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氯化石蜡(CP)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多个引发基团的氯化石蜡引发剂(CPI)。使用此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了CP接枝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CPI和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CPI可以在简单易行的聚合条件下合成具有可控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并有很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相似文献   

2.
氯化接枝法制备高性能氯化聚乙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莺  赵季若  王淑兰 《化工进展》2003,22(12):1330-1332
报道了在氯化聚合物大分子链上进行接枝及引进各种官能团的方法——氯化接枝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特殊性能或含有官能团的含氯聚合物,并可进行分子结构和材料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引发剂及马来酸酐用量对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的接枝率、硫化工艺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接枝结构及机理。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聚乙烯共混物,通过共混物的性能考察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的自黏性,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扫描电镜对共混物进行了热行为和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的效果较好,组分最优配伍时(过氧化二苯甲酰1.6份,马来酸酐8份)接枝物的硫化工艺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明显改善,硫化出现了典型的平坦区,拉伸强度达到16.7 MP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有所提高,接枝后氯化聚乙烯的自黏性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陈剑平  冉亮 《安徽化工》2000,26(3):14-15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的反应机理以及引发剂活性对氯化反应速度的影响和有效利用引发剂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大分子引发剂法和大分子单体法两方面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合成接枝聚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疏水性弹性体氯化聚乙烯(CPE)接枝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合成双亲性接枝聚合物(CPE-g-AA,CPE-g-AM)。考察了接枝物的吸水率及亲水/亲油性能。研究发现,双亲性接枝聚合物吸水性能与接枝单体类型及其接枝率有关,接枝物在油/水混合液中的分散状况及吸水/油性能与接枝物的接枝率及所吸有机溶剂溶度参数(δ)有关,随极性单体接枝链含量增大,双亲性接枝物吸水性增强而吸油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改性聚丙烯(PP)基泡沫材料用的水溶性胶粘剂的研制。该胶粘剂不影响泡沫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吸声性能,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储存性以及优化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开炼机于辊温25℃下将氯化聚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按1:0.3混合后素炼10min,进行力化学接枝共聚合,可制香CPE-MMA接枝聚合(CM),MMA接枝效率可达82%。随CPE氯含量增加,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增大;增加MMA用量可提高接枝率。CM用作PVC的抗冲改性剂较之CPE优越,冲击强度提高增大,拉伸强度降低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氯化聚乙烯(CPE)-接枝(g)-氯乙烯(VC)聚合动力学,对不同引发剂体系分析热负荷分布,并对7 m~3聚合釜传热面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0.
以氯化聚乙烯(CPE)接枝(-g-)氯乙烯(VC)聚合釜为背景,对5L、6L、100L及7m~3釜进行冷模试验,测定各釜的搅拌功率,以等单位体积功率为放大准则,将5L釜较好的实验条件放大到100L与7m~3聚合釜,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CPE/PS共混物增容剂CPE—g—St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具有适当接枝率的CPE-g-St共聚物,讨论了CPE浓度,CPE氯含量和氯分布,反应温度,时间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当用BPO作引发剂时,接枝共聚反应随CPE浓度的提高,接枝效率GE增加,接枝率GD下降,但它们都随CPE氯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CPE分子链中的含氯链节(CH2CHCl)m≥2有较大的链转移活动,有利于接枝反应,接枝反应初期,接枝速率较快,2h后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单体技术合成聚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规整接枝共聚物PMMA-g-PS。研究了共聚合反应条件聚苯乙烯大单体的投料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PMMA-g-PS作为CPE/PS体系的共混增容剂时,共混物的组成、接枝物的用量、接枝物的组成对共混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SEM,DSC表征共混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能促进两组分相容,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少量PS对H-PVC/CPE/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H-PVC/CPE/PE共混体系中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PS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在PVC/CPE/未交联PE的配比为100/6/5时,添加少量(1~3份)PS粒子,能使体系的冲击强度成倍增加,拉伸强度基本不变。在PVC/CPE/动态微交联PE的配比为100/6/5时,添加少量PS粒子,出现与PS改性PVC/CPE/未交联PE体系类同的规律性,并且效果更好,冲击强度可高达86kJ/m~2,拉伸强度最高达48MPa。共混方式对PVC/CPE/PE/PS体系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以四步法的效果最佳,不仅冲击强度提高幅度最大,拉伸强度也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将含有双键的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化学锚接在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再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EMA)氮氧调控自由基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将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接枝在交联PS微球表面,制备了PEMA刷子层;研究了聚合反应机理.并对所合成交联PS接枝PEMA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存在下,EMA的聚合反应为“活性”自由基聚合.所得到的PEMA摩尔质量分布在1.18—1.3范围,摩尔质量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9000~57000g/mol);红外光谱显示PEMA被接枝到了交联PS微球表面,交联PS微球粒径在0.5—1.2μm之间。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共聚原理,成功地确定了此接枝共聚物作为P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并分析了此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应用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作为第3组分加入到二元不相容的高聚物共混体系中被认为是控制相态结构、改善力学性能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由此,合成非反应性接枝共聚物作为二元不相容的高聚物共混物的第3组分是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乙烯基—2—(口恶)唑与苯乙烯自由基本体共聚合制得(口恶)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RPS).考察了引发剂、单体比、反应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RPS用IR、1~H—NMR (13)~C—NMR等方法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拉伸性能和MFR.  相似文献   

17.
非均相合成PP-g-BA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分散介质,用非均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PP)和丙烯酸丁酯(BA)共聚物,结果表明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BA很容易接枝到PP链上,考察了引发剂,温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6℃,反应时间3h,引发剂0.4g,水100mL,BA10mL,PP20g.  相似文献   

18.
谢静薇 《上海化工》1997,22(2):31-36
比较了PS/PE共混合金的相容剂接枝共聚物PE-g-PS及嵌段共聚物SEB对合金增容效果的贡献。叙述了嵌段共聚物用量,结构,分子量,微结构对合金增容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无定形VDC/MMA共聚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树脂组成和树脂某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中MMA质量分数含量在20%~40%范围时,VDC/MMA悬浮共聚的速率随MMA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并具有明显的自动加速现象,温度低于60℃时,自动加速现象较剧烈;高转化率的树脂中MMA单元的含量大于初始单体中MMA的含量,其玻璃化温度与窄组成分布的VDC/MMA共聚树脂相近;当初始单体中MMA质量分数大于25%时,用本文悬浮法制得的树脂为无定形VDC/MMA共聚树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PP/Talc二元复合材料和PP/CPE/Talc三元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流变性能,熔体流动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PE作为第三组分加到PP/Talc二元复合材料体系中,对其综合性能并未提高,似乎有下降的趋势。这表明Talc填充PP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体系,无需再加入CPE这类高分子抗冲改性剂作为第三组分。并从形态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