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2O为溶剂、CaCl2为凝固剂,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海藻酸钠(NaAIg)共混纤维。通过对纺丝液的流动性以及纤维的纤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吸湿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NaCMC添加量对共混纤维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MC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5%时,可得到各种性能优良的共混纤维;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到纤维表面有沟槽,横截面为圆形,边缘为锯齿状。  相似文献   

2.
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还原法从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制得羽毛蛋白质粉,与聚乙烯醇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共混纤维中羽毛角蛋白/PVA的质量比由1:9提高到3:7时,其强度由2.78cN/dtex下降到1.48eN/dtex。采用DSC、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所得纤维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羽毛角蛋白分子和聚乙烯醇分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羽毛角蛋白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甚至出现槽沟。  相似文献   

3.
采用湿法纺丝,以乙醇、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为凝固浴制备了改性酪蛋白(CL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混纤维。通过测试纺丝液流动性以及纤维的红外光谱、表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研究了CLC和CMC-Na不同配比与纺丝溶液pH改性后酪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增加,纺丝溶液的流动性与CMC-Na维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LC与CMC-Na之间有良好的相互作用。CMC-Na质量分数为30%(相对于改性酪蛋白)的共混纤维性能较好,纤维表面较致密,有沿着纤维轴向取向的明显条纹,其断裂强度为341.19MPa。  相似文献   

4.
罗孟奎  梁锋 《合成纤维》1990,19(1):21-27
纤维素与聚丙烯腈溶液共混后纺丝成纤得到改性纤维。含纤维素组分多的共混纤维具有腈纶手感,良好的机械性能。用X射线衍射研究共混纤维发现,纤维素与聚丙烯腈的晶体结构同存,各纤维的结晶程度及取向度相差较小。共混纤维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含纤维素多的共混纤维中,纤维素为连续相,聚丙烯腈为分散相;纤维素微纤分布于整个纤维中。含聚丙烯腈多的共混纤维中,聚丙烯腈为连续相,纤维素为分散相,两组分之间结构分离。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由于生姜是一种药物,故这种共混纤维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药物纤维。纤维强伸度测试表明该药物纤维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进一步加工与应用的要求;而在蒸馏水中的缓释性能的初步研究发现其缓释效果也非常明显。研究中还对所制备的药物纤维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红外光谱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导方法研究了生姜成分从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中的缓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释放环境温度的升高,药物的释放愈加明显;但是当环境温度接近纤维本体玻璃化转变温度时,药物释放会受到抑制。生姜成分从药物纤维中的释放遵循零级、一级和二级并存的较复杂的动力学模型,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零级释放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刘文洁  罗虎 《合成纤维工业》2013,36(4):34-37,41
将纤维素和海藻酸钠分别溶于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制得纤维素膜和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膜,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法分析,确定制备纤维素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膜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4.5%的纤维素溶液所制得的膜在25℃的5%的硫酸溶液中凝固15 min,20%的甘油溶液中塑化30 min,其膜的拉伸强度较佳为5.2 MPa;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膜的较佳工艺:质量分数分别为4.5%的纤维素溶液和3%的海藻酸钠溶液按质量比100/5共混后先浸入5%硫酸溶液中反应15 min,再放入10%氯化钙溶液中凝固10 min,用15%甘油溶液塑化15 min后,共混膜的拉伸强度达到3.50 MPa。  相似文献   

8.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生产工艺、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从NaOH水溶液中通过湿纺技术制得的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原料的处理工艺、纤维结构和性能。通过蒸汽闪爆蒸煮,从木浆可制得碱可溶纤维素,在4℃下可溶于9.1wt%的NaOH水溶液中。通过湿法纺丝技术,从该溶液中可制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纤维素及其织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一新型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磨性、抗起皱性和尺寸稳定性,是传统粘胶纤维的最佳替代品,其性能/价格比甚至优于NMMO溶剂纺纤维。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混海岛纺丝法制备聚酰胺6/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A6/LDPE/PE-g-MAH)共混纤维,溶解剥离出LDPE基体相,可制备出PA6纳米纤维;研究了共混物的组成和纺丝条件对共混纤维的相结构、结晶、力学性能及PA6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PA6分散相含量增加,PA6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PA6质量分数从30%增加至60%时,PA6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由107 nm增至149nm;PA6质量分数为70%时,由于相逆转无法得到PA6纳米纤维;在PA6质量分数为55%条件下,提高拉伸倍数,PA6纳米纤维的直径进一步降低,且结晶度、力学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添加还原剂、助溶剂、超声波振荡处理羊毛,制得直径小于2μm的羊毛粉,与聚乙烯醇共混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进行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截面趋于图形,无皮芯层,微孔结构致密;共混纤维的热性能较好,在234℃不分解;共混纤维强度约1.0 cN/dtex,随着羊毛粉含量增加,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回潮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由液晶制备高性能纤维素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晶纺丝是一类纺制高性能纤维的重要方法,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液晶纺制高性能纤维具有突出的原料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液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纤维的制备、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国内外进展情况,以利于对高性能纤维素纤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含有碱性基团的丙烯酸氨基酯(TAM)与丙烯腈(AN)单体共聚,其共聚物与聚丙烯腈(PAN)共混,经湿法纺丝制备酸性染料可染PAN共混纤维。结果表明,AN/TAM共聚物与PAN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TAM含量的增加,PAN共混纤维结晶度下降,力学性能下降。纤维中TAM质量分数5%较好,PAN共混纤维酸性染料上染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3.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共混纺丝制备PET/PTT共混纤维,研究了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TT含量的增加,PET/PTT共混纤维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PET/PTT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较PTT纤维大,回弹性较PET纤维好,沸水收缩率较PET纤维大;当PTT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出现最小值,沸水收缩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壳聚糖可生物降解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维锦  林志浩 《塑料工业》2003,31(12):44-46
将纤维素粉加入壳聚糖的乙酸溶液中制成生物降解膜。研究了影响共混薄膜力学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增容剂有助于提高薄膜的强度;在乙酸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质量分数为4%、纤维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羧甲基壳聚糖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15,共混搅拌20min的条件下,制得的共混膜拉伸强度达到88MPa。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经表面改性后与聚丙烯腈溶液共混制备了纺丝浆液,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多壁碳纳米管(PAN/MWNT)共混纤维。研究了碳纳米管对共混溶液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共混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结晶特性。结果表明:MWNTs的加入降低了纺丝原液的黏度,明显提高了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了延伸率,并对纤维的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热塑性淀粉/纤维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甘油作为塑化剂,将糊化淀粉和溶胀纤维按不同配比进行熔融共混来制备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实验探讨了纤维质量分数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耐水性及热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显示了纤维较好地分散在热塑性淀粉(TPS)中,纤维和淀粉结合良好。纤维质量分数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显示,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地改善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质量分数由0提高到20%,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达到15.5MPa,杨氏模量达到81.4MPa;伸长率从104%降到7%。同时加入纤维后共混体系的耐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将PET/EVA共混物切片在微型柱塞式纺丝机上进行熔融纺丝、拉伸等试验,对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VA含量的增加,共混切片的纺丝性能下降;初生共混纤维的密度、机械性能、可拉伸性能下降;共混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凯  王碧  邱艳 《化学世界》2011,52(11):660-664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热分析等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汽透过率和吸水率.结果表明:共混膜中海藻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纺丝制备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分析测试了共混纤维的结构形态与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并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改性纤维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与蛋白质比例有关,随着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强度降低;共混纤维的截面形状和黏胶纤维相似,但表面沟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弹性纤维基体,三氟乙酸银(C2AgF3O2)为导电银纳米粒子(AgNPs)前驱体,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原位还原技术及热处理制备AgNPs/TPU导电纤维,研究了水合肼浓度、还原时间、C2AgF3O2含量、热处理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力学性能、拉伸电阻敏感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2AgF3O2/TPU质量比为1.5:1.0,水合肼质量分数为15%,还原时间为20 min, 120℃热处理30 min的条件下得到的AgNPs/TPU导电纤维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能,电导率可达108.9 S/cm; AgNPs/TPU导电纤维微观上呈中空多孔结构,纤维表面被AgNPs均匀覆盖;AgNPs/TPU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相比纯TPU纤维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为484%,断裂强度为0.15 cN/dtex;该纤维可在0~70%的应变范围内表现出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