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系统取心井岩心样品的岩石学研究表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结晶白云岩中的硅岩并非交代成因,而是后期充填在由怀远运动(亮甲山期末)形成的淋滤孔洞中的充填物,因为在硅岩内,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和孔洞充填特征。以化学方式为主的充填作用,是造成这套白云岩地层储集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气层溶蚀孔洞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溶蚀孔洞的充填物类型及其特征、充填物组合类型及充填程度、充填物生成期次等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气层溶蚀孔洞的特征,结果表明:白云石、方解石、硬石膏3种主要充填溶蚀孔洞的矿物构成6种组合类型,充填物组合类型不同,其充填程度也不同;根据充填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将溶蚀孔洞的充填划分为3期,讨论了溶蚀孔洞的发育程度,充填物组合类型,充填程度及其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白云岩储层孔洞充填物与储集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孔洞充填物形成期次,充填矿物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指出有效孔洞的不均一分布控制了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夭顶部白云岩的储集性和井孔产气能力。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的天然气产于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中,储集空间的形成是不同期次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蚀孔洞充填物为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根据充填层序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可识别出不同期次的充填物。溶蚀孔洞的充填程度和充填类型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储集性。  相似文献   

5.
孔洞类储层是塔河盐下奥陶系重要的储层类型,其形成机制不明,分布复杂,制约其进一步的开发.岩相学特征及孔洞充填方解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分布特征揭示了3种成岩环境.Ⅰ类孔洞,表现为早期成岩特征,相对有较高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指示其形成于加里东期;准同生期陆表海台地,缺乏强烈暴露及陆源物质,是Ⅰ类孔洞的成岩环境.Ⅱ类孔洞,表现为晚期成岩特征,相对有轻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指示其形成于海西早期强烈的暴露及地表氧化、岩溶,充足的陆源物质注入,是Ⅱ类孔洞的成岩环境.Ⅲ类孔洞,表现为热液作用特征,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不明显,指示了海西晚期热液作用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6.
根据丁山1井岩心特征、物性和成岩分析,认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岩作用强烈而复杂,岩石残留原生孔隙较少,岩溶带较为发育的次生孔隙(洞、缝)系统后期又多被不同程度充填,岩石有效储集性能变差。岩石致密,孔喉细小,孔隙结构以微孔微喉为主,主要储渗空间为残留次生溶蚀孔洞缝和少量微孔、微缝和微喉等。但岩溶带仍具成为良好储集层段的潜力,其中充填程度是影响其岩石储集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的天然气产于奥陶系顶部古风化亮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中,储集空间的形成是不同期次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蚀孔洞充填物为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根据充填层序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可识别出不同期次的充填物.溶蚀孔洞的充填程度和充填类型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储集性.  相似文献   

8.
川北大安寨段储层深部热水溶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北大安寨段灰岩非常规储层的形成与多期次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湖滩及湖坡相带是最有利的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发育部位,半深湖相区泥质油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排出的流体是溶蚀流体的主要来源,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频繁溶蚀作用则是该储层的主要形成期。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可划分为成岩期、构造期、构造期后3个溶蚀期次和5个次生矿物充填阶段,各期次溶蚀孔洞缝的产状,充填物的阴极发光、地球化学、包裹体、有机岩石学和流体性质等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这些特征,提出了大安寨段非常规储层的深部热水溶蚀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
长庆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储层是鄂尔多斯地区最主要的储层之一。岩性以潮坪相云岩为主,厚度60m。成岩阶段包括准同生白云岩化及缺钙同沉积阶段、地表—浅埋藏阶段、表生岩溶阶段、浅埋藏阶段、深埋藏阶段等。不同的演化阶段、埋藏深度、地层压力、地层温度、水介质条件等众多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形成的孔洞缝系统、孔洞充填物及其平面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孔洞充填物,对储层的影响不同,方解石、硬石膏的充填交代使储层形成了致密遮挡层,而白云石及硅质、高岭石等的充填预示着好的储层。构造上倾方向上的成岩致密带是天然气特殊的圈闭类型,即成岩圈闭。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主要为一套厚层白云岩,其中发育大量的溶蚀孔洞,在裂缝沟通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利用渗透-回流模式,探讨了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认为在白云岩化作用的基础上,早奥陶世末期的怀远运动导致研究区发生区域性隆升,形成风化壳型溶蚀孔洞,但这些孔洞是无效的储集空间;经过后期断裂作用的改造,地层中产生大量的裂缝将其沟通,才能使白云岩成为有效储层;断层的发育又沟通了大气降水和湖水,对储层进行二次溶蚀改造.因此,该区断裂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11.
流体包裹体在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成因及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硕酸盐岩储层孔隙充填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证实,储层孔隙演化和油气运移、聚集的各个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而孔隙充填 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孔隙形成环境和发育阶段以及油气生成和运聚的直接标志。通过不同产状(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可确定储层孔隙的成因,并恢复储层孔隙演化历史及其与油气生成和运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的发育经历了准同生期、成岩早期和中晚期、表生期、再埋藏早、中、晚期等七个演化阶段。其中表生期岩溶孔洞缝、再埋藏早-中期深部深蚀孔洞缝和再埋藏晚期的构造裂隙构成了区内储层的聚烃期油气储集空间。油气开始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在三叠纪早期(即再埋藏中期),而油气大量运聚则发生在三叠纪中-晚期和侏罗纪(再埋藏中晚期)。区内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印支-燕山斯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大量溶洞作为存储油气的岩溶孔洞,对该区产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钻井证实,该区油气主要分布于潜山顶面以下50m范围内,但这个领域也是岩溶孔洞充填较为严重的地方。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充填洞穴及未充填洞穴均表现"串珠状"反射特征,仅靠单一的地球物理手段很难识别出有效储层。通过对工区内多口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模型正演,划分出不同盖层条件下的溶洞充填相,并利用频谱分析技术,识别出有效储层的反射特征,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下扬子地区的 3 套区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中二叠统以及上二叠统)均发育灰黑色层状硅岩,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对认识该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下扬子无为-南陵地区 4 条典型地质剖面(下寒武统青阳青坑剖面、二叠系巢湖平顶山剖面、巢湖马家山剖面以及泾县昌桥剖面)的硅岩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下寒武统硅岩为纯硅质岩;二叠系硅岩部分样品含少量泥质成分;下寒武统黄柏岭组、中二叠统孤峰组以及上二叠统大隆组硅岩均存在 Ce 负异常,而这 3 个层段的 Eu 异常明显不同。 根据研究区古生界硅岩的 MnO/TiO2 值、Fe2O3/TiO2Al2O3/(Al2O3+Fe2O3)关系以及稀土元素特征,综合判断上二叠统大隆组硅岩沉积背景为大陆边缘浅海,而下寒武统和孤峰组层状硅岩沉积于海盆中,其沉积环境与大隆组硅岩相比,更远离陆源影响。根据研究区 3 个层段的硅岩 Al/(Al+Fe+Mn)值、Al-Fe-Mn 三角散点图以及稀土元素特征,判断研究区下寒武统硅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岩,上二叠统硅岩为典型生物成因硅岩,中二叠统孤峰组硅岩为生物和热水混合成因硅岩。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孔隙类型复杂,是地震勘探中孔隙度-纵波阻抗、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复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导致其表征一直是一个难题。根据Biot理论,Sun岩石物理模型引入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与传统岩石物性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更好地刻画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的多样性,其有效性及准确性在岩心及测井尺度得到验证和应用。在这个模型中,孔构参数是一个与孔隙度无关的弹性参数,它能够在孔隙度不变的情况下表征体积和剪切模量的变化,进而表征孔隙的形态变化特征。文中采用该参数表征储层孔隙类型及孔洞特征的变化:首先,通过成像测井的二次处理,实现孔洞储层孔洞段、裂缝段的定性识别及孔洞直径、孔洞数量及孔洞面孔率的定量评价参数,为后续Sun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反演提供基础数据;然后,利用Sun岩石物理模型,得到表征储层孔隙类型的孔构参数;最后,在成像测井定量解释参数及薄片资料的刻度下分析了孔构参数与孔洞的大小和充填程度、孔隙类型及裂缝的发育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岩溶储层,孔构参数可以表征溶洞储层洞体的规模及充填程度。对于基质孔隙,孔构参数刻画了晶间孔、微晶孔及成岩...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溶液法难以实现的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取样和超低U、Pb含量样品测年的难题,通过激光剥蚀进样系统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连用和对年龄为209.8 Ma实验室工作标样的开发和标定,建立了适用于古老海相碳酸盐岩的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并应用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成岩-孔隙演化研究。通过充填孔洞、孔隙和裂缝中不同期次白云石胶结物的测年,指出灯影组白云岩储集层的埋藏成岩过程主要是原生孔隙和表生溶蚀孔洞逐渐被充填的过程。孔洞的充填作用发生在早加里东、晚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3个阶段,孔隙的充填作用主要发生于早加里东期,未被胶结物充填的残留孔洞、孔隙和裂缝构成了主要储集空间,明确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储集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史。这些认识与该地区的构造-埋藏史、盆地热史具有很高的吻合度,说明测年数据的可靠性和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的有效性,为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成岩-孔隙演化研究和油气运移前有效孔隙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图5表4参46  相似文献   

16.
轮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南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很低,但溶蚀孔洞的发育改善了其储集条件。根据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分析,论述了轮南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分布发育规律、孔洞充填特征及孔洞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分析了孔洞对储层的影响。认为孔洞的发育为轮南潜山油藏的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不仅形成孔洞型储层和洞穴型储层,而且发育的孔洞与裂缝相通,形成该地区重要的裂缝孔洞型储层。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光层析图像(CT)等数字处理技术,并运用岩相学分析研究了佛罗里达州南部孔洞性碳酸岩孔隙系统的孔隙空间。分析结果为NMR测井标定而进行的核磁共振测井特征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对饱和及欠饱和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测量。估算了岩民束缚水(与基质孔隙度有关)及对核磁共振测井标定的T2截止值,建立了佛罗里达州南部区域NMR测井渗透率经验公式。对核磁共振特征的综合分析,描述了碳酸盐岩彼皮相互连通孔洞引起的声波变化特征。依气流动地层标志,用超声波和其他地质数据建立波速与孔隙度的对应关系,把这种关系输入到多孔弹性模型程序,能确定出基质和孔洞之间以有孔和孔洞之间流体流动有关的流动长工。在声波测井的频率范围内,对孔洞性碳酸盐财衰减和频散曲线进行了模拟,表明全波列声波可给出孔洞性碳酸盐岩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李明娟 《吐哈油气》2007,12(1):7-11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整体表现为两大基准面旋回,即寒武系馒头组至奥陶系冶里一亮甲山组和奥陶系下马家沟组至八陡组,相应地两大旋回对应2个超层序8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生储盖配置关系研究表明,超层序A烃源岩总体不发育,而其顶部亮甲山组白云岩是重要的潜山油气藏储层;超层序B顶部的风化壳发育多期岩溶作用,储层条件优越,是潜山油气藏的主要储层,马家沟期的泥灰岩和厚层灰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潜在的烃源岩。该区上古生界下部的厚层暗色泥岩是一套优质的区域性盖层,与下伏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可构成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对形成原生油气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塘湖盆地有机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及荧光特征等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埋藏史和古地温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卡拉岗组油藏有3期明显油气充注,第1期发生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方解石脉中,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丰度低、成熟度低,对油气成藏贡献小;第2期发生于晚三叠世--白垩纪中晚期,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孔洞充填方解石及孔洞充填石英中,丰度高,是卡拉岗组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第3期发生于白垩纪晚期以后,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孔洞里充填的方解石中.  相似文献   

20.
溶蚀孔洞作为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勘探目标,定量计算其体积大小意义重大。针对基于地震反演结果的碳酸盐岩溶洞定量雕刻问题,设计了不同大小孔洞和不同充填物孔洞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孔洞大小和不同充填物对孔洞定量雕刻误差的影响;并通过在叠前道集资料上添加不同程度的随机噪声,分析了噪声对溶洞定量雕刻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孔洞越大,孔洞体积雕刻误差越小;孔洞内填充介质速度越低,孔洞体积雕刻误差越大;噪声的影响总是趋于缩小孔洞响应的体积,噪声越大,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