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自动控制系统电火花小孔内圆磨削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基本作用是保持适当的放电间隙。当放电间隙(即工件与工具电极丝之间的距离)过大,间隙不能击穿时,就使工件与电极靠近,以缩小间隙;间隙过小,再进给将造成短路时,应停止进给。这个作用,普通电火花穿孔机床的自动控制系统似乎均能完成,但是,由于小孔磨削的某些特点,采用这种控制  相似文献   

2.
电火花加工过程与切削加工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其机床结构也是不相同的。电火花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的瞬时热效应来蚀除金属的,在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不相接触,基本上没有切削力,所以不需要强力的主传动机构。机械传动只是用来调整电极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并实现电极的进给运动,以维持所需的放电间隙。它的进给运动是由自动调整器控制的,不需一般  相似文献   

3.
А.  ГА 《电加工与模具》1989,(1):37-40
电火花成型机床工具电极进给调节器的动特性在实质上影响着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艺特性,如生产率(金属蚀除量)、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工具电极损耗。在电火花成型机床上最广泛采用的进给调节器是用标准电压 U 与间接地表征极间间隙值的电极上的电压 U 相比较,并根据其差值△U 调节工具电极的进给。进给调节器的原理图如图1。电极间隙自动调节系统的分析可确定在最佳电极间隙下稳定工作的条件,此时的电蚀加工过程相应处于关系式f_p(δ)的极值点  相似文献   

4.
提高电火花磨削加工一致性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块状工具电极的精密电火花磨削加工法是低刚度轴和微细轴类零件电火花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过去采用的径 给方式。由于是损耗的因素,使得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的一致性不好,且对生产率也有影响。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块状工具电极的进给方式-切向进给方式,利用伺服进给自动补偿电极损耗,大大地提高了成批加工工件的一致性和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电火花沉积的自动化,研制了一种电火花沉积的放电参数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沉积过程中的放电参数,基于放电脉冲平均电压与接触力呈反比的线性规律,通过调节进给电机和进给滑台控制工件与电极的接触力进行放电脉冲平均电压的闭环控制,实现了电极的自动进给调节.采用模块化技术设计了控制系统的模拟电路、数字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缩短研制周期,使可靠性得到保证,便于升级和扩展.电火花沉积的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放电参数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电极与工件的稳定接触,获得均匀致密的沉积层,便于实现电火花沉积的自动化操作,有利于电火花沉积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火花加工前,使工件与电极对准(俗称对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的方法是手动调节电极进给,当电极快接触工件时,使电极停止进给,然后调节机床的纵、横向拖板,使工件与电极对准。由于外来干扰,电极往往不能维持静止而继续进给,操作者稍稍疏忽,便会使电极碰动,乃至碰弯或折断。有时无法用塞尺等量具测量,只能凭目测,很难保证电极与工件对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是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放电间隙保持一定的控制回路。在电火花加工中,不论电源多合适,若放电间隙的状态不一定的话,则无法指望稳定的加工。如前述那样,往电极和工件之间加电压,使电极渐渐接近工件,总会到达发生火花放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间隙调节系统是电火花机床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调节系统是否灵敏,将直接关系到批机床能否进行精加工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加工生产率的问题。目前,在双机差动的电火花机床中,自动调节系统通常采用电流或电压单调节器,这种调节器系统不能灵敏的调节和稳定的控制放电间隙,尤其是加工钢电极时加工过程很  相似文献   

9.
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极间放电在蚀除工件材料的同时,也会对工具电极带来一定程度的损耗,进而影响工件的尺寸及形状精度,降低加工效率。目前普遍采用更换电极重复加工的方式来获得最终形面,需要消耗大量的工具电极和工时。针对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损耗展开了研究,通过系统地分析所得电极形面特征及进给方向与损耗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实用的电极损耗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工具电极形面损耗,为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损耗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言为了监视和控制电火花加工过程,就需要鉴别放电特征并区分出现有效放电和电弧的条件。加工过程中常须要确定加在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最佳脉冲周期和间隔比。这些参数随工件材料和加工的形状而定。其它要求最佳化的参数是放电间隙大小,电极进给速度以及脉冲电压和电流。这些参数是互相联系制约的。  相似文献   

11.
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微细电火花三维扫描加工时,由于电极损耗相对严重,导致形位公差难以保证和加工效率较低。该研究分析了电火花加工常规的电极损耗补偿方法,提出了基于放电间隙伺服控制进行电极损耗实时补偿的微细电火花三维扫描加工方法。辅助以电极电接触感知工件平面和加工原点,三维结构加工实验显示,采用间隙伺服控制进行电极损耗实时补偿有利于提高扫描加工微三维结构的形位精度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电蚀加工,必须维持一定的火花间隙。随着火花放电的进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就会逐渐加大,最后因为间隙太大,加工也就自行中止。为了使加工能连续的进行,在现代的电火花加工  相似文献   

13.
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在研制的采用蠕动式微进给和线放电磨削走丝机构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上进行的加工工艺实验研究,探讨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微小轴(工具电极)高深宽比微小孔,非圆截面形状和三维结构成形以及半导体硅材料等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研制的采用蠕动式微进给和线放电磨削走丝机构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上进行的加工工艺实验研究。探讨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微小轴 (工具电极 )、高深宽比微小孔、非圆截面形状和三维结构成形以及半导体硅材料等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极丝位置检测的高阻半导体放电切割弯丝过冲控制方法。在对高阻半导体放电切割加工特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电火花线切割放电间隙取样方法对高阻半导体加工进给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测量加工过程中电极丝空间位置变化为基础的弯丝过冲检测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检测系统。采用该系统对高阻半导体单晶硅进行了放电切割加工,试验表明:该检测系统能有效控制放电过程中出现的弯丝过冲现象,提高了切割效率。  相似文献   

16.
放电间隙状态检测与控制对超声辅助电火花铣削的加工稳定性、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了放电间隙电压采集电路,能在线检测出工具电极、工件之间的间隙电压.采集电路采集到的间隙电压和设置的3个门槛电压进行比较,可有效地把一段周期内放电状态分为开路、火花放电、非正常火花放电3种状态.利用加工间隙状态信息可实现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自行研制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应用辅助电极法,对绝缘陶瓷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间隙放电状态检测进行了研究.利用设计的间隙状态检测系统,在不同的设定电流脉宽和进给速度下进行了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状态检测系统能对每个脉冲的放电状态进行区分,同时由于长脉宽放电的存在,使设定电流脉宽对加工影响不显著,且在一定...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电火花加工工艺的研究已有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电火花加工的工作液的选择,却一直被人忽视。其工作液对电火花的加工工艺效果密切相关。一、基本条件良好的工作液必须具备三点基本要求,以保证电火花机床的工作获得优异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1.工作液是一种绝缘介质,直到在电极与工件间建立起导电的必要条件,又能变成导电介质。2.能冷却工件、电极和加工中产生的废屑。3.必须能把废屑从放电的火花间隙中排除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理论分析方法推导得到工件厚度与放电间隙两端间的平均电压、平均电流、机床伺服进给速度、线切割缝宽等参数的关系式。采用田口试验方法分析不同加工参数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不同厚度工件时放电两极之间平均电压、平均电流、线切割缝宽及加工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线切割缝宽预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一种基于广义回归模型在线识别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件厚度的方法。工件厚度在线识别技术可实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对工件厚度的预测,是电火花线切割自适应加工变厚度工件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模具制造》2011,(6):94-94
电火花线切割是利用线状电极做工具对金属导体进行电火花加工的特种加工手段。电火花线切割时,在放电通道的中心温度瞬时可高达10,000℃以上,高温使工件金属熔化,甚至有少量气化,同时高温也使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工作液气化,这些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气瞬间迅速热膨胀,具有爆炸的特性,是一种类空化效应。这种热膨胀和局部微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