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D-InSAR技术的葛亭煤矿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为矿区安全开采和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精细的D-InSAR技术对7景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处理,获得了2004~2005年和2008~2009年葛亭煤矿多期地面沉降分布图。然后将D-InSAR结果导入GIS中做后处理,叠加0.25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开采平面图等来分析地面沉降,并以剖面图、3D可视图等进行显示。通过多期结果的相互验证,并与水准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InSAR结果可以清楚可靠地给出矿区沉降区域分布和演化,并且获得的矿区沉降范围和位置与实际基本吻合,沉降幅度较小的区域在数量级上和水准资料一致,而最大沉降量出现偏差,这是由于高形变梯度引起了干涉图的完全失相关,超出了D-InSAR技术形变探测的能力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基于D-InSAR技术,以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区域为例,基于二轨法采用2019年3月~12月的哨兵1号数据,针对外部不同分辨率的DEM,对郑州市东、西、南、北、中部分区域以及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和郑煤集团东坪煤矿周围等部分特殊区域的地表形变情况进...  相似文献   

3.
基于GPS与D-InSAR融合技术的矿区沉降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  郑南山  王刚 《城市勘测》2011,(4):96-98,102
采用GPS与D-InSAR融合技术进行地面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较系统地分析GPS与D-In-SAR的技术特点与互补性以及矿区开采沉陷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GPS与D-InSAR技术融合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利用GPS与InSAR数据融合建立大气延迟改正模型的方法和改善InSAR相位解缠算法。最后分析了利用GP...  相似文献   

4.
高清勇 《山西建筑》2020,(10):170-172
基于地表沉降监测在日常城市建设中日益重要,考虑到D-InSAR技术相比于传统监测手段具有高精度、大面积的优点.基于二轨法与D-InSAR技术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结合GAMMA软件各模块的功能及相关程序,以某沉降地区实验区域,将获取的沉降信息与预测软件的预计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传统监测方法得到的沉降数据进行定...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房屋沉降监测精度,系统地分析了沉降监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误差极限值,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这些方法进行沉降监测的精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沈理斌  王远桥 《山西建筑》2009,35(26):343-344
分别对拟附合路线的平差方法及其精度和测站固定时的平差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拟附合路线水准点平差可使最弱点的精度提高2倍的结论,从而为监测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监测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技术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了该建筑沉降变化规律,分析了产生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沉降预报,提出了治理方案。该方案对其它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压差沉降在线监测系统,结合某地铁基坑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项目,验证了该监测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实时沉降监测精度要求,且能达到远程自动监测并预警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仲 《山西建筑》2007,33(12):345-346
介绍了华宇大厦沉降监测技术方案、监测数据处理,得出了沉降变化规律,并对产生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华宇大厦施工组织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供其他建筑物沉降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模型建立步骤,并通过上海市某一工程实例加以论证,事实证明:时间序列模型可以预报建筑物未来沉降趋势,而且预报的可靠度很高,所以该模型可用于建筑物沉降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1.
钟美娇 《山西建筑》2012,38(15):231-232
探讨了大面积建筑群沉降监测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详细说明了其在监测过程中与单体建筑的不同点,总结了各个步骤中应注意的事项,以供平时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建强 《山西建筑》2012,(14):236-237
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对某建筑进行沉降监测,监测前设计一种方法对仪器进行检校,然后将检校后的水准仪应用到某建筑监测中,监测结果表明,该检校方法可行,智能化电子水准仪的使用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测量效率,监测数据为决策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殷忠  王洪光  黄北生 《山西建筑》2009,35(6):362-363
通过死海南端约旦18号海堤的沉降监测实例,论述了沉降监测在国外大型工程项目中的技术使用,并对该海堤的沉降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得出该方法对动态监测大坝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秦昌杰 《山西建筑》2010,36(34):343-344
针对传统光学水准仪的局限性,简单介绍了电子水准仪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了电子水准仪在地铁隧道长期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对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海鹏 《山西建筑》2014,(23):242-243
采用D-InSAR技术获取了徐州矿区某井的地表沉降数据,通过对不同时期监测结果的对比,证明了D-InSAR结果的正确性,该结果对城市及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山西建筑》2014,(32):209-210
结合杭州地铁四号线盾构工程的特点及设计要求,确定了该工程监测的内容,介绍了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埋设位置,并对地表监测的方法步骤进行了论述,同时分析了监测结果,保证了盾构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7.
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与矿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爽  刘明辉 《山西建筑》2009,35(23):26-27
结合我国采煤塌陷土地整治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矿区采煤塌陷区进行环境整治的意义,着重提出了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同时保障矿区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牛顿插值的建筑物沉降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牛顿插值法将非等时距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插值生成等时距拟合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的沉降预测模型,并用C#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最后以实际的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能够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