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景观文化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什么是景观 ?什么是景观文化 ?景观与风景、园林有本质的区别。风景、园林、建筑之类只是对象物 ,景观则是“景”与“观”结合起来 ,成了视觉对象物 ,所以并不是纯客观的。Landscape是西方的说法。景观也与名胜有关 ,名胜一词 ,出自魏晋南北朝的时代 (注 1) ,有景观的内涵 ,但它不能涵盖景观。名胜的人文性是很明显的 ,西晋“永嘉之变”后 ,北方文人纷纷南迁 ,到南方以后 ,发现这里的山间水际 ,景致美不胜收 ,故有游山玩水、呤诗作画之举。名胜之地 ,其意义也近乎景观。景观在本质上含有主客观统一的意义 ,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  相似文献   

2.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洲  吴锦江 《中国园林》2007,23(10):73-77
探讨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山水名胜景观、城市名胜景观和园林艺术景观的影响,提出2个观点:(1)佛教文化为山水名胜景观添彩,以佛教四大名山之五台山、峨眉山以及乐山大佛的建设为例进行论述;(2)佛教建筑为城市名胜景观增色,分别从历史上佛教建筑对城市景观的贡献以及现代城市中佛塔对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2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还从佛教建筑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或视线焦点、佛教建筑构成园林名胜景观、以园林展示佛国世界图式、佛教寺庙的园林化4个方面论述了佛教文化与园林艺术景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正> 苏州是我国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近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到苏州来的国内外游客剧增。随着游人的蜂拥而至,苏州各园林、名胜、古迹经常处于十分拥挤的状态。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园林花木、山石等产生  相似文献   

4.
园综     
《园综》一书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和蒋启霆先生选编的。此书的选编工作始于1979年。"余从事园林建筑,垂五十余年矣。每见昔人有关名园记事,辄录以备稽阅。岁已末(1979年),适雨田内阮垂老退休,每与语及此事,拟更扩而充之,以成专帙,俾汇历代名园史料,以供园林专家之参考。"(见《园综小序》)。书稿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现今可能找到的所有的园记。从时间跨度上看,上括于西晋,下终于清  相似文献   

5.
湖上观城     
三分匠,七分主人 我国明代有一本著名的关于园林的书--<园冶>,它由造园专家计成所著.我想,在当代中国都市建设的热潮之中,一定有人在想着写一本<城冶>的东西.因为,关于城市建设的问题如此之多,就如今日之城中的路与车:路愈宽而车愈多,而车越多则路需愈宽.在汽笛的漫天鸣响中,在都市茫茫人流中,我们与城市一道成长,我们在陶冶城市的同时,首先在陶冶我们自己,陶冶于都市生活和行走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序在这里披露我国建筑、文物、园林界的若干位专家在几年前关于重建黄鹤楼设计的一些谈话,我想也许是有意义的。专家中,多位是我国老一辈的知名的建筑师、学者。谈话内容是很广泛的,从建筑、文物、园林等各个方面对于黄鹤楼设计中一些长期惑而难解的问题(如楼的性质,……等)进行了论辩。而对于设计的指导思想、创作途径以至于具体的手法等尤多所涉及。专家们怀着发扬民族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极大热诚,对该楼设计的关注之情,溢于言表。如刘致平教授已在高年,辗转病榻,  相似文献   

7.
金陵自古擅园林。钟山之麓、后湖之滨、秦淮两岸、清溪沿线,众多的园苑芳圃,匠心别具,莫不显示了前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技艺。可惜,这个既有北方之雄,又具南方之秀的“佳丽城”由于历经战火,到建国时,园林名胜所剩无几,城市绿化亦凋零破落。全市只有行道树2100多株,各类园林绿地1972.7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65.55公顷,风景林1762.01公顷,可供游览的园林只有玄武湖梁洲一隅,中山陵园的中山墓、灵谷寺、明孝陵三个景点,以及白鹭洲、莫愁湖、栖霞山等五处,园林绿化基础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8.
郑光复先生在不少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建筑非艺术”的观点,以力挽狂澜之势,大声疾呼勿蹈美学误区。郑先生是我国著名建筑学教授,理论上颇具灼见,创作功底深厚,是我久怀敬佩的老师。然而,他的这些观点我却不能苟同。一、人类把握世界的三途径人的心理行为是个统一整体,分而言之则为认知、意志、情感三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2006,22(5):88-88
此书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书中根据建设部组织专家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实地调查,将全国划分为10大区20个分区,对每一个区的树木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概述了各区风土特点,图文并茂,列出200多个城市有关影响树木生长的气象条件,所附光盘可查询近4500种树木的性状及习性。一书在手几乎掌握全国树木资源,是园林绿化、林业、农业、旅游业在各项理论与实践、科技与企化经营工作中必备的宝典。ISBN:7-112-07526-2,作者:著名园林专家、新中国园林专业创始人——陈有民等,2006年1月出版。《园林专家书苑——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一“网师”即为渔夫之意,取名网师园就是寓意“渔隐”,而后者也确,曾一度作为园名。渔隐当是离不开水,《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著名的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在他的著作《说园》中将网师园归类为“静观”为主的园林代表。相对于规模较大、空间层层展开,有较长的游览线的“动观”园林,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这样的园林面积虽小却是意蕴深厚,给人以清新而含蓄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何佳 《中国园林》2007,23(6):18-22
写仿名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色,到清代成为皇家园林造园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类型学的角度看,这种写仿可以认为是一种对景观原型所形成的类型根据环境特点,使用典型化的景观处理方法进行还原,建立起典型化环境特征的园林创作方法。对传统园林写仿名胜的实例从景观要素、景观结构、景观意境的写仿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对传统园林进行分析描述的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哲理感召,名胜者,在风景资源集中之所,以正名之胜地。中国凡风景必有名胜之理。而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以独特、优秀的园林光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具有5个特色,即: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科学的艺术;山水清音,景面文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似文献   

13.
范小凤  吴葱  朱蕾 《中国园林》2023,39(3):88-92
无锡惠山,文献记载始自东汉,历经2 000多年的 历史传承至今,是包含了寺庙、名泉、园林、祠堂等诸多古迹 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资料考证,梳理惠山 名胜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名胜要素的发展脉络。康 熙、乾隆的历次巡幸所带来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名胜得 以持续经营的关键。从名胜的形成、保护和阐释3个方面,探 析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进而总结名胜得以维系至今的原因, 为当代名胜的保护和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园林》2000,(3)
上海市园林局党委书记黎干生,是宏观策划,领导班子的一班之长。我印象中的他虽然可敬,但总是严肃可畏的。想不到有一天,他关切地对我们说:“你们这些花卉爱好者,应该去看看园林局自己的定点花卉市场,要宣传园林,宣传花卉业。”随意的几句话,令我感到了他对花卉园林事业的重视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国花。“国花”评选亦牵动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今年上半年,62位两院院士联合倡议尽快确定国花,并将梅花、牡丹作为“双国花”。本刊特邀请著名园林和花卉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释疑为何提议用“双国花”。  相似文献   

16.
黄晓鸾 《中国园林》2006,22(1):11-15
汪菊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学家,一生致力于园林学理论和历史研究工作,是我国园林学科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几十年来为创办园林专业、确立园林学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和总结、撰写中国古代园林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林小峰 《园林》2010,(2):42-45
2009年12月11日,冯纪忠先生因肺炎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享年95岁。冯纪忠先生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他的离去是建筑业与风景园林界的重大损失,被业内称为"一个时代的结束"。本刊特发此文表达园林界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过去的存在 ,今天从昨天走来。中国古代悠久的造园史和精湛的造园艺术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占鳌头。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东方神奇古国 ,历来被世人誉为“花园之母”。而古典园林又是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杰出见证 ,正因为如此 ,这一独特的艺术成就、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在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近读我国著名古建筑保护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的新著《中国古园林》 ,我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有关古典园林沿革、分部、特征、比较、技巧和手法等研究方面的力作。该书历史事实准确 ,研究题目深刻 ,笔触大气洒脱。这一古…  相似文献   

19.
刘庭风 《园林》2006,(10):6-7
日本的寺院园林的规模和质量远胜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寺院占地很大,常由几个院落构成,几乎每个院落都是一个庭园或庭院。大殿有庭园,小殿也有庭园,讲堂、僧寮都有庭园。上至住持,下至沙弥,都可在庭园环境之中享受园林之美。和尚们常不把园景看成是美的终结,而把它看成是佛的化身,于是,一庭一景,皆有佛教的喻意。大德寺是日本最大和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20.
由我国著名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编著的《中国古园林》一书,收集中国古典园林160余处,共七大类,即:皇家王府园林、宅第园林、坛庙祠馆园林、书院书楼园林、寺观园林、陵墓园林、山水胜景园林。书中详尽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各古典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中的作用。书中所选各古典园林均有简明文字介绍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和部分平立面图。本书观点新,范围广,是近来介绍中国园林中的又一力作。《中国古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