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4-氯)苯基脲是合成苏脲1号的中间产物。N-(4-氯)苯基脲含量的测定是控制生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已报道的有关N-苯基脲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作者曾试用定脲基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降解比色法测定N-(4-氯)苯基脲。虽然前两法较为简便,但不能完全排除杂质干扰,而用降解比色法测定N-(4-氯)苯基脲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九个苏脲2号类似物——苏脲61~69号。并测定了它们对二龄淡色库蚊的杀幼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苏脲62号和61号杀虫活性已超过了苏脲1号。此外,本文还采用了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结构-活性定量关系。通过计算,在理化参数中,Hammettσ常数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Hyphantia cunea Drury)是一种杂食危险性害虫,为害多种作物及园林行道树,因同一时期虫态、虫龄不一,防治较困难。苏脲Ⅰ号(灭幼脲Ⅱ号)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合成,使其不能正常蜕皮和变态而死。我们于1985年5月用苏脲Ⅰ号进行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药剂:25%苏脲Ⅰ号胶悬剂,林业部林药厂1985年产品。2.供试昆虫:美国白蛾1~3龄幼虫和卵块。  相似文献   

4.
取代苯甲酰基脲类药物是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国际上研究最多的是TH6040和TH6038。1976年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合成了苏脲1号以后并与吴县农药厂进一步试验。四年来的工作证明苏脲1号具有高杀虫活性,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易于投产等特点,引起国内有关单位的兴趣。1979年N. P.Hajjar和J, E, Casida比较了24种这类化合物,其抑制活性次序为TH 6040>苏脲1号>TH 6038。苏脲1号是目前已知不含氟的取代苯甲酰脲类中活性最高的品种。由于苏脲1号的报导很少,我们对它的理化性能、药效、毒性以及它的类似物的合成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现将它的物理及光谱性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抗蜕皮杀虫剂卤代苯甲酰基取代脲类,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品种有PH6038(2,6-二氯苯甲酰基4-氯苯基脲)、PH6040(2,6-二氟苯甲酰基4-氯苯基脲)和苏脲1号(2-氯苯甲酰基4-氯苯基脲)。上述三种取代脲的分析方法已见报道的有PH6038的核磁共振法、气相色谱法、比色法,PH6040的  相似文献   

6.
取代苯甲酰基苯基脲类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我国开发研制出的苏脲一号,(又称灭幼脲3号)就是其中一种,它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对农、林业害虫和卫生害虫都有显著的防效。苏脲一号现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用草酰氯(或光气)和邻氯苯甲酰胺反应生成邻氯苯甲酰基异氰酸酯,再和对氯苯胺反应而制得。  相似文献   

7.
<正> 甲脲是新工艺路线合成可可豆碱的主要原料之一,由尿素和甲胺合成其主要杂质是未反应的尿素和多取代脲。关于尿素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及鉴定,国外已有报导;R.W.Relser 介绍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取代脲的方法,但实验条件较难掌握,常有样品分解发生;国内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以测定转化率为目标的气液色谱法快速测定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灭幼脲1号(TH—6040)重要中间体2.6—二氯苯甲腈氟代转化率的方法。应用本方法,不需称量和定容,样品经适当处理后,直接注入色  相似文献   

9.
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甲酰基脲衍生物是1973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它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蜕皮而死亡。1976年苏州大学(原江苏师范学院)合成了苯甲酰基上邻位只有一个氯原子的苏脲1号[1-(2-氯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七年来对它的物理及光谱性质、药效、毒理、合成路线、分析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明苏脲1号具有高效、安全、合成简便等特点。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苏脲1号类似物,即保留分子结构中苯甲酰基邻位一个氯原子,同时改变另一个苯环或环上取代基时,观察药  相似文献   

10.
取代苯甲酰基脲类具有抑制昆虫几丁质生成的能力,可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国外研究最多的品种是PH6038、PH6040,日本最近研制出IKI7899。1976年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开发出苏脲1号。七年来经过药效等方面试验证明,苏脲1号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并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苏脲1号属苯甲酰基取代脲类,为我校开发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其中氰酸钠法合成的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但尚未见到关于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介绍,我们研究了灭幼脲3号的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以便进一步研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我们参考了灭幼脲1号有关残留分析方法的文献报道,在做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中,对提取试剂、提取方法、净化条件略加修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简介: 土样用丙酮回流提取,经过滤,弗罗利硅  相似文献   

13.
苏脲1号自1976年由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合成以来,经过对蚊、蝇、小麦粘虫、菜青虫等害虫的毒杀与防治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1979年起我们应用苏脲1号对枣步曲(Sucra jujuba chu)进行了室内和室外毒杀试验,在50ppm时,杀虫效果可达100%。在  相似文献   

14.
苏脲1号是一种具有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杀虫机制独特的新农药。该品种自从1976年我校开发以来,我们曾对它的合成途径、药效、物理及光谱性质等作过报道。1979年至1982年间,在南京医学院、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苏州地区水产研究所和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协作下,又对苏脲1号进行了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1.今接作者来信,《农药》1989年第1期发表的“苏脲2号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一文的结构式作如下改正: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以非光气法合成苯氮基甲酸甲醇精馏残渣的回收方法,对残渣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发现残渣中主要成分为二苯脲,根据残渣中各成分不同的溶解性质,通过实验,选择用碳酸二甲酯作为回收二苯脲的溶剂。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了回收的二苯脲的含量。结果表明,回收的二苯脲的含量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曹扬兰  林柏林  冯慧萍 《广州化工》2022,50(6):105-107+166
建立快速检测保健品舒宁胶囊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物的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舒宁胶囊中添加的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平均回收率为98.3%~102%。  相似文献   

18.
杀草隆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均差,不宜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而用简单的柱层分离——紫外光度法测定尿素法、氰酸盐法合成的杀草隆时,中间体1-对甲苯脲及N,N′-二取代脲类等杂质会产生严重的干扰。我们采用热解气相色谱法测定杀草隆含量,该法准确快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据测定说明,灭幼脲在松林下土壤中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含量不断递减,并且所沉积的残留物,很快被土壤微生物(主要是真菌)降解而消失,故不易积累,对环境亦无污染。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灭幼脲3号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合成路线,现已在防治森林害虫中运用,尤其是防治油松毛虫用量较大,但对于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特别是在松林土壤中残留情况,尚未报道。我们首次测定在松林土壤中灭幼脲3号残留动态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在松林里大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氟虫脲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C18XDB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选择250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相关系数R2=0.9999,最小检测限为1.4ng,相对标准偏差为0.19﹪,加标回收率在98.2﹪~100.2﹪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