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型脂质体及其与乙肝疫苗结合物的稳定性以及结合物抗病毒作用。方法 通过外观观察、粒径检测及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IgG1和IgG2a的水平考察稳定性;免疫HBV转基因小鼠,检测其血清中HBsAg和抗-HBs的滴度。结果 4℃存放1年,脂质体有少量沉淀产生,粒径变大;而脂质体与乙肝疫苗结合物全部沉淀,粒径变大,但均易摇匀,无结块;结合物4℃存放1年,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IgG1和IgG2a的水平没有下降;HBV转基因小鼠于免疫后2、3、4个月,体内的HBsAg的A值较免疫前有显著下降。抗-HBs在初次免疫2个月后的阳转率为100%。结论 脂质体吸附乙肝疫苗稳定性好,且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乙肝疫苗接种人群中,可有0~10%为不产生抗-HBs的无应答者,一般认为与个体的遗传免疫状态有关。作者认为还有可能与潜在HBV感染有关,为此,我们对无应答者采用PCR进行了HBVDNA检测。无应答者共28人,年龄11~60岁,曾按0、1、6免疫程序接种过3针乙肝疫苗(每针10μg),接种前血清筛选HBsAg为阴性,全程免疫后一个月采血检测抗-HBs仍为阴性。在进行PCR检测之前,首先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对HBsAg和抗Hfis无应答者进行复检(试剂盒为微山县防疫站自备,经与Abb。ti试剂盒对比,符合率为92%~96%),结果100%符合。28名无应…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免疫实施方案及效果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实施方案和远期效果。方法 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孕妇HBV筛检率和阳性率,并对1986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随访采血,检测HBsAg、抗-肿s、抗-HBc。并设免前本区及邻区乙肝疫苗未免疫者为内、外对照。结果 免后14年HBsAg阳性率在1%以下,与内、外对照相比下降幅度达90%,远期保护效果为81.23%。结论 免后14年仍无需加免。  相似文献   

4.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ayw/HBsAg亚型母婴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对ayw/HBsAg亚型的阻断效果,应用长春生物所研制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制品研究接种131例新生儿,其中HBV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108例,有ayw亚型83例(维族73例、哈萨克族10例)、adr亚型25例(汉族),HBsAg、抗一HBe、抗一HIn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中ayW4例(维族),adrlg例(汉族),对照组39例,其中HBV-M全阴性母亲的新生儿10例(汉族)。用血清乙肝疫苗免疫高危人群29例(护土),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免疫,基因疫苗20pgX3,血源疫苗30pgX3、按0、卫、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统一观察抗一Hffe水平及副作用。接…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疫苗不同途径和剂量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36名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全部阴性的儿童随机分为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接种后随访观察2年。全程免疫后12个月,肌肉注射10μg组、5μg组和皮内注射2μg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0%、100%和89.47%;抗-HBs浓度分别为286.44、172.97和126.87mIU/ml。2年时,各组抗-HBs阳转率和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疫苗保护率分别为87.57%、83.03%和81.3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汉逊酵母表达的adr亚型重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adr疫苗)进行免疫学特性与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adr疫苗与酿酒酵母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adw疫苗)免疫转人HLA-A2基因小鼠,免疫剂量2μg/0.2 ml,于初免3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于第2次免疫1周后,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水平。同时取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HLA-A2/WLSLLVPFV五聚体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特异性抗乙肝病毒表位的CTL比例。结果 adr疫苗与adw疫苗均可诱导转基因小鼠产生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且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疫苗对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相似;adr疫苗诱导的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CTL应答作用较adw疫苗更明显(P<0.05)。结论 adr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诱导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作用与现有adw疫苗相似,但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更显著,可能具有更加良好的预防HBV感染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指标(两对半),将949例HBV感染标志物分为八个组合模式。结果A组(大三阳)296例,占检测总数949例的31.2%;B组(小三阳)442例,占46.6%;C组43例,占4.5%;D组81例,占8.5%;E组51例,占5.4%;F组16例,占1.7%;G组15例,占1.6%;H组5例,占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大(小)三阳为主(占77.8%)。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标志物出现的类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吸附百白破乙肝(CHO)四联疫苗接种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四联疫苗的接种反应及血清学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分娩、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为接种对象。一期观察 6 0例 ,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按 2、4、6月龄接种四联疫苗 ;第 2组按 3、4、5月龄接种四联疫苗 ;第 3组按 3、4、5月龄接种三联疫苗。二期观察 35 0人 ,随机分为3组 ,第 1组按 2、4、6月龄接种四联疫苗 ,118人 ;第 2组按 2、4、6月龄左臂接种乙肝疫苗 ,右臂接种三联疫苗 ,114人 ;第 3组按 0、1、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 ,3、4、5月龄接种三联疫苗 ,118人。结果 一期观察 1组、2组和 3组体温弱反应分别为 5 0 %、10 %和 2 0 % ,无中强反应和局部反应。二期观察试验组体温弱反应为 4 2 4 % ,中反应 1 6 9% ,无强反应。局部弱反应为 0 85 % ,无中、强反应。血清学检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阳转率均大于 90 %。结论 吸附四联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采用 2、4、6月龄接种程序可有效诱导产生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的保护性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溶血素(pyolysin,PLO)和铁结合蛋白(iron-binding protein,IBP)的抗体应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途径建立化脓隐秘杆菌小鼠感染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细菌对小鼠的致死性和注射部位形成的组织病变。制备化脓隐秘杆菌灭活抗原,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45只雌性昆明小鼠和10只山羊,每只小鼠0.2 mL,每只山羊1 mL,均进行3次免疫,每次间隔2周,第3次免疫后2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小鼠、健康圈养羔羊、化脓隐秘杆菌灭活抗原免疫小鼠和山羊血清中抗PLO和IBP的IgG抗体水平。结果 注射部位出现化脓和皮肤坏死的小鼠血清中能检出高水平的抗PLO和IBP抗体;无组织病变小鼠血清中仅能检测到低水平的抗IBP抗体;连续注射无组织病变剂量细菌的小鼠血清能检出抗PLO和IBP抗体。圈养羔羊血清抗PLO抗体阳性率高,而抗体水平低。免疫小鼠和山羊血清中均能检出抗IBP抗体,但部分动物检测不出抗PLO抗体。结论 IBP是化脓隐秘杆菌感染和灭活疫苗免疫诱导抗体应答的主要抗原之一,PLO抗体水平具有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苦参素0.2tidpo。疗程7~9个月,乙肝疫苗60ug,每15天1次,皮下注射,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0.1qdpo.疗程12个月。对照组31例单用拉米夫定0.1qdpo。疗程12个月。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DNA。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6%和51.6%,P<0.05;45.2%和19.4%,P<0.05;77.4%和51.6%,P<0.05)。结论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1.
血源乙肝疫苗与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血源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对婴幼儿和小学生按0、1、6免疫程序进行联合免疫的效果观察。结果第1、2针用血源苗,第3外用基因苗免疫的阳转率(82.9%)明显低于3针均用血源苗的阳转率;第1、2针用血源苗,第3针用基因苗与3针均用基因苗免疫的阳转率均达100%;用血源苗基础免疫,5年后用基因苗加强免疫的阳转率(98.2%)与用血源苗加强免疫的阳转率(100%)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加强免疫后的GMT值,基因苗(515.2)明显高于血源苗(31.6)。表明基因苗同样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衡阳县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抗体免疫水平.方法 2009年6-8月,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辖区人群中对1周岁及以上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乙肝免疫抗体(抗-HBs).结果 共完成血清学调查284人,均为县籍户口(汉族),抗-HBs阳性人数214人,阳性率为75.35%.结论 衡阳县人群乙肝免疫水平较高,充分体现了该县从1986年开始接种血源乙肝疫苗以来所取得的效果.为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工作,继续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人群抗-HBs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广州市不同地区10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本市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1995~2005年出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儿童,按分层随机抽样3890人,检测其HBsAg和抗-HBs水平,并计算阳性率。结果1995~2005年,三地区出生的儿童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抗-HBs阳性率逐年上升;老城区HBsAg阳性率比新城区和农村明显下降,老城区和新城区抗-HBs阳性率比农村明显上升;三地区10、5、0岁儿童HBsAg阳性率依次下降,抗-HBs阳性率依次上升。结论广州市10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保持在高水平,农村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老城区和新城区偏低,可能是造成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同时或分别接种的抗-HBs持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同时或分别接种的抗-HBs的持久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接种组(1组)和分别接种组(2、3A、3B组)的抗-HBs阴转率和GMT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以同时接种。抗-HBs的持久性与全程免疫后抗-HBs的峰值呈正相关,峰值<100 mIU/ml者,3年后有43.48%抗体转阴。建议全程后抗-HBs<100 mIU/ml者,3年后宜加强一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CV/HBV联合抗原PCX/S免疫原性。方法 将纯化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蛋白PCX与HBV的S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免疫小鼠,用ELISA的方法检测抗-HBs和抗-HCVAb;~3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51)Cr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CTL杀伤作用。结果 免疫后5、10及15μg的3组均能诱导抗-HBsAb和抗-HCVAb,但抗HCVAb水平明显低于抗-HBsAb水平。免疫小鼠可诱发针对PCX或S蛋白的CTL反应,前者更明显,并刺激T细胞增殖。结论 HCV/HBV联合抗原PCX/S蛋白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为HCV/HBV双价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观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响水县某中心小学学生及教师,经筛查HBsAg、antiHBs和antiHBc均为阴性的98名作为观察对象,使用10μg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按0、1、6个月3针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85名学生中,抗HBs阳性83名,阳转率为97.65%,GMT为172.50mIU/ml,最高可达498.12mIU/ml。男性、女性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50%和97.78%,GMT分别为170.11和148.42mIU/ml。结论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应用于小学生,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法国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 7~ 14岁儿童接种后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方法 观察组 6 0人 ,接种剂量为 10 0 μg/ 0 .5ml/人 ,对照组 30人接种维生素B1;免疫前、免疫后 1月、1年、2年和 3年分别收集血液标本 ,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疫苗接种后人体反应轻微 ,6 0人中仅 2人(3.3% )出现中度发烧 ,有 3人 (5 % )出现局部红晕 ,48h后反应全部消失。免疫后 1个月 ,A群和C群抗体 4倍增长率分别为 94.4%和 96 .3% ;免疫后 1年、2年和 3年 ,A群和C群抗体 4倍增长率均为 10 0 %。结论 该疫苗较安全 ,免疫原性较强 ,且更具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457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免疫后的随访观察。其中151名儿童按0、1、2月免疫程序免疫,每次接种10μg,随访观察5年。5年时抗体阳转率为72%,抗体水平为40.5mIU/ml;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升高到97.3%,抗体水平增加到548.8mIU/ml。另306名儿童按0、1、6月免疫程序免疫,分别接种5、10和20μg,随访观察4年。4年时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2%、100%和94.2%。同样接种10μg 疫苗,0、1、6月免疫程序的阳转率和抗体水平皆明显优于0、1、2月的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越高,抗体下降越缓慢,维持时间越长。另外,按0、1、2月免疫程序的儿童中,5年的感染率为6.8%,保护率为86.4%。按0、1、6月免疫程序的儿童中,4年无1例乙肝病毒感染。两种免疫程序和三种免疫剂量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可维持4年以上。因此,5年加强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60μg)抗-HBs阳转率及接种反应。方法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89名(男52名,女37名)因按常规免疫程序(0、1、6)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未产生免疫应答者重新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60μg)2针次,间隔4周。分别于末次免疫后1和6个月采血,分离血清,采用乳胶化学检测法检测抗-HBs水平,并计算阳转率;分别于首次和末次免疫后30 min及72 h内,观察局部(疼痛、瘙痒、硬结)和全身(发热、乏力、腹泻)不良反应。结果末次免疫后1个月,男性抗-HBs阳转率为96%,女性为97%,末次免疫后6个月,男性抗-HBs阳转率为98%,女性为100%,男女抗-HBs阳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2针次后,抗-HBs阳转率接近100%。首次和末次免疫后30 min及72 h内,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未超过6%。结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60μg)可提高按常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未产生免疫应答人群的抗-HBs阳转率,且疫苗接种后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obas Taq Screen MPX Test version 2.0试剂(以下简称MPX V2.0)在cobas s 201核酸血液筛查系统上检测原料血浆HBV DNA、HCV RNA及HIV RNA的性能。方法利用国际标准品,对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耐受性、不同基因型检测能力、重复性、抗交叉污染能力及其对阳性混合样本的拆分检测能力进行验证,并对15 273份原料血浆进行检测,统计检测结果无效率,综合评价该试剂的性能。结果该试剂检测HBV、HCV及HIV-1的灵敏度分别为2.44、8.07和47.21 IU/ml;特异性均为100%;HBV A~G 7种基因型均能在3倍灵敏度被检出,HCV及HIV-1各基因型均能被检出;HBV、HCV及HIV-1 3倍灵敏度样品和阴性样品用不同批号的试剂,在不同时间均能准确检测;低浓度HBV、HCV及HIV-1样品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1%、1.80%和2.39%;抗交叉污染试验中无交叉污染发生;阳性混合样本(96混)能被准确拆分;15 273份原料血浆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33‰(5/15 273),未检出HCV和HIV阳性样品;检测批无效率和样品最终结果无效率分别为2.56%和0.66%。结论MPX V2.0试剂灵敏度高,能检测国内流行基因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耐受性、重复性和抗交叉污染能力,满足《欧洲药典》和FDA对HBV、HCV和HIV核酸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原料血浆的核酸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