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2000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软件与集成电路发展的【18号文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微电子产业春天的到来。随着中芯国际、宏力、和舰等一批大型芯片代工公司的建立,中国在建、已建的8英寸线达16条、12英寸线5条。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新的  相似文献   

2.
《集成电路应用》2014,(5):13-13
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预计,内存制造商与晶圆代工业者将会是2014年芯片制造资本支出增加幅度最大的半导体厂商:今年度整体半导体产业资本规模估计为622.3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8%。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之年,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可喜景象。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可望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7.9%,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将突破200亿块大关,达到220亿块左右,同比增长64%以上,尤以中芯国际半导体制造(北京)有限公司12英寸生产线的投产,这都充分证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登上新的台阶,在量的大发展上,又有质的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微电子”)在近日“2012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上,荣膺“2011年度中国十大半导体制造企业”称号,旗下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半导体节能芯片代工市场”年度成功企业,公司《绿色电源单片集成超高压BCD系列工艺技术》、《6英寸薄片双极高压功率器件制造技术》、《FCTQFN/FCSOP先进封装产品技术》三项产品技术获“第六届(2011年度)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与技术奖”。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IC设计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分离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种设计和芯片代工的互动经营模式后来促进了全球IC设计业的快速成长。据Dataquest 1998年6月公布的数据表明,1998年全球IC设计业产值为91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产业产值的6.8%,预计到2003年全球IC设计业产值规模将达239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天蔚 《半导体技术》2004,29(4):96-97
2004年被认为是“硅周期”中的增长年,对于我国代工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由于中国的IC设计业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过渡,从而使得芯片制造产能全面释放,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主要的芯片制造基地之一,而中国大陆也将很快成为世界主要的芯片制造基地之一,IC卡芯片、数字电视系统及汽车电子产业、3G的启动将为芯片代工市场带来新契机。为此,2003年我国代工企业一直从产能、工艺等方面做“跳跃”前的起跑准备,与此同时也涌现出来了一批象中芯、宏力、华虹一样的芯片代工龙头企业。 作为三驾马车龙头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 中…  相似文献   

7.
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上,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华润微电子")荣膺了"2011年度中国十大半导体制造企业"称号,旗下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半导体节能芯片代工市场”年度成功企业,公司的“绿色电源单片集成超高压BCD系列工艺技术”、“6英寸薄片双极高压功率器件制造技术”、“FCTQFN/FCSOP先进封装产品技术”三项技术获“第六届(2011年度)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与技术奖”。  相似文献   

8.
据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中国区总裁丁辉文介绍,2007年中国半导体芯片制造业产能较2000年增长859%,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居全球之首。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成为国际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是全球半导体芯片制造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核心,集聚众多国际领先厂商。同时,长三角地区半导体芯片产能占全国的85%,拥有全国产能最高、技术等级最强的12英寸半导体生产线。2000年,中芯国际和宏利半导体的投产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进入迅猛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半导体IC晶园代工业现状 我国半导体IC晶圆代工业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下叶,当时的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承接微电子"七五""八五"无锡工程MOS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摆脱开工不足的困境,为适应市场环境,变IDM模式为代工模式,成立了华晶上华半导体公司于1998年开创了中国大陆纯开放式专业的晶圆代工模式企业,由此带动了我国IC晶圆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始按国际流行的按产业链分工模式转变,设计业、晶园制造业、封装测试业三业齐头并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创新设备、服务和软件供应商应用材料公司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IC China 2012)"上宣布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进一步加强发展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的12英寸(1英寸=2.54 cm)芯片制造研发平台,持续支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国加入了WTO后,电子产品的出口和吸引外商投资均迅速上升。我们把国内集成电路市场定义为在大陆直接消耗的集成电路,来源则由在国内生产和外部进口两部分组成。国内主要由外商独资、合资和国有企业等生产提供集成电路。当前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主要有:上海华虹-NEC、天津摩托罗拉、北京首钢NEC、无锡上华、华润华晶、上海贝岭、上海先进、绍兴华越、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上海新进半导体等。双极电路制造线以新进的6英寸、1微米代工线为最先进;CMOS电路制造线以中芯、宏力的8英寸、0.18微米代工线为最先进。国内已形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厂之一.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国上海、天津和北京拥有芯片厂.6月底该公司宣布华中地区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芯总裁兼总执行长张汝京出席了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3.
卢月光 《半导体技术》2004,29(10):13-14
IPO的风风雨雨,使华润上华持有了通向国际金融的门票、资格证书。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将带领她走向世界至高点!据《IC Insights》资料,未来五年,中国的半导体市场预期将以年复合增长率 26% 的速度增长;CCID 资料也显示,2003 年,6英寸晶圆的IC市场按件计摊占中国半导体产量约73%。至 2008 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全球市场的1/4。2000年起电子产品制造不断进入中国,国内无生产线IC设计开始萌芽,中国半导体市场得以迅速增长。到 2004 年的今天,中国已是全世界的工厂,晶圆厂纷纷而起,面对纷纭的半导体产业,华润上华作为继中芯国际之后的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SMIC: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将于2006年3月进入90nm工艺量产体制,预计90nm工艺产品的销售额将出现在2006年第二季度(2006年4月~6月)的业绩中。中芯国际社长兼CEO张汝京表示,除了已经公开的德国英飞凌以外,还有数家公司计划委托中芯国际使用90nm工艺进行代工。  相似文献   

15.
《电力电子》2006,4(4):68-69
美国高通公司宣布,与全球领先的芯片代工公司之一,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中芯国际将采用专门的BiCMOS处理技术在其天津工厂为高通公司提供集成电路生产服务。这一合作将综合中芯国际晶片制造能力以及转包能力和高通公司在3G无线产业的领导地位,重点将放在电源管理芯片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验证和制造软件及知识产权(IP)供应商新思科技公司与中国内地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将携手推出全新的65纳米RTL-to-GDSII参考设计流程4.0(Reference Flow 4.0)。作为新思科技专业化服务部与中芯国际共同开发的成果,该参考流程中增加了Synopsys Eclypse ^TM低功耗解决方案及IC Compiler Zroute布线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半导体行业》2006,(6):73-73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8—12英寸晶圆生产线在中国(大陆)的发展高峰对话会,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半IC分会年会的亮点之一。出席对话会的有: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元禹先生,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韩志勇先生。Gartener咨询公司上海分公司首席分析师徐永先生。  相似文献   

18.
就在大家准备过新年之际.中芯国际(SMIC)总裁张汝京在深圳宣布.公司已与深圳市政府达成协议。通过注册成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投资15.8亿美元先后各建一条新的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生产线及一家研发中心。有媒体引述张汝京话语:“12英寸工厂将采用IBM授权使用的45nm工艺.深圳市政府将会在资金、优惠政策及运作方式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我们预计8英寸线将在2008年上半年动工。”  相似文献   

19.
卢玥光 《半导体技术》2004,29(10):13-14
IPO的风风雨雨,使华润上华持有了通向国际金融的门票、资格证书.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将带领她走向世界至高点!据资料,未来五年,中国的半导体市场预期将以年复合增长率26%的速度增长;CCID资料也显示,2003年,6英寸晶圆的IC市场按件计摊占中国半导体产量约73%.至200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全球市场的1/4.2000年起电子产品制造不断进入中国,国内无生产线IC设计开始萌芽,中国半导体市场得以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今天,中国已是全世界的工厂,晶圆厂纷纷而起,面对纷纭的半导体产业,华润上华作为继中芯国际之后的又一个香港上市的晶圆厂,享受荣誉的同时也担负着企业发展的责任.她有着怎样的经营理念、市场策略和独到眼光,来实现追求卓越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20.
全球12英寸晶圆生产线后浪推前浪 不断扩大晶圆尺寸和缩小芯片特征尺寸已经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向前发展的两大轮子。12英寸晶圆所容裸芯片数是8英寸晶圆的2.5倍,所以12英寸晶圆比8英寸晶圆节省30%成本,采用12英寸晶圆的每个芯片所耗能量、水量比8英寸少40%。2002年12英寸晶圆制造设备量产,同年全球拥有14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