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盖板及设于其上的下料口、集气伞支座、上升管底座和砖煤气道清扫孔;集气伞支座设在炉顶盖板中部,底部伸入炭化室内连接集气伞;集气伞支座两侧分别设有下料口,下料口的底部也伸入炭化室内;炭化室内下料口底沿下方两侧沿炭化室长向分别设砖煤气道,砖煤气道顶部通过炭化室炉顶空间连通上升管,上升管安装在上升管底座上;砖煤气道上方的炉顶盖板上对应设有砖煤气道清扫孔。本实用新型采用炉顶盖板与炭化室炉顶配合安装,并在其上布置工艺孔的方式,在满足炭化室顶部操作工艺条件要求的同时,可保证荒煤气导出速度及温度,避免水蒸汽、焦油、灰尘冷凝堵塞炉顶煤气通道。  相似文献   

2.
1侧吸式无烟装煤技术 焦炉装煤时的炭化室压力可增大到400Pa,使煤气和粉尘从装煤车装煤套筒不严密处冒出,并易着火.在上升管处喷射高压氨水时,可使上升管根部产生约400Pa的负压,有效减少装煤孔处的逸散,但仍有一部分外逸,一般在装煤初期约有1min左右时间外逸,显然是由高压氨水喷射所形成的负压不足造成的.为此,采用侧吸管技术,即利用装在装煤车上的集气箱将装煤时逸出的煤气、粉尘收集起来通过导管导入到相间的炭化室内,利用第2个喷射高压氨水的上升管,将烟气抽吸到集气管中,实现炉顶区无烟装煤.  相似文献   

3.
1存在问题1)水封阀翻板启闭困难,在晾焦过程中翻板无法依靠气缸动力自动开关,时常需要工人到集气管平台利用工具撬动,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影响了生产的稳定.2)水封阀翻板关闭不到位,无法与桥管喷洒下来的氨水形成有效的水封,在晾焦过程中造成荒煤气从集气管倒流经桥管、上升管盖排人大气燃烧,烧损上升管盖;且推焦过程中,集气管内的荒煤气通过桥管、上升管、炭化室与大气直接相通,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李永恒 《小氮肥》2002,30(3):1-5
煤气三通阀不变上吹,阀板始终处在下吹位置。当煤气炉运行到吹风阶段和吹净阶段时,入炉空气从下吹煤气管道直接进入洗气箱,使半水煤气系统中的氧含量迅速上升。这种现象危害性是最大的,只要有1台炉出现此情况,就会导致全厂停车,严重时还会在煤气总管系统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当运行到上吹制气阶段时,上吹气化剂(蒸汽和空气)也全部进入洗气箱,空气进入煤气系统也会引起氧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武钢7.63 m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对2~#炭化室上升管根部和桥管处荒煤气温度进行连续在线检测。分析发现:上升管根部荒煤气温度在整个结焦过程呈现类似Z字型周期变化规律,最高温度发生在推焦前烧石墨阶段,达1 300℃~1 400℃,整个结焦周期的平均温度约为771℃;桥管处荒煤气温度仍保持较完整的周期性规律;7.63 m焦炉单孔炭化室荒煤气产量为1 156.42 m3/h,一个结焦周期内单孔炭化室荒煤气可利用理论热量约13.76 GJ,工程理论吨焦产汽量(1.6 MPa低压饱和蒸汽)为108 kg。  相似文献   

6.
焦炉动态中试表明,盐浴盘管结构焦炉上升管取热器的内壁温度可控并可避免荒煤气中焦油蒸汽的凝结。在整个炼焦周期内,取热器内壁温度、荒煤气总换热系数、炭化室辐射换热系数前期相对稳定,后期减小;荒煤气辐射换热系数、炭化室辐射换热系数随高度增加均呈现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燃料与化工》2014,(4):36-36
<正>本发明为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顶装焦炉或捣固焦炉的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焦炉各个炭化室内的高温荒煤气通过上升管上部的三通管直接导出,不经氨水喷洒,通过接管与汇总管相连接,将各个炭化室内的荒煤气导入汇总管,再进入余热锅炉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荒煤气经氨水喷淋器降温后,送化产回收系统。本方法可将焦炉高温荒煤气的大量余热有效利用,余热利用率约60%~80%,可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结焦过程中焦炉炭化室内煤气压力变化的机理,分析了顶装焦炉与捣固焦炉炭化室内煤气压力变化的规律,并据此提出,对顶装焦炉和捣固焦炉的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应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导出装置,包括安装在焦炉机侧或焦侧的上升管水封盖开闭控制装置、上升管水封盖、上升管导出装置、冷却低压氨水喷射装置、高压氨水喷射装置、桥管、水封阀阀体、水封阀阀盘、水封阀阀盘开闭控制装置、集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升管导出装置为向下倾斜的防止氨水倒流的结构,其两侧分别与桥管、上升管水封座相连接,桥管与水封阀阀体连接处为迷宫承插式连接结构。本实用新  相似文献   

10.
煤用焦炉干馏时会在炭化室的炉墙表面、炉顶空间和上升管内壁生成石墨。炉墙和炉顶空间生成的石墨不仅会减少炭化室的容积,而且还会降低焦炉的生产率,增加推焦阻力,导致推焦困难。石墨堵塞上升管后还会造成炉门和装煤孔泄漏烟气。对炭化室内附着的石墨,可采用燃烧法进行清除,即在推焦后从装煤孔插入喷枪,向炭化室内快速吹入空气,从推焦杆上的喷嘴向炉墙或炉顶空间喷射空气,以烧掉附着的石墨。另外,可在热态炉墙表面涂抹硅酸钠系药剂,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表膜,防止石墨的生成;对上升管内壁附着的石墨,可打开顶盖从根部向上导入高速空气,…  相似文献   

11.
煤气由焦炉炭化室出来,经过集气管、吸气管分离冷却后,再经鼓风机加压送至回收、净化及加工利用,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煤气系统。在生产中,煤气系统上由子各种原因需要动火作业,而煤气系统的动火作业  相似文献   

12.
造气的洗气箱排污原设计是用闸阀。由于受煤气中化学介质的腐蚀,其阀杆易锈死。以湿煤棒制气,带出物较多,闸阀易堵塞。 我厂根据外地经验,从1974年起采用了快速排污装置。其办法是:将洗气箱的法兰  相似文献   

13.
煤气调压器是煤气输配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运行工况的优劣和主体阀关闭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煤气用户能否安全用气的大问题。主体阀关闭不好会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并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主体阀关闭性能主要由主体阀衬垫来保证。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聚氯乙烯阀衬垫耐煤气性能差,使用寿命短,浪费很大,给煤气管线管理部门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国产均聚型氯醇橡胶阀衬性能试验及其使用情况。实践证明氯醇橡胶阀衬垫质量稳定,耐煤气性能优  相似文献   

14.
《辽宁化工》2006,35(6):346-346
该项目由鄂尔多斯市荣程能源化工公司投资,总体规划为年产500万t兰炭、100万t甲醇,分三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100万t兰炭、20万t甲醇,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以乌审旗煤田的不粘煤为原料,选择国内先进的采用煤气熄焦技术直立式炭化炉装置生产气焦和炭化煤气,利用炭化煤气制  相似文献   

15.
焦炉炭化室的炉墙、炉顶及上升管内壁附着的石墨多就会影响焦炉的正常操作。炉顶及上升管内壁附着的石墨增多后,如果堵塞气道就无法抽吸荒煤气。另外,炉墙附着的石墨会增加推焦阻力,从而导致推焦困难而损坏炉墙。  相似文献   

16.
我厂的干法煤气脱硫装置,原采用三通阀控制脱硫箱的开关。但在开关三通阀时需多人同时操作,不仅费力费时,而且三通阀难以关严。特别在更换脱硫箱或脱硫剂再生时,若煤气管不堵盲板,就难以保证操作工的安全。为此,我们用水封阀代替三通阀后,简化了脱硫箱的更换操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焦炉投产后,由于受开关炉门、装煤出焦冷热激变的温度冲击和推焦机械的碰撞、挤压及煤气中某些有害物质的侵蚀,炭化室炉头墙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皮、麻面、断砖甚至熔洞。其形状多为炭化室侧小,燃烧室侧大的喇叭状,修补难度很大。我公司经20多年的反复修补、尝试,总结出一套熔洞快速修补技术,简介如下。在炭化时间发现熔洞时,马上打开上升管盖,放散荒煤气,以减少荒煤气向燃烧系统的串漏。安排在最近的检修时间内扒焦,一般扒1~2m,露出熔洞即可。若在出炉操作时发现熔洞,对好焦侧炉门,暂缓装煤,即可进行熔洞修补。泥料准备:生料80%+熟料20%,…  相似文献   

18.
王海学 《河南化工》1997,(10):35-35
随着煤气发生炉水压改油压的不断普及,使造气在技术上进行了一次革命,它所带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煤气发生炉煤气三通阀阀杆填料处泄漏就是水压改油压后出现的新问题,因泄漏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浪费。1原因分析1.1煤气对阀杆的腐蚀使阀杆变细造成泄漏。1.2上吹煤气对阀杆局部冲刷,使阀杆局部变细,而变细的这一段在下吹时正好提到填料密封处形成泄漏。一旦泄漏开始,对阀杆填料的冲刷更加剧烈,一根新阀杆用40天左右就开始漏气了。由于闹杯是局部受冲刷,变得粗细不一,填料的松紧程度无法掌握,只好任…  相似文献   

19.
我厂煤气发生炉上的鼓风箱和灰渣箱已经使用六年多,大部分鼓风箱和灰渣箱由于盘根槽腐蚀掉,密封不严,漏煤气严重,大修想换却无备货,怎么办?经检查鼓风箱和灰渣箱本身还没有腐蚀穿,可以修复。采取了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腐蚀少的把盘根槽加深;第二种办法是:腐蚀厉害的厚度不够,则重镶盘根槽,如右图:  相似文献   

20.
1PROven系统简介 1.1设备构造与工作原理 PROven即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主要由固定杯、皇冠管、密封锥型体、连杆、气缸、定位器和压缩空气控制系统等构成。PROven系统取代了国内常规焦炉的桥管阀体,通过气动机构调节固定杯内的液位,可以完成导通上升管与集气管、切断上升管与集气管和调节上升管流向集气管的荒煤气量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