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帆 《山西建筑》2014,(27):30-32
结合具体实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直接应用与间接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寻求一个立足点,能够与先进的国际设计思想与技术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以符号学理论为视角,研究王家大院中的设计理念,也是从符号学意义的角度对传统建筑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进行阐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符号学理念以及建筑设计特点,也通过对王家大院中建筑元素的分析,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思考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建筑的结合等问题,力图充分将符号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从而寻找一种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的当代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居为当代建筑师提供的节能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建筑节能理念提出的必要性和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研究了传统民居中的建筑节能思想,探讨了当代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理念,从而从传统民居中汲取建筑节能理念,为现代建筑提供全新的建筑节能思想。  相似文献   

4.
陕西彬长煤田新办公大楼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体现手法的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对项目设计特色的阐释,结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分析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各种方式和手法,对当代建筑设计思路提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建筑设计作品中存在的缺乏辨识度的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在中国当代博物馆中的体现为主题,对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宁波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四种将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当代博物馆的方式:对地域传统建筑造型的抽象、对地域传统空间语言的转译、对地域记忆场所的再现、对地域符号的运用。并据此提出了设计广西博物馆的构想。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对解决建筑设计作品中存在的缺乏辨识度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是对设计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以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作为指导,以金沅瑞府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对空间组合、景观营造与传统元素的详细解析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空间重构、材料更新与科技创新方面对新时代进行探索,解读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中而新”思想,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住区需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框景"的研究,提炼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素,结合具体实例总结表达方法,探索古典园林研究和当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是中国地域性和深厚文脉的外在表现,它从宏观和微观多个角度反映出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其中以纪念性空间的秩序最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各种信息的提取、整合和重构,为实践中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线索。该文以渭南圣德象山生态公墓项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思想为例,分别从定向和轴线、区域和氛围、尺度的控制、意象的营造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纪念性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1)
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有着显著差别,历史文化符号与当今时代的审美差异、地域文化符号与国际主义设计之间的审美差异,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面临挑战。文章分析采用多样性的设计思维,结合当代的设计形式、设计手法和时代精神,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探索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一种早在远古就已有其端芽的世界观和伦理观,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理念出发,对当代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城市及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生态建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赵巍 《山西建筑》2007,33(16):42-43
科学地分析了国外建筑的各种流派及其美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并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适用性、当代建筑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对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创作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钱骏 《山西建筑》2011,37(28):34-35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当代建筑的内在关联,结合贝聿铭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探讨了他所设计的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总结归纳了贝聿铭的建筑理念,以期指导建筑设计工作更好地传承我国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风盛行,但却缺乏中国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研究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坡屋顶作为建筑单体的视觉核心,形成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重要印象。该文将坡屋顶作为切人点,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保存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成形态的活化石。在现代建筑思想、建造方式冲击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梳理 2004-2019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地域特点、村落文脉、院落形制、建筑结构、局部构件、技艺本体、匠人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的研究视角及特点,并基于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均、视角单一、缺乏体系、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方成 《山西建筑》2012,38(9):18-19
以中科院新技术基地为实例,从科技、人文、自然的设计理念入手,以新时期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方面为着力点进行论述,来探讨科研办公类建筑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与建筑实践,从而为此类型建筑设计积累和总结出相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焦宇静 《华中建筑》2012,30(6):136-139
现代性已成为当下主流的建筑设计思路,传统的建筑要素往往被忽略。该文将主要论述传统建筑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传统建筑语汇与现代手法协作。通过一个关于徽派建筑的实例,阐释如何以现代思维释放传统建筑形削背后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7.
周榕 《世界建筑》2014,(9):33-35
作为一个在理论和设计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建筑师,李晓东在其建筑思想和实践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对中国传统空间思想进行深入研析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李晓东采用强化场域界面、渲染纯一意境、控制建筑尺度、弱化物质表现、淡化形式识别等手段,构建出一系列身份特质鲜明的具有现代中国性的文化结界,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省思性的样本。  相似文献   

18.
王志方 《山西建筑》2004,30(23):24-25
讨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指出建筑师只有把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才能创作出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9.
孙攀 《山西建筑》2011,37(32):4-5
通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秦佑国先生与库哈斯的激烈对话,引出库哈斯建筑设计思想的探讨,同时以国外建筑师眼光看中国设计,反思当前中国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