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几年,移动业务网络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将随着3G网络的全面部署而显著加速,随着后3G移动宽带业务的引入,将进入全面IP化的时期。而伴随着3G和承载网的推进,“融合”这个日益频繁出现的字眼在移动回传中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  相似文献   

2.
IP化已不再是一个趋势,而是不争的事实。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出现,加速了IP网与传输网的融合。如何能够有效地融合,共同向下一代承载网演进已是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上海公司宽带IP网络发展历程,围绕近年重点工作介绍了IP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规划与建设和IP全业务支撑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等相关系统情况,重点说明了IPTV、软交换等业务承载的实现方式和主要特点,最后结合工作体会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的通信网络中,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电路交换模式都在向着全IP 化、宽带化、业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承载IP分组业务时效率低、配置复杂、灵活性差的SDH传输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全业务迅猛增长的宽带需求,并且增加了运营商巨大的传送成本损失。这时候,新型承载技术PTN的出现正好迎合了新时代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承载技术 PTN 的产生背景,分析了 PTN 技术产生的特点,论述了 PTN 与 SDH/MSTP 网络间架构的关系,并提出了 PTN 业务承载建设等发展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2007,(6):73-73
随着新一轮网络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开始,市场开始转向那些适合未来网络及业务转型、功能广泛的创新技术——业务路由。很显然,通过一张基于IP/MPLS的公共承载网络来提供多业务,不但符合运营商开源节流的业务策略,而且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多业务网络的QOS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OS概述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人实现任何媒介信息的交流是人类在通信领域的永恒最求,在IP技术成熟以前,所有的网络都是单一业务网络,如PSTN只能承载电话业务,有线电视网只能承载电视业务,X.25网只能承载数据业务等,网络的分离造成业务的分离,降低了沟通的效率。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流行,IP应用日益广泛,IP已经渗入各种传统的通信范围。基于IP构建一个多业务网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IPTV业务具有数据传输量大、对网络时延及其抖动敏感等特点,因此,IPTV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基于IP技术的多业务承载的系统。多播技术、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P2P技术够成了主要的基于IPTV业务的承载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信集团广东公司的IP网络拥有超过800万的普通宽带用户和数以万计的企业高端客户,面对日渐扩大的IP网络规模和日趋严格的业务承载需求,他们开始了IP网设备集中化维护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5G商用越来越近,其对本地传送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SPN技术的移动承载网络部署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介绍了4G业务本地传送网的主要承载技术及组网结构,以及现有传输承载网承载5G所面对的困难,提出了面向5G的本地传送网的改造和建设方案的应用策略,并给出了山东某市SPN网络部署案例。  相似文献   

9.
立项背景随着MSTP在城域网中的广泛应用,城域传送网正在实现从基础承载网络向业务网络的转变。如何整合城域传送网和数据网,在城域网中有效地提供新业务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本项目的目标是以业务为导向,综合考虑城域传送网和IP城域网,提出新的城域传送网组网方案和业务发展策略。发现或创新点“城域传送网新技术研究与业务发展策略”总结分析了传送网承载以太网体系结构(EOT)的具体内容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MSTP关键功能组网的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以太网业务定义,提出了基于MSTP的以太网业务框架和发展策略。项…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量技术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IP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越来越大,需要了解IP网络的整体性能及流量状况来适应业务的发展。本文阐述当前主要的流量技术NETFLOW与RMON2的原理、结构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NETFLOW技术的应用分析,并对RMON2与NETFLOW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IP已经成为网络业务的主要承载方式。如何通过专用的仿真设备来仿真出IP网络的传输过程,对各种业务在不同的IP网络传输条件下的质量能够进行有效的测试和评估,对于ISP和ICP是一个非常关注的问题。对网络损伤仿真器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如何通过网络损伤仿真器对IP业务系统进行评估的测试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GPP组织在3GPP的Release5版本提出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UMTS的核心网演进方案.移动通信正从2G向3G演进,不但在无线接入网中采用了更先进的宽带CDMA技术,在核心网络方面也正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变.而IMS是基于SIP协议的在承载网络上附加的网络,是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口多媒体子系统.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使能平台.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GPP组织在3GPP的Release5版本提出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UMTS的核心网演进方案。移动通信正从2G向3G演进,不但在无线接入网中采用了更先进的宽带CDMA技术,在核心网络方面也正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变。而IMS是基于SIP协议的在承载网络上附加的网络,是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IP多媒体子系统。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使能平台。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络从原来的话音业务正在全面转向话音、数据、多媒体、视频、电子商务等综合业务的通用平台,如NGN已经成为下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框架,它包括了软交换协议、IPv6、ENUM等多种协议标准体系。IP技术已成为电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IP交换网络逐渐成为运营基础架构网络,这给电信业带来深刻的影响。现有IP网从设计理念到实际交付的服务水平等都不是用来承载电信业务的,因此IP网络技术需要在服务质量保证、稳定性、安全性、可管理和可运营方面有较大的改进,才可以真正满足电信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许子敬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32):7603-7604,7609
随着业务IP化、承载综合化的深入,IP网已变为各种业务融合的综合承载平台。为了打破了IP网络"best effort"的传统概念,实现IP网络由业务网络向承载网络转变,将IP网络打造成为合格的"承载网",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开展网络转型的基础。但是由于IP网络本身"尽力而为"的特点,其网络机制、质量指标、保护手段以及维护要求等各方面与IP可靠性业务的要求不相匹配,导致当业务质量下降时无法实现及时的告警,从而引起当网络质量的下降时将影响客户的使用感知,影响客户满意度,并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针对UDP特性,采用Java Socket通信技术,设计开发一款能粗略计算出当前网络质量,包括带宽、延时、抖动、丢包率。  相似文献   

16.
许磊  刘敏  戚湧  吕艳 《软件》2013,(9):112-114,117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移动宽带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IP化是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网络的IP化只是一个接口的改变,而移动承载网络的IP化则涉及端到端的网络演进涉及网络管理、保护、故障定位等诸多因素。本文针对当前移动承载网络对安全同步的要求,结合IEEE1588v2标准和原理,设计了安全同步算法,满足移动承载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严学强 《信息网络》2005,(9):16-18,31
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本质是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3GPP在Release 5版本提出的与接入技术无关的支持IP多媒体的子系统。基于IMS的固定与移动融合将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在网络完全升级到IMS之前,运营商的应对策略是首先应用/业务层和业务传送层进行融合,借助统一的用户数据和统一、开放、标准的业务平台开展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为下一步演进到IMS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通信高速发展、IP电话分流日趋严重以及通信业务的核心价值由语音逐步向信息转移,作为传统固网运营商的中国电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业务到网络的转型成为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中国电信转型的核心内容是业务转型,而其基础是网络转型。如何通过网络转型克服传统电话网络业务发展瓶颈,使电信网络具有快速、灵活的增值业务提供能力是中国电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软交换网络是承载在分组网络上,使用具有QoS保证的宽带传送技术,以IP技术的特性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网络。作为PSTN网络演进的方向,它具有业务、控制、承…  相似文献   

19.
QoS技术的简单介绍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迅猛发展,IP网络已经渗入各种传统的通信范围,基于IP构建一个多业务网络成为可能。但不同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不同,如何在分组化的IP网络实现多种实时和非实时业务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人们提出了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移动IP技术是移动互联时代最基础、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进行任何业务通信"的全球个人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的移动网络将实现全包交换,包括话音和数据都由IP包来承载,话音和数据的隔阂将消失,移动IP技术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基石。针对此,本文对其TCP协议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