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PBT/PET复合纤维的生产工艺,对PBT/PET复合纤维的切片干燥、纺丝温度、复合比及拉伸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提供了较佳的复合纺丝工艺。  相似文献   

2.
炭黑复合导电聚酯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导电纤维的生产提供参考,研究PET及不同质量分数导电炭黑/聚酯(CB/PET)导电母粒的熔点、熔融指数、特性黏度等性能,分析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工艺,制备了三点外露截面形状的永久性导电纤维,测试了导电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B质量分数的增加,CB/PET熔体流动性能变差;在复合纺丝过程中,随着CB/PET导电母粒中CB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温度和纺丝压力也要相应提高;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随着CB/PET导电母粒中CB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牵伸比的提高,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下降,导电纤维的最佳牵伸比为1.5。  相似文献   

3.
以常规83.3 dtex涤纶(PET)长丝和83.3 dtex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长丝为原料,采用网络加工方式制成5种不同比例的PET/PTT网络复合丝,并分别用所制得的PET/PTT网络复合丝及CM800纤维、T400纤维为原料制成规格相同的机织物。在测试各种PET/PTT复合丝力学性能及其织物弹性的基础上,探讨复合比例及复合方式对PET/PTT复合丝力学性能及其织物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T/PTT双组分网络复合丝兼具PET纤维和PTT纤维两者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双组分纺丝工艺;湿热处理后,织物的弹性有所下降;制得的网络复合丝织物弹性较好,与CM800纤维织物和T400纤维织物不差上下。  相似文献   

4.
对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进行纺丝实验,得到最佳的纺丝工艺参数。通过调整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的皮层和芯层含量,可得到不同皮芯比的复合纤维。对得到的复合纤维进行力学性能和吸湿性能测试后发现:增加皮层PET的含量会使复合纤维的强度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变好;芯层EVOH含量的提高使复合纤维的吸湿性能得到改善;当皮芯比为5∶5时,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的强度为2.53 cN/dtex,实际回潮率为1.6%,其可纺性及综合性能较好,可满足实际生产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PBT/PET复合纺丝及后加工开发应用的试验情况。对PBT、PET树脂切片的流变性能及热性能分别进行了考察;详细讨论了PBT/PET复合纺丝的可纺性能及拉伸工艺对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合适的纺丝拉伸工艺条件,所得各品种复合纤维的物理性能良好、卷曲弹性优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PBT/PET复合纤维强力低、应用领域受限的缺陷,研制出的PBT/PET复合纤维纺丝设备进行介绍,并论述了设备特点及相关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聚苯硫醚(PPS)纤维在燃烧过程中热释放和烟释放较高的问题,实现其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将石墨烯(G)添加至PPS基体中,通过共混造粒与熔融纺丝工艺制备PPS/G纳米复合纤维,对复合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其燃烧和炭化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可显著提高聚苯硫醚纳米复合纤维的燃烧残炭量及炭层结构的致密性,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达0.3%时,PPS/G纳米复合纤维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从67 kW/m2降低至28 kW/m2;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7%时,总热释放和总产烟量均下降最多,分别降低62%和66%,燃烧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且所得复合纤维能够保持更高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望应用于阻燃防护织物领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并列型复合长丝纺丝原料的选择及特种纺丝组件的设计,探讨了PTT/PET并列型复合长丝的纺丝工艺。结果表明,选用特性黏度0.5~0.6 dL/g的PET与特性黏度1.2~1.3 dL/g的PTT以40/60~50/50(PET/PTT)的复合比,PET纺丝温度280~290℃,PTT纺丝温度255~270℃,复合纺丝速度2 500~3 000 m/min,可纺出性能良好的PTT/PET并列型复合长丝。  相似文献   

9.
纺科院已成功地研制出了生产裂片型超细纤维的设备及全套软件技术。达到了工业化水平,但还没有与之配套的专用纺丝油剂,只有日本竹本公司的F-113型油剂尚可使用。分析了PET/PA裂片型超细纤维纺丝油剂的特点(包括润湿性、抗静电性、摩擦性和耐热性),介绍了其配方设计。列举了所研制出的BNP-918型油剂的特性及主要技术规格。使用结果表明,该油剂具有抗静电性优良、集束性好,牵伸时生头容易、断头率低等优点,达到了复合纺丝的工艺要求,其加工性能及成品丝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优于日本F-113型油剂的水平。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海岛型和裂片型复合超细纤维制造的原理、方法和用途,国内外超细复合纤维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制取海岛型、裂片型复合超细长丝工艺路线与常规直接纺细旦丝的对双及及国产化复合长丝纺丝设备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PPS中加入纳米SiO2制成母粒,应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耐热SiO2/PPS纤维,采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方法测试了SiO2/PPS纤维的结构与耐热性能.结果表明,与纯PPS纤维相比SiO2/PPS纤维耐热性提高,强度热损失率降低,在240℃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热致性液晶(TLCP)/聚苯硫醚(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TLCP微纤的形成将有效增强PPS基体的力学性能,并能优化纺丝工艺。考虑到实际纺丝过程是一个非等温结晶过程,因而首先研究了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过非等温结晶方法研究了TLCP微纤对PPS基体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用Jeziorny模型描述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表明,TLCP/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能够使用Jeziorny模型来描述。在共混过程中,TLCP微纤结构起到异向成核的作用,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此外,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挤出共混物表面形貌及共混纤维的TLCP微纤结构。  相似文献   

13.
抗氧聚苯硫醚(PPS)纤维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针对PPS容易被氧化的特点,通过将由有机抗氧剂与无机纳米材料--蒙脱土(MMT)组成的复合抗氧改性剂添加到PPS中,应用熔融共混纺丝技术,制取抗氧聚苯硫醚纤维.经测试结果表明,抗氧聚苯硫醚纤维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聚苯硫醚纤维的纺丝与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苯硫醚(PPS)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热稳定性及优良的电绝缘性,机械强度与Nomex纤维相近。文章阐述了PPS纤维的特性、应用以及纺丝工艺参数的设定,并分析了其对PPS纤维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PPS纤维共混改性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薛元  李翔  汤成坦 《纺织学报》2009,30(12):22-25
 研究了以涤纶、氨纶网络丝为芯丝,以羊毛、兔绒混纺须条为外包纤维,在FA506环锭细纱机上纺制四组分长丝/短纤包芯复合纱的成纱工艺。用电子单纱强力仪测试了复合纱芯丝(涤纶与氨纶的网络丝)及四组分长丝/短纤复合纱的力学性能,用纱线毛羽仪测试了四组分复合纱线的毛羽,用电子条干均匀度仪测试分析了四组分复合纱线的线密度不匀率。实验结果表明,四组分长丝/短纤复合包芯纱在小变形条件下具有良好地弹性回复率,纱线毛羽较少,条干均匀性较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毛衫针织用纱。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亚麻纺纱工艺进行改进,用优质亚麻原料和进口澳毛取代传统产品中的亚麻二粗纤维,混纺后的粗纱采用漂练、脱胶、除杂以提高亚麻纤维分裂度,并对前纺各道工艺参数严格控制以确保半成品质量.细纱工序采用湿纺细纱机,解决好原料的配比、粗纱漂练及细纱工序中的强度损失等关键技术问题,生产出性能优良的毛麻混纺高支纱.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国产化设备上,通过调整纺丝工艺,试纺222dtex/96fFDY,实验证明国产化设备纺制粗旦FDY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皮芯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负氧离子粉体添加到聚酯载体中制备功能母粒,与常规聚酯(PET)复合纺丝制成皮芯负氧离子长丝。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流变仪、熔融指数仪对负氧离子功能母粒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流变性、表观粘度等可纺性能进行了表征,对负氧离子纤维的纺丝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复合功能纤维的负氧离子释放浓度、回潮率、比电阻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负氧离子母粒的结晶温度降低,熔融温度变化不大;在相同剪切速率下,负氧离子母粒的剪切黏度比PET大;当温度达到280℃时,负氧离子母粒和PET2种熔体才能进行复合纺丝;负氧离子母粒的熔融温度及纺丝温度要比PET高;功能纤维释放负氧离子浓度达到郊外田野的水平,回潮率比PET提高了1倍,并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用引进15000t/a熔体直纺设备生产有光涤纶纤维的情况,探讨了纺制有光纤维的技术问题,选择合适的喷丝板,并对纺丝温度、冷却条件等工艺参数稍作调整,便能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有光短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