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USB的CAN总线适配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朱腾  郑建立 《微计算机信息》2005,21(3):89-90,187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外设接口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与计算机快速有效的连接又有了更多的方案,USB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口技术,以其简单易用、速度快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本文简要提出了USB接口与CAN总线连接方案,论述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固件开发和驱动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使用USB接口实现CAN总线网络与计算机连接的方案。讨论了CAN总线与计算机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同时分析了固件编程方法及USB驱动程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CAN控制器实现计算机USB口与CAN总线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计算机USB口与CAN总线之间通信的开发技术。并结合开发实例,用单片机和CAN控制器实现了计算USB口与CAN之间的两者之间的“透明”双向通信,给出了硬件电路的实现和软件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USB与CAN总线转换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套USB总线与CAN总线的转换电路及其软件。系统以8位单片机为转换电路的控制器,用CH374芯片作为USB端的主控芯片,用SJA1000作为CAN接口芯片。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给出了基于该电路的软件实现方案,并编写了程序代码。为了克服CAN总线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弱点,使用6N137进行信号隔离。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实现了USB与CAN总线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嵌CAN控制器的Motorola MC68HC908AZ60A作为微控制器,以PDIUSBD12作为USB的接口芯片,设计了基于USB接口的CAN总线的适配器;给出了硬件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思路,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实际应用表明,该设计方案切实可行,实现了CAN总线网络与PC机的快速通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CAN总线与计算机的快速可靠通信,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灵活且低成本的CAN/USB适配器,并给出了该模块的软硬件组成及上位机软件设计。该模块完全满足最快速度为1Mbps的CAN总线需求,操作简单,效率高,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燃机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数据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多通道CAN总线通讯模块。该方案采用M模块标准设计,使用4片独立的CAN控制器和CAN隔离收发器实现CAN节点电路、4通道CAN通讯控制和信号电气隔离。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实现了M模块接口和4通道CAN总线接口的转换;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CAN总线通信程序设计。经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本模块能够实现4通道CAN总线大量数据通信,满足了设计需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S3C2410芯片的嵌入式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研究了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的电路设计,并阐述了在嵌入式系统下,CAN总线控制器和以太网卡的实现。从嵌入式平台的特点和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出发,提出了带有CAN总线控制器和以太网接口的基于ARM内核的CPU的嵌入式专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CAN总线网络通信质量分析、测试和验证的需要,论证了一种基于ARM单片机与FPGA完成的CAN总线分析仪设计;该分析仪采用集成的CAN控制器与专用总线电平采样双通道信息采集硬件结构;采用单片机及基于FPGA的专用电路完成对CAN网络的实时通信数据的收集与监控;采用PC机完成数据分析与参考信息显示;文章详细讨论了分析仪硬件的具体设计;分析了CAN总线通信波特率的自动检测、总线故障的检测与定位方法;最后结合软件设计给出了所设计的CAN总线分析仪的实测试验结果,可实现总线报文的正常监测、总线状态分析与错误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USB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的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SJA1000作为 CAN 控制芯片,使用 PDIUSBD12作为 USB 的控制芯片,并利用AT89C52作为微控制器,设计了基于 USB 的 CAN 总线智能适配卡的硬件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配卡的软件实现方案。针对 CAN 总线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弱点,使用6N137进行信号隔离。  相似文献   

11.
《微型机与应用》2014,(15):80-82
针对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中的脉冲发送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DDS技术,以单片机和CPLD为硬件基础的脉冲输出频率、个数可控的脉冲发生器设计方案。利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了波形仿真并分析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实现的脉冲发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特点,而且该脉冲发生器控制简单,输出脉冲频率控制精度高,满足了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中的脉冲发送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以ARM9+CPLD为微控制核心的嵌入式喷码机控制系统;系统硬件平台利用ARM9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采用CPLD作为协处理器;对嵌入式Linux在ARM9系统上的移植及驱动程序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在嵌入式GUI主流解决方案QtopiaCore4的基础上,设计高效、稳定的图形化软件控制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系统扩展性强等特点,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嵌入式喷码机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电路分析软件OrCAD/Pspice9软件被用来进行多道分析器电路设计及仿真,外围控制电路采用CPLD芯片作为控制芯片,并最终制作成仪器,经过测试,完全符合实际要求,这为以后设计应用电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于驱动程序部分,采用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和VtoolsD相结合的方法,编写了硬件中断驱动程序,分析说明了实时硬件中断VxD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9和CPLD架构的嵌入式输入输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以工业级EP9315为核心,扩展了LCD、触摸屏、以太网、串口和USB等控制接口;以MAX2_EPM240为核心,进行了输入输出模块的设计.该系统成本低、工作稳定、通用性强,可在许多场合取代PLC的I/0模块工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现场信号采集和对现场设备控制的新型通用一体化RTU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基于ARM9处理器并采用μC/OS_Ⅱ实时操作系统的RTU系统设计方法,同时对数据传输采用的Modbus通信协议和硬件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了描述。硬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8路数字量输入、8路数字量输出、8路模拟量输入、RS232通信、RS485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等模块。文中还提出了从站RTU的软件设计方法。与普通RTU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强的计算功能,更简便的编程与开发能力和强大的通信组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和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数字存储式示渡器的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主要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部分进行了分析.硬件设计部分首先给出了系统框图,然后对各个组成模块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各模块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软件设计部分首先对基于?C/OS-Ⅱ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了介绍.?C/OS-Ⅱ是一种源码公开、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减、可剥夺的操作系统内核.软件设计部分的另一个工作是对CPLD进行编程.本文所介绍的数字存储式示波器可用于电子设计、电子维修和教育等行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通道的模数转换芯片 AD7656,在并行接口模式下,同时进行6路数据采集。通过硬件实现对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并用 VHDL 语言设计的状态机在 QuartusⅡ开发软件中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8.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器是全自动HbAlc检测仪的核心部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光光度计原理设计了基于离子交换色谱法的HbAlc检测器,用于检测HbAlc的含量.检测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包括LED光源、流通池、光电转换和A/D转换等部分.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设计了以S3C2440为核心,包括SDRAM,NAND Flash,RS 232,SPI,LCD显示屏和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在内的ARM9中央硬件处理平台.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嵌人式Linux操作系统的检测器控制软件设计.该系统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钱建安  刘玉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9):113-114,22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RM+CPLD结构的可重构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开发了一款多用途声波检测设备。该系统充分利用了ARM芯片资源丰富、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编程灵活的特点。也充分发挥了CPLD灵活的大规模高速逻辑运算处理能力和I/0资源丰富的特点,实现了控制算法的硬件化,满足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重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ARM和CPLD结合的方式,设计一款可编程工业控制器,既能满足实验室教学要求,又能直接应用现场工业控制。文章阐述了控制器的几大基本模块,以ARM为主处理器,用CPLD作为扩展接口的桥接器,扩展出ISA总线接口,用来连接各种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实验表明,该设计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