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异形柱结构形式.着重分析如何加强异形柱的结构布置和计算,阐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倩 《安徽建筑》2007,14(3):73-74
文章介绍了异形柱结构设计和矩形柱结构设计的一些不同点,论述了异形柱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强调了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结论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形柱住宅结构,因其具有柱肢厚度与填充墙相等,室内没有柱楞突出,便于装修和家具布置,增加实际使用面积等优点,得到广大用户和开发商的青睐。但是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具有延性差、承载能力有限、梁柱节点布筋复杂,不利于施工等弱点,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继承了型钢混凝土承载能力高、延性好的优点,同时能克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不足,因此,有望在住宅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介绍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推广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异形柱结构     
针对异型柱结构受力的特点,提出设计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材料组成的异形柱的研究成果作了简单介绍,总结了新型异形柱――蜂窝状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特性,并提出了若干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卓异 《山西建筑》2010,36(31):65-66
以《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规程》为依据,通过分析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以及构造特点,详细归纳了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期确保异形柱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7.
从异型柱结构的自身受力特点出发,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异型柱在结构设计中应注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中受力特点和合理的结构布置、结构计算及构造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3,(Z1):236-239
首先介绍了JGJ 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的三种结构体系,然后介绍未列入规范但处于研究中的结构体系,并重点阐述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其是小高层及高层住宅建筑中较为理想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杜曰武  杜秋林 《建筑》2015,(1):69-70
混凝土异形就是指采用异形截面来作为结构的竖向支撑体系,这种异形柱不仅会提升建筑使用的方便性,也可提升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人性化特点。本文对混凝土异形柱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时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受剪机理及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对17个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试件采用"建研式"加载装置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不同配钢形式的SRC异形柱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试验表明SRC异形柱的破坏形态有剪切斜压破坏、剪切粘结破坏、剪弯破坏和弯曲破坏;分析了SRC异形柱的破坏机理和特点,给出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荷载-应变滞回曲线;分别推导了各种配钢形式的SRC异形柱在正向荷载(沿工程轴)以及斜向荷载作用下发生剪切斜压破坏和剪切粘结破坏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异形柱中的翼缘对构件的抗剪强度有提高作用,提高的程度与荷载作用方向和柱的肢长肢厚比有关,但在肢长肢厚比一定的前提下与肢厚的改变无关。T、L形截面柱的斜向抗剪强度大于正向加载抗剪强度,而十字形截面柱的斜向抗剪强度小于正向加载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7个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试件采用“建研式”加载装置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不同配钢形式的SRC异形柱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SRC异形柱的破坏特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RC异形柱的主要破坏形态是剪切斜压破坏和弯曲型破坏,破坏主要发生在与加载方向平行的柱肢,滞回曲线对称、饱满,试件延性好,极限侧移角大,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因此,可以推广应用于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的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17个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的试验结果,采用大小偏压界限破坏理论和叠加法理论计算了SRC异形柱的轴压力系数限值,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大小偏压界限破坏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计算SRC异形柱的轴压力系数限值存在缺陷;而采用叠加法理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给出了SRC异形柱的轴压力系数限值。通过对比SRC异形柱的轴压力系数限值和RC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表明:与RC异形柱相比,SRC异形柱所能承受的轴压力限值明显提高,可有效改善普通RC异形柱因轴压比限值过低而影响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边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边框架的抗震性能,对1榀两跨三层的框架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加载试验。观察结构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并分析结构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层间位移角、延性、耗能及刚度退化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实腹式SRC异形柱边框架破坏时形成梁铰机制,符合"强柱弱梁"的要求;滞回曲线饱满,刚度退化小;破坏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和位移延性系数分别大于0.24和5.3;弹塑性极限层间位移角大于抗震规范规定的限值,抗倒塌能力强。实腹式SRC异形柱边框架显示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应用于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的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  相似文献   

15.
郭翔 《山西建筑》2011,37(32):46-47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简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特点及应用,论述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缺点,并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以促进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的地震响应,首次对缩尺比为1/4的三榀两跨五层框架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输入El Centro波、Taft波和兰州波,分析模型的动力特性、应变响应、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基底剪力和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形成典型的梁铰破坏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大,结构累积损伤逐渐增加,自振频率逐渐降低,阻尼比增大,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峰值出现时刻向后推迟;结构在进入塑性阶段的过程中发生扭转变形|基底剪力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能够满足强柱弱梁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7.
空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中框架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榀缩尺比为1/2.5的两跨三层的空腹式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中框架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获得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最终破坏形态,分析其结构延性、层间位移角及耗能性能。结果表明,空腹式SRC异形柱中框架滞回曲线饱满,弹塑性层间变形能力强,延性及耗能能力良好。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空腹式SRC异形柱框架的承载力、刚度退化以及出铰机制。有限元分析得出的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该结构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型钢屈服强度、柱肢高肢厚比、梁柱线刚度比以及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强度、柱肢高肢厚比、梁柱线刚度比以及梁柱屈服弯矩比,能够提高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弹性刚度,但对结构延性的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和型钢屈服强度的增大,结构弹性刚度均变化不大,但增大轴压比,结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均降低,增大型钢屈服强度,能够同时提高结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脱盐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化学脱盐是近几年针对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发展起来的新的修复方法.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脱盐的原理,分析了国内外在电化学脱盐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异形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变形能力,比较了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差别,最后得出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变形能力较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要大.  相似文献   

20.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了9个中间层边节点、4个角节点和4个中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各类型节点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并分析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层间位移角和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典型破坏形态是节点核心区剪切斜压破坏和梁端弯剪破坏;滞回曲线饱满,层间位移角延性系数及位移延性系数介于1.80~5.63,弹塑性极限层间位移角约为1/67~1/28,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介于0.150~0.294,破坏时节点核心区的剪切角约为0.03~0.04。并给出了节点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