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配套问题的复杂多样性是影响施工的瓶颈.在将高混凝土坝施工过程抽象为一个复杂多级有限源随机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将施工机械作为库所的元素,元素状态的变化过程作为变迁,根据施工过程中库所和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高混凝土坝施工系统的赋时Petri网仿真模型,并利用面向对象的仿真方法编制了该模型的仿真程序.仿真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之间相互关联、制约、同步和资源共享等问题,优化了施工机械的配套方案,较好地反映了施工机械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规模大、构件布置复杂的钢桁加劲梁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平面图纸的抽象性和效果图视角的局限性对决策者是一种限制.结合坝陵河特大钢桁梁桥工程,以Autodesk CAD为平台对其建立三维精细模型,对桁架各杆件的连接部位进行预拼装,对杆件和节点设计进行对接校核,经数据转换直接生成可视化的虚拟现实模型.建立的坝陵河特大钢桁桥梁空间模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可视化的分析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橡胶坝坝袋在运行中易产生磨损的部位及其产生磨损的原因,并以仙居永安溪橡胶坝设计为例,阐述了设计中考虑的抗磨损方案、施工中采取的抗磨损措施、运行管理中遵循的合理调度原则.工程实例证明通过设计、施工控制及运行管理能有效降低坝袋磨损,达到延长坝袋寿命、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混凝土坝施工中不同的浇筑方案在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靠性、施工组织难度、施工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如何确定最优浇筑方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并使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最优,是水电工程设计施工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高混凝土坝施工过程计算机仿真所得到的参数构建了高混凝土坝施工方案优选评判指标体系,而后采用模...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坝工建设的发展变革作了概略回顾后,侧重介绍了坝工建设新技术─—碾压混凝土施工法及其在国内外的运用,并因地制宜地阐述了设计、施工、尤其是百米高坝爆破施工法。采用该施工法建坝,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见效快、质量高、投资省等优点,对我国水利事业建设的发展有现实意义。尤为我国大西南众多的大江河水利电力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淤泥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重点是放缓上游坝坡 ,施工难点是处理坝前淤泥问题 .该淤泥层松软、饱水、强度低 .经方案论证 ,施工中采用砂井加压坡平台的处理方案 ,加速了地基的固结 ,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 .此施工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温度时空动态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调整水管冷却的5个要素(冷却开始时刻、通水时间、水温、流量和水流方向)来动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进而达到温控防裂的要求.基于ANSYS平台开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三维有限元仿真程序,将温度时空动态控制方法应用于官地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过程中,并做跟踪监测和反演计算.实践证明,该方法易于操作,且在官地大坝的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危害性的裂缝,有效解决了其温控防裂问题,给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复杂桥梁工程架设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人员能快速检索到所需的各类信息和掌握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以钢桁梁桥为例,开发了可视化的仿真软件系统.实现了数据库数据对可视化仿真模型的调用和控制,使各种控制数据直观地显示在可视化仿真窗口中;实现了施工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具有对工程关键技术的预演与记录、大场景施工再现等功能.该软件系统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可实现现代化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研究的核心在于对坝体施工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关系的描述.在深入分析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生产、运输及仓面作业系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子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基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及资源配置关系,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生产调度智能模型,通过子系统间的资源耦合及工作协同调配,可得到仓面规划方案及相应的混凝土生产与运输方案,形成可执行的生产调度计划.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基于系统耦合的仿真机制可模拟各子系统在工作调度和组织方面的高度协调性,可优化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资源配置及工作调度.  相似文献   

10.
位于寒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外部环境存在差异,使得面板坝的施工条件和其它地区有所不同,要求在面板坝的施工过程中,要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介绍了寒区面板堆石坝施工中的新技术,对相同地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桥面破损原因及预防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破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通过对一些高等级公路中损坏的桥面铺装层进行现场勘测 ,发现桥面铺装层破损的原因主要有 :粘结不利、桥面局部有错台出现、桥面铺装层受力不均匀、铺装材料选择不当、施工不够重视、桥面铺装层混凝土养护较差等。为此 ,提出了需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加强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板之间的粘结、提高桥面铺装层混凝土的性能、严格施工工艺、加强管理并注重养护  相似文献   

12.
桥梁线形控制是施工监控的关键内容,是保证桥梁顺利合龙和成桥线形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保障.影响连续刚构桥线形的因素繁多,一旦控制不好会影响成桥后行车舒适度,甚至造成桥梁跨中下挠等严重工程事故,文章结合怒江特大桥的监控实例,综合分析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线形监控要点,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与现场实时监控数据相结合的监控方法,通过调整施工立模标高,达到控制结构整体线形的目的,并对比分析监控数据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实践表明,在怒江特大桥施工监控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不仅为大桥的成功修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连续刚构桥施工线形控制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液压系统的仿真,一直滞后于机械和电气系统。计算机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模块化构建虚拟液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用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构建各液压元件的仿真模型,建立元件耦合模块,用液压元件仿真模型就可以建立虚拟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虚拟仪器能够将真实的设备与虚拟仿真模型连接起来,将设备运行时的参数实时输入仿真模型,实现对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预报。采用该技术提高了液压技术水平,拓展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真正实现了虚实结合,将虚拟仪器拓展为虚拟仪器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媒体技术,它融合了多学科的技术特点,能为人提供更为真实的环境体验。从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出发,在设计项目的技术论证、设计方案的动态展示、施工过程的模拟及调整等方面,结合工程实例简要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Midas/Civil 2006将全桥结构简化为三维空间模型结构,可实现桥梁从施工到成桥全过程的受力仿真分析.结合跨越既有线(70 m+125 m+70 m)连续箱梁桥,介绍对其仿真分析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方法能精确地模拟结构实际受力全过程,为连续梁桥的施工及测控提供有参考依据和有效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合拢段施工是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施工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全桥的受力和线形状况。以鄱阳县莲湖大桥施工控制为工程背景,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合拢施工的影响因素及两种合拢方案对桥梁的累计位移和受力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的合拢方案是合理的并提出施工注意事项,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7.
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编程语言创建集成操作系统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动画等进行有机结合,引入到钢结构桥梁工程中.深入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型复杂钢结构桥梁整个施工过程的应用,建立了具有操作性强、人机交互便利、操作界面友善的平台,为我国大型钢结构桥梁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对先进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虚拟仿真和预演,提供桥梁从设计、制作、安装全过程的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模型和工程动画,指导工程施工和方案优化,大大降低了施工新技术推广的应用风险和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期桥塔的结构形式及振动形态特点,考虑结合自然风的时间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比较精确的三维脉动风速场模拟方法.基于谐波合成法,采用Cholesky方法对谱密度矩阵进行分解,并运用FFT技术,以某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期桥塔为工程实例,使用MATLAB编制了脉动风速场模拟程序,并对模拟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目标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双梁桥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应用Solidworks与3Dmax联合建模的方法实现了双梁桥式起重机三大机构的虚拟装配以及整机系统的三维数字化虚拟样机,并就虚拟装配技术、柔性体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给出了解决方案;针对起重机驾驶人员操作培训,开发了双梁桥式起重机虚拟视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桥梁施工安全,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监控方案.以大同市御河桥为研究对象,选择了7个应力监测断面和56个应变监测点模拟进行桥梁应力及应变的监测,并用有限元理论,模拟了该桥在10个特定工况条件下的受力及变形,分析显示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结果表明,御河大桥的监测断面及监测点选择合理,模拟方法合适,御河大桥的监测方案可为其他相似形式桥梁的施工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