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对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室温、28℃、37℃温度条件下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4种温度条件下可滴定酸(乳酸)、pH值和微生物(肠杆菌、细菌、乳酸菌、真菌)数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有"亚硝峰"出现,发酵温度对亚硝峰有重要影响.发酵温度低,亚硝峰出现晚,峰值大;发酵温度高,亚硝峰出现早,峰值小.28℃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低,为白菜发酵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2.
甘兰乳酸发酵过程中亚硝峰消长机制及抑制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甘兰乳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还原酶的变化规律。发现甘兰乳酸发酵过程中硝酸盐降低,亚硝酸盐累积并产生亚硝峰,之后又迅速消失。实验证明,亚硝峰的产生是由于发酵初期的微生物将甘兰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所致。同时,在发酵的酸性环境下,亚硝酸盐又被化学降解,另外,乳酸菌本身对亚硝酸盐的降解也有作用。采用纯接种技术可有效地降低亚硝峰,并且以接种肠膜明串珠菌(Leumesenteroides)效果最佳。添加适量蒜汁,无论对自然发酵,还是纯接种发酵都可以极明显地抑制亚硝峰的出现,且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都维护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影响腌制雪里蕻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虹 《食品工程》2010,(4):42-45
采用不同温度、不同盐浓度、不同酸性环境和细菌污染,添加姜汁、Vc等辅料腌制雪里蕻,探讨雪里蕻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食盐浓度低,亚硝酸盐生成快,腌制到第10 d,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温度高(25℃),"亚硝峰"生成早,亚硝酸盐含量比低温(10℃)时要低;添加了姜汁和Vc的腌雪里蕻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对照;细菌污染使亚硝酸盐含量升高;高酸环境能促使亚硝酸盐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标的方法测定室温下贮藏的小青菜的亚硝峰值为10-34mg/kg,大大高于在4℃贮藏条件下的小青菜;4℃不密封和4℃密封两种贮藏方式亚硝峰最高峰都在第4d,分别为6.48nag/kg和5.31mg/kg;浸泡处理30min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仅为1.02mg/kg,比鲜样降低了45%;烫漂90S后亚硝酸盐含量有所降低;小青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会随着食盐添加量增大呈现增加趋势,添加小青菜质量0.8%的食盐使小青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了81%;小青菜炒制后贮藏24h,未添加唾液的样品亚硝酸盐含量为2.29mg/kg,添加唾液的样品24h时含量达到2.72mg/kg。通过正交试验,炒小青菜的最佳处理方式为浸泡60min、漂烫120S、食盐添加量为小青菜质量的0.1%。  相似文献   

5.
以接种乳酸菌和自然发酵进行大白菜腌渍,测定发酵过程酸,pH,亚硝酸盐,硝酸盐及成品中Vc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发酵使腌渍过程酸快速积累,pH值迅速下降,亚硝酸盐生成曲线平缓,峰值低,成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低,硝酸盐分解被控制,成品中硝酸盐含量高,成品在Vc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测定姜经不同处理后Vc、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以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营养成分Vc和有害成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破坏情况。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值来计算所测成分的舍量。结果:生姜经煮沸15min后,Vc的含量为2.30mg/100g,只有鲜姜中Vc的20.65%,而泡姜中Vc的含量达5.86mg/100g,为鲜姜中的52.60%:鲜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为39338.5mg/100g和0.3046mg/100g,煮姜和泡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很低。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研究了亚硒酸钠对薇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分别添加亚硒酸钠于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的薇菜,发现亚硒酸钠可以降低“亚硝峰”;接种发酵薇菜,“亚硝峰”比自然发酵的低,且提前1 d出现,发酵8 d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皆比自然发酵的低。以接种发酵结束后的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发酵薇菜中亚硒酸钠的适宜添加量为0.3 g/L。通过添加Na2CO3维持发酵薇菜的pH值为5.0,发酵薇菜的“亚硝峰”提前1 d出现,且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由自然pH时的2.16 mg/kg降为0。亚硒酸钠分3次添加,每次0.10 g/L时,“亚硝峰”提前至发酵3 d时出现,且添加次数增多时,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也由一次性添加时的1.26 mg/kg降低到0.34 mg/kg,而硝酸盐也由0.13 g/kg降低到0.032 g/kg。  相似文献   

8.
在20℃、4%的食盐浓度自然发酵条件下,研究了4种品种芥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硝酸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卤水pH值的变化,对亚硝酸盐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同品种芥菜中的亚硝酸盐变化趋势一致,但品种间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差异:发酵第1d出现亚硝峰,峰值:水东芥菜(36.39mg/kg)>雪菜(6.15 mg/kg)>包心芥菜(5.04 mg/kg)>春芥(4.59 mg/kg)。第2 d亚硝酸盐含量下降,但在第3 d上升并呈现次亚硝峰,此后逐渐下降。发酵芥菜成品中亚硝酸盐均低于1 mg/kg,其中包心芥菜最低。芥菜中硝酸盐积累量及发酵卤水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亚硝峰峰值正相关;芥菜中的可溶性糖对发酵产酸及亚硝峰消失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工条件对腌制甘蓝亚硝酸盐含量及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甘蓝为原料,利用自然发酵方式制作泡菜,研究不同加工条件对腌制甘蓝亚硝酸盐含量及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腌制初期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第2,3天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渐下降。5天后达到一个平稳状态,其中亚硝酸盐含量符合国标要求;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盐度低(4%),"亚硝峰"出现得越早,峰值小;盐度高(12%),"亚硝峰"出现得晚且峰值大。在相同盐度条件下,温度低(10℃),"亚硝峰"出现得晚,峰值小;温度高(30℃),"亚硝峰"出现得早且峰值大;pH值与腌制温度及盐浓度呈负相关且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香椿芽接种乳酸菌,低盐快速发酵的新工艺。通过对香椿芽乳酸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观察,在确保香椿芽卫生质量和风味的基础上,借助于接种乳酸菌使腌渍时间从传统方法的20d以上降至10d左右,食盐浓度从8%~10%或更高降至4%,亚硝峰出现从传统方法的第15~19d提前至第7~9d,且峰值从传统方法的7mg/kg以上降至1mg/kg以下。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化发酵条件为:食盐4%、蔗糖2%、乳酸菌接种量1%、发酵温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