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一体式生化集成工艺处理昆明烟厂生产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0.7元/m3),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标准,可回用作景观、绿化用水.  相似文献   

2.
我院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设计并调试运行两座中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同为3000m^3/d.文章对中水处理站布置和设计特点;中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处理站设计主要参数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论述。处理站运行一年来,出水水量稳定,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SBR/过滤/ClO2消毒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并回用,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可用于校园冲厕、绿化及道路浇洒等.经测算,该工程的运行费用为0.52元/m3,3年左右可收回投资,同时实现了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受污染的济南玉绣河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工艺进行处理的工程实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并全部回用于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环境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气浮/UASB/SBR/MBR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某工程采用隔油沉淀/气浮/UASB/SBR/MBR的组合工艺对生物柴油废水进行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耐强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  相似文献   

6.
采用A2/O和无阀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昆明船舶公司生活区的污水,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和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投资费用较小,运行成本低(1.1元/m3),出水水质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可全部回用作该小区的绿化用水;系统的干污泥作为农田有机肥外运,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再利用的目的.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城市小区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MBR工艺用于生态型住宅小区的中水回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青  戴萌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6):55-57
介绍了采用MBR工艺处理小区优质杂排水并回用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实践表明,该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对BOD5、SS、NH3-N、浊度、色度的去除率能稳定达到90%以上,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要求。工程投产后可节省自来水27.1×104m3/a。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州国际生物岛再生水工程水质要求高的特点,设计采用CASS与CMF(连续式微滤膜)串联组合工艺,工程规模为1.0×10~4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该工程为全地下式设计,介绍了各工艺单元的设计、设备布置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鲁信长春花园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鲁信长春花园利用小区汇集雨水及部分浮山泄洪雨水,因地制宜将雨水利用应用于小区景观工程。在产生径流一段时间后,径流雨水水质趋于稳定,COD为100~200 mg/L,SS为500~1 000 mg/L,采用沉淀过滤/人工生态净化组合工艺,处理后人工湖水体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质相应标准。工程运行2年以来,运行效果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钢管厂综合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曝气氧化、微涡流絮凝、立式斜板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某钢管厂综合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最终出水水质可同时满足厂区回用水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