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并开发得到了选择性电渗析系统,用于火电厂脱硫废水的浓缩处理。考察了浓缩过程中的离子迁移规律、能耗、电流效率和结垢情况,研究了浓水循环液和淡水循环液水质及水量对选择性电渗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恒电压模式(15.0 V)批次处理 Cl-浓度为 4 743~9 092 mg/L 的火电厂脱硫废水,Cl-和重金属离子在浓水侧富集,但 SO42-不会发生大量迁移,选择性系数 SClSO4保持在-1.05 ~ -0.96 范围内,电流效率可达 0.70 以上,平均能耗为1.39 kWh/kg(以 Cl-质量计),淡水循环液和浓水循环液的水质及水量对选择性电渗析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应用该技术连续 96小时处理火电厂高硬度脱硫废水,不会发生电渗析系统结垢,有潜力成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废水减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选择性电渗析中试系统,浓缩处理某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排污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进水水质和浓淡水产水量对脱硫废水浓缩效果的影响,考察了系统连续运行期间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选择性电渗析系统能够高效处理并资源化回用不同水质的脱硫废水,使 Cl-等污染物在浓水富集,且不会使 SO42 -发生大量迁移,连续运行6 个月以来膜堆未发生结垢或污堵。高电流密度条件下减小淡水产水水量能够有效提高淡水产水水质,浓水产水量的控制需综合考虑浓缩效果、离子迁移效率和结垢情况。连续运行期间,淡水产水回收率达到 70% ~ 80% ,吨水平均处理电耗为 11. 0 kWh,吨水平均处理成本为 4. 4 元,有效降低了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工艺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渗析技术对焦化生化出水如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及反渗透浓水进行脱盐,考察不同废水中的离子迁移、废水脱盐及离子交换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种焦化废水采用电渗析处理具有较好的脱盐效果,其中不同离子的迁移脱除与其浓度、离子半径等密切相关。膜电阻测试表明,不同焦化废水电渗析体系中不同离子交换膜的污染存在差别。扫描电镜和红外分析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主要由有机物造成阴离子交换膜污染,而反渗透浓水主要在电渗析浓室侧的膜表面形成颗粒状的无机污染,且阳膜浓室侧比阴膜浓室侧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高含盐量浓废水采用分类分质处理方案,分别分析了较易处理的高含盐量浓度水和较难处理的高含盐量浓废水的处理方法与过程,详述了物化处理系统,即微电解、絮凝、催化氧化、浓缩结晶等,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废水进行终极处理,即焚烧炉焚烧、残渣提炼、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最终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一蒸汽机械再压缩(MVR)技术处理阻燃剂化工废水能耗相对较高的问题,采用电渗析(ED)耦合MVR技术的新型模式,对阻燃剂废水进行深度脱盐及脱COD处理的同时降低系统总能耗。电渗析阶段考察不同的水回收率、不同电压及不同流量下的废水处理效果;最终阶段采用MVR工艺处理电渗析浓室产水,并对过程能耗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电渗析采用恒压为25 V、体积流量为15 L/h、电渗析水回收率为67%时,耦合工艺的总能耗与单一使用MVR相比降低了48.8%;同时整体工艺的水回收率提高至95%。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项目,考察了电渗析处理焦化废水反渗透浓水的状况和不同工艺参数对膜性能的影响,明确电渗析处理焦化废水反渗透浓水的脱盐率和能耗。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反渗透浓水污染物对电渗析膜污染较重,可用1%稀盐酸洗涤恢复膜性能。2台电渗析膜堆串联组合处理焦化废水反渗透浓水,脱盐率和吨盐能耗随操作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固定操作电压为250 V,淡化液流量为9 m3/h,在此条件下膜堆脱盐率为51%,吨盐能耗为625 k W·h。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渗析实验装置研究了废水中氯离子的分离去除,经一级一段电渗析分离后,废水中氯离子去除率最高达39.25%,浓水侧NPOC保持在2.00×10~(-6)以下,满足废水回用要求,并探讨了技术经济可行性及分离实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电厂脱硫废水的浓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处理法和电渗析处理法对其进行进一步浓缩,并对比分析了DTRO膜与电渗析处理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通过DTRO处理得到的淡水水质更好。并且,DTRO法可以实现连续运行,设备运行成本也略低于电渗析工艺。因此,相较于电渗析法,DTRO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门枢  王凯  杨飞 《工业水处理》2023,(3):186-191
针对某焦化厂焦化废水经生化+Fenton氧化处理后的出水可生化性差、COD及电导率高的特点,设计了“多介质过滤+活性炭吸附+超滤(UF)+反渗透(RO)+电渗析(ED)”组合回用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塔可有效去除Fenton氧化后废水中的COD,COD去除率达到30%~50%;经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塔、超滤后,反渗透产水率可达到82%,脱盐率大于98%;电渗析装置可有效去除RO浓水含盐量,脱盐率约65%,产水率约55%。经组合回用处理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回收率可稳定达到92%以上,产水水质优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17)中再生水水质指标要求,可作为厂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使用。成本分析表明,该工艺吨水运行成本约4.63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杨洋  余夏  毛霖  荆黎  秦福初 《广州化工》2022,50(5):122-123+129
纳滤技术广泛应用于脱硫废水分盐处理中,纳滤技术可以实现脱硫废水中Cl-和SO42-的分离,其中分离出的SO42-进入到纳滤浓水中。纳滤浓水中的SO42-可以与脱硫废水中的Ca2+反应生成Ca SO4微溶物沉淀,从而起到废水软化效果。通过模拟实验和工程实验分别进行了纳滤浓水回流辅助软化脱硫废水实验。实验结论证实,纳滤浓水回流后可以明显的降低废水中的钙离子浓度,起到辅助软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反渗透处理纤维染色废水过程中产生的高COD、高色度和高盐含量浓水,研究采用纳滤-电渗析集成技术对其进行脱色、一二价盐分离和盐浓缩中试。结果表明,纳滤膜NF5和NF4分别用于废水脱色和分盐,经过2级纳滤处理后废水色度降低至原水的1/1200,COD从原水的200 mg/L降低至小于100 mg/L,Cl^-和SO4^2-离子的质量浓度比从原水的3:2提高到21:1。电渗析可将纳滤膜NF4透过液中的总溶解盐浓缩至质量分数10%以上。盐浓缩液可重新用于染色,染色效果良好。表明该集成技术在纤维染色废水的深度处理上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具有含盐量高、成分复杂等特点,处理难度极大,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国内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进行介绍,分析了不同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展望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利用旁路烟道及旁路喷雾干燥零排放处理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效清洁、低成本的零排放处理技术将成为脱硫废水排放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处理,其废水具有含盐量高、腐蚀性强、硬度高等特点;介绍了脱硫废水的水质与排放标准,阐述了烟道蒸发和蒸发结晶技术两种常见零排放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并总结了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电渗析除盐设备在我国已被广泛地用来生产软化水、纯净水,但目前的电渗析系统水利用率很低,有的电渗析设备水利用率仅在40%左右。广泛地使用这样的电渗析设备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者和制造者的盲目性所致。文中介绍了自动频繁例极浓水循环电渗析除盐系统的节水方法和原理,从而制定了在不同的原水水质,不同的除盐率要求的情况下,水的利用率应该达到指标。避免了盲目排放所谓浓水,并为排放的浓水含盐量  相似文献   

15.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过程,但其产生的浓水含盐量较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难度大。臭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但单独采用臭氧氧化时对有机物有选择性,处理效果有限。采用紫外光-臭氧耦合技术处理钢铁行业的2种反渗透浓水,探究臭氧浓度、紫外光照强度和初始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处理前后反渗透浓水的水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钢铁综合废水和焦化废水处理的最佳操作参数基本相同,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紫外光-臭氧耦合氧化60 min后,2种反渗透浓水的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3.3%、53.8%;浓水中难以降解的物质为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6.
注蒸汽是稠油开采的有效方式,早期以清水为水源,经离子交换软化后作为注汽锅炉的给水,在软化树脂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水,为有效利用稠油采出水所携带的热能,将稠油污水净化水作为注汽锅炉的水源,但随之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含盐废水的成分复杂化,水中的COD、挥发酚、硫化物等污染物含量大幅上升难以满足回用要求。通过“化学除硬+电渗析”的技术,以电渗析浓水作为树脂再生药剂使用,以电渗析淡水作为锅炉回用水,寻求一种技术有效、经济可行、运行可靠的高含盐稠油废水达标外排处理技术或减排、资源化利用技术,从而实现含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化工设计通讯》2016,(9):47-48
介绍了一种高浓高盐化工废水的资源化综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集中,加入有机絮凝剂,沉降大颗粒杂质和大部分的悬浮物、漂浮物;加入活性炭吸附剂,吸附有机质;过滤,除去水中的颗粒状杂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然后通过一级纳滤分离废水中的一二价离子;含一价离子水经过反渗透,制得纯水可作工业用水;浓水经过电渗析进行一价盐的提浓,得到NaCl副产物;含二价离子水进行冷冻结晶,离心后结晶体层经过双级膜电渗析,制得酸碱产物,水层进行纳滤处理;吸附了有机质的饱和吸附剂经过脱水干燥,进行回收利用。该工艺成本低,可同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质和无机盐,并加以利用,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用电渗析法处理硝酸铵废水的现象,提出以电去离子处理作为硝酸铵废水深度处理,弥补现有电渗析处理的不足,达到硝酸铵废水处理系统"零排放",做到废水资源化利用,硝酸铵和水全部回收。这种改良型电渗析处理方法,除可使浓水中氨氮的质量分数达10%以上外,系统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5 mg/L。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化工企业焦化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可生化性差、含盐量与COD高,以及废水中包含多环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难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特点,采用Fenton氧化+电渗析+超滤+反渗透膜法组合深度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产水水质达到并优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中再生水水质要求,产水可作为厂区生产补充新水使用,废水回收率稳定达到75%。采用Fenton氧化与电渗析粗脱盐技术相结合的强化预处理设施,可以有效缓解反渗透装置的膜污染,延长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至3个月。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用电渗析法处理硝酸铵废水的现象,提出以电去离子处理作为硝酸铵废水深度处理,弥补现有电渗析处理的不足,达到硝酸铵废水处理系统"零排放",做到废水资源化利用,硝酸铵和水全部回收。这种改良型电渗析处理方法,除可使浓水中氨氮的质量分数达10%以上外,系统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