试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多种现代测试手段对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的特征和金矿物的种类、形态、粒度、产出形式、解离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部分呈微细粒~微粒自然金或银金矿沿载金矿物的边缘、粒间、裂隙及孔洞充填分布,部分则呈包裹体嵌布在载金矿物内部。影响金矿物富集回收的主要因素是矿石中金品位低、硫化物含量高、金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浙江金华某萤石矿中萤石、石英与方解石共生,属于细粒嵌布的难选矿石.为有效开发利用该萤石矿产资源,对其进行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萤石矿石中目的矿物萤石质量分数在51%左右,主要杂质矿物石英为36%,方解石为9%.粗粒且较纯净萤石含量较少,多数为微细粒,石英和方解石多以包裹体的形态赋存在萤石颗粒内部,嵌布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1.
非洲某钽铌砂矿矿石性质及预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中国某矿业公司开发非洲某钽铌砂矿提供依据,首先对该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钽、铌的含量分别达到了97.4 g/t和1 044.2 g/t,远远超过了工业开采指标要求;有用矿物除铌铁矿外,还伴生钛铁矿、锡石、锆石以及独居石、钍石等,脉石矿物则主要为石英、长石;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粗,且基本都已经单体解离,同时它们与石英、长石的重选分离难易度处于“较易”范围;矿石中+3 mm粒级的产率达21.10%,但钽、铌在其中的分布率只有3.04%和1.33%。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原矿按3 mm筛分抛尾、筛分精矿跳汰抛尾、跳汰精矿按0.5 mm分级摇床精选的工艺流程进一步进行了预选试验,获得了预选精矿产率为0.71%,Ta2O5、Nb2O5、Sn、ZrO2品位分别为1.21%、12.93%、7.12%、14.97%,相应回收率分别为89.45%、90.04%、87.16%、70.58%的较好指标,并使钛、钍、铪、铈也得到了富集。下一步将对预选精矿开展有用矿物互相分离的深选试验。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难选胶磷矿的正-反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宁某磷矿原矿P2O5品位19.41%, MgO含量高、嵌布粒度细。针对该矿石性质, 采用正-反浮选工艺, 以新型药剂MG和SR分别作正、反浮选的捕收剂, 取得了混合精矿P2O5品位32.07%、回收率89.63%的闭路试验指标, 实现了目的矿物与脉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3.
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石选别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分析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原矿的磨矿性能、重选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重选试验难以达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的目的,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反浮选开路流程,则可使预富集稀土精矿中的磷富集约1倍,其稀土(REO)品位也由原矿的0.070%提高到0.135%,且稀土的回收率为83.87%。  相似文献   

14.
陈启良 《金属矿山》2018,47(3):111-115
云南境内高砷铜(银)矿众多,为给该类型矿石的选冶研究提供参考,对某高砷铜银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浸染状、条带状、角砾状等构造;主要结构为他形—半自形—自形粒状、鳞片变晶、碎裂、交代残余等结构。(2)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砷铁锑黝铜矿、毒砂、黄铁矿,硫铋铜矿、孔雀石少量,偶见蓝辉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白(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斜长石等。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其次为砷铁锑黝铜矿及硫铋铜矿;有害矿物主要为毒砂。(3)矿石属于高银硫化铜矿石,硫化铜占总铜的97.25%,94.07%的银分布在硫化铜矿物中,在浮铜过程中,银将随铜矿物的回收而得以综合回收。(4)黄铜矿、砷铁锑黝铜矿的嵌布粒度主要为0.01~0.1 mm,属细粒嵌布,对磨矿细度有一定要求。(5)矿石宜采用抑砷浮铜原则流程进行选矿,对含砷严重超标的铜银精矿宜采用焙烧或焙烧+湿法浸出的工艺进行降砷。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了解某硫化铜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的选别工艺流程,利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及MLA(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仪)等综合手段,对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以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主要目的元素为Cu,品位为1.08%,伴生稀贵金属元素金、银品位分别为0.33 g/t和12.07 g/t。黄铜矿为主要含铜矿物,其嵌布粒度不均匀,以中细粒嵌布为主,且与脉石矿物及其他金属矿物共生关系复杂,需在选矿中细磨以实现单体解离。伴生金元素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且嵌布粒度较细,共生关系复杂,采用常规选矿方法回收难度大;伴生银元素分布较分散,在独立矿物硫银铋矿中的分配率较低,独立回收难度较大。根据以上结果,建议采用“铜硫混浮-铜硫分离”的选矿工艺流程,并对铜硫混合粗精矿再磨后进行铜硫分离,银可在铜、硫精矿中计价回收,金则需采取化学选矿的方法进行回收。  相似文献   

16.
为给缅甸某氧化铜铅矿石的选矿试验提供依据和指导,采用常规工艺矿物学手段研究了矿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和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矿石含铜1.52%,含铅7.84%,含银243.80 g/t,主要有用矿物为蓝铜矿、孔雀石、方铅矿、白铅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等,矿石矿物成分复杂。②氧化铜占总铜的约85%,主要以孔雀石和蓝铜矿形式存在,硫化铜等仅占总铜的约15%;铅矿物的氧化率为65%左右,铅主要以方铅矿、白铅矿和铅矾的形式存在。③矿石结构形式有碎裂化蚀变粉砂结构、半自形板状-他形粒状结构、细晶结构、不等粒他形粒状结构、金属不透明矿物具他形粒状结构、残余结构等。矿石碎块中矿物集合体均匀分布,少量蓝铜矿、孔雀石星散浸染状分布,具块状构造及星散浸染状构造。④矿石中矿物的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一般在0.004~3 mm,铜矿物粒度一般在0.01~1 mm,铅矿物粒度一般在0.004~1.5 mm。  相似文献   

17.
河北某低品位锰银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矿石中银以多种分散状态与锰、铁矿物共生。不同流程结构的试验表明,“原矿破碎至2mm后分级磁选”工艺可获得含Ag306g/t、Mn14.19%的混含精矿,Ag、Mn回收率分别为86.36%、93.62%。  相似文献   

18.
方明山  王玲  肖仪武 《矿冶》2014,23(1):72-76
某铂钯矿位于非洲津巴布韦境内,运用MLA等仪器和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铂钯矿物种类较多,共有17种,它们的嵌布粒度均较细。矿石中的铂钯矿物与硫化物的嵌布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可通过浮选富集硫化物的方式进行回收;但是矿石中有23.68%的铂钯矿物以微细粒包裹体形式嵌布于脉石矿物中,不易解离,对铂钯矿物的回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陕西秦岭地区某含碳微细粒金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自然金及辉银矿,金品位为5.20×10-6。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分析手段,对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金的赋存状态及嵌布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粒度微细,0.005~0.01 mm粒级占83.03%;碳质(有机碳和石墨碳)含量高、粒度细,且与石英等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碳质及黏土矿物含量高、自然金粒度微细、部分微粒金被碳质硅质板岩碎屑(石英、碳质、褐铁矿等组成)包裹,均不利于金的选矿回收。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为该类难处理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