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了解田间收获小麦中储粮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是进行科学防治和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基础。在防止后期害虫感染的前提下,从田间收获的水分含量为9.9%的泛麦8号(河南省漯河市田间采集)、水分含量为11.6%的郑麦7698(河南省濮阳市田间采集)和水分含量为13.2%的济麦22(山东省德州市田间采集)3个品种,在保持原始水分和适宜温度(25℃)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的害虫发生与虫蚀粒率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泛麦8号在储存前期的120 d里样品中未检出玉米象成虫,150 d后样品中成虫密度达1.3头/kg,270 d后样品中成虫密度达1.7头/kg,经过240 d的储存后样品的虫蚀粒率一直为0%。郑麦7698储存45 d后样品中玉米象成虫密度为2.0头/kg,此时小麦的虫蚀粒率为0%;270 d后样品中的成虫密度达2.7头/kg,粮食的虫蚀粒率增至3.0%。济麦22储存45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为5.3头/kg,虫蚀粒率为0%;75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为57头/kg,虫蚀粒率为0.4%;270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达320头/kg,虫蚀粒率为7.4%。结果表明:收获后水分含量从9.9%至13.2%的3个小麦品种在田间均可感染玉米象;隐藏于籽粒内的玉米象虫卵在后期储存中羽化为成虫的时间与数量受小麦水分含量影响显著,水分含量低的小麦样品中玉米象发育至成虫的时间明显滞后且数量少;收获后储存中小麦样品虫蚀粒率的增加与其水分含量、害虫发育时间以及害虫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储存环境中研究了小麦感染不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后不同时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试验环境温度分别为20℃和25℃,试验中设置的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0头/kg、2头/kg、5头/kg、10头/kg.主要结果为:初始成虫密度为0头/kg的小麦样品中,20℃4个月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6%增长到了0.752%,25℃时二氧化碳浓度从0.44%增加到0.820%;2头/kg的样品中,20 ℃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5.638%,25℃浓度增加到7.505%;5头/kg成虫密度的样品中,20C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8.702%,25℃时浓度增加到10.474%;害虫密度为10头/kg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17.381%,25℃时浓度增加到18.244%.主要结果显示:对于感染害虫的粮食环境,二氧化碳的累积浓度明显随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同比条件下,温度为25℃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大于20℃时的环境.密闭无害虫感染的粮食中,粮食及微生物也能使二氧化碳浓度有很小变化.当小麦中有害虫感染后,密闭10 d后即可检测到明显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且增加速率与害虫密度、环境温度和储存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的储粮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储粮害虫的发生状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温度30 ℃和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新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象虫口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稻谷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脂肪酸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玉米象的感染对稻谷的储藏品质尤其是脂肪酸值和电导率的影响显著.当虫口密度为4头/kg时对各储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当感染时间为2周时对稻谷储藏品质影响较为显著.说明玉米象取食对稻谷主要储藏品质指标的影响与玉米象的感染时间和虫口密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精制面粉在感染不同密度赤拟谷盗Tribolium canstaneum(Herbst)成虫不同时间后所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以每500 g面粉分别感染20头、40头、80头、160头、320头、640头、1 280头成虫的情况下,各自于感染10 d、20 d、30 d和40 d的时间后用Brabender粉质仪和拉伸仪测定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害虫感染密度增大或感染时间的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明显下降、而吸水率有所上升、面团弱化度显著升高;拉伸仪测定结果表现为面团的抗延伸力、延伸性和拉伸能量(面积,cm2)均随害虫感染度恶化和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下降.赤拟谷盗的感染不仅会造成面粉数量的损失,也会使面团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5.
探讨小麦被蛀食性害虫侵害过程中其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建立害虫预警机制寻找一种新的途径。以一般虫粮要求密度10头/kg的3种主要蛀食性害虫侵害小麦为研究对象,每30 d取样测定小麦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米象侵害小麦后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物质,玉米象侵害小麦后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物质,谷蠹侵害小麦后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对照样和感染米象、玉米象和谷蠹的小麦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其他物质,随着侵害时间的延长,其中烷烃类物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烯烃类和酮类物质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含量波动下降,醇类和酯类变化相对不明显。感染3种蛀食性害虫的小麦挥发性成分中的十六烷、十九烷、壬醛、椰子醛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感染米象和玉米象的小麦挥发性成分中的红没药烯和雪松烯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感染后期较为明显,感染玉米象的小麦挥发性成分中的十二烷和十三烷含量在第60天时明显上升。这些物质的含量随着小麦储藏稳定性呈现较明显变化,可以考虑参考它们的数值来预测小麦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6.
小麦粉感染赤拟谷盗后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精制面粉在感染不同密度赤拟谷盗 Tribolium canstaneum(Herbst)成虫不同时间后所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以每500 g面粉分别感染20头、40头、80头、160头、320头、640头、1280头成虫的情况下,各自于感染10 d、20 d、30 d和40 d的时间后用Brabender粉质仪和拉伸仪测定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害虫感染密度增大或感染时间的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明显下降、而吸水率有所上升、面团弱化度显著升高;拉伸仪测定结果表现为面团的抗延伸力、延伸性和拉伸能量(面积,cm2)均随害虫感染度恶化和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下降.赤拟谷盗的感染不仅会造成面粉数量的损失,也会使面团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7.
温度25℃、相对湿度50%条件下,研究破碎率为1%、2%、3%、4%、5%、6%和小麦感染赤拟谷盗成虫起始密度为1对/100 g、3对/100 g、5对/100 g条件下重量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感染害虫70 d的时间里试样基本总体重量增加,尽管小麦中有害虫存在和取食,但是取食造成的重量损失没有样品吸湿增重大.害虫密度越大虽对样品重量减少影响越大,而总体重量影响很小.试验又发现,小麦破碎率从1%增加到5%时,总体重量增加百分率呈下降趋势,从5%增加到6%,总体重量增加百分率又有增加,表明破碎率低时害虫危害损失较少,样品吸湿增重影响也小;破碎率高本应害虫取食减重较多,而吸湿造成的增重超过减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低虫口密度下蛀食性害虫生长多代对小麦质量和储藏品质的影响,基于GB/T29890—2013中对虫粮等级的划分,以感染了3种代表性蛀食性害虫(米象、玉米象和谷蠹)的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密度(5头/kg、10头/kg、15头/kg)害虫侵染不同时间后,小麦水分含量、千粒重、虫蚀粒率、降落数值、脂肪酸值和面筋吸水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害虫后小麦的质量等级及储存品质均下降,其中感染害虫后的小麦水分含量、虫蚀粒率、降落数值和脂肪酸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千粒重和面筋吸水量呈下降趋势,而且在仅受成虫感染的情况下,不同虫口密度对各指标的影响相差不大,但是随害虫繁殖代数的增加,各指标上升和下降速率增大。同时,各指标数值间的差异性也表明,感染时间对小麦质量和储存品质指标的影响大于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由此可见,要保证粮食的质量及储存品质,需要在害虫感染初期、开始繁殖后代前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选用河南产储藏2a的商用小麦,设定不同的虫口密度,检测不同感染时间的小麦水分和容重,分析水分、容重随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的变化及其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和感染时间延长,样品水分增加,容重降低;80头/kg和160头/kg感染60 d时,样品水分和客重测定值呈极显著性差异;水分与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329,r=0.711),容重与感染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4).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种植面积较大且新收获的小麦品种西农979、郑麦7698、矮抗58、泛麦8号、良星66、济麦22等感染米象虫卵后其子代成虫羽化初现时间、羽化高峰时间、羽化终止时间、子代成虫数量、从卵至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等,计算小麦品种对米象的敏感系数.主要结果为:米象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平均发育历期、子代成虫数量以及小麦对米象的敏感系数SI值等差异性显著,如米象在济麦22中的平均发育历期为42 d,在良星66中的平均发育历期为35 d.子代成虫数量在郑麦7698中最少(21头),在矮抗58中最多(62头);郑麦7698对米象的SI值为7.76,矮抗58对米象的SI值为11.02等.不同小麦品种间米象成虫的羽化初现时间、羽化高峰时间和羽化终止时间差异显著,但大小变化与敏感系数SI值在小麦敏感性上表现不一致.不同小麦品种感染米象后,不同时间的质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麦对米象的敏感性差异显著;不同小麦品种中,米象子代成虫数量与敏感系数SI值的大小成正相关,平均发育历期与敏感系数SI值成负相关,羽化时间与小麦的敏感性不具对应性;感染害虫后小麦质量变化与品种对害虫敏感性相关性小.  相似文献   

11.
加工对不同小麦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平均含量为3 223.6 μg/kg的超标小麦为原料,经加工处理,制成全麦粉、麸皮、全麦粉干面筋、小麦粉干面筋,分别测定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麸皮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达到9 431.2 μg/kg,超标8.4倍,极显著高于全麦粉;全麦粉干面筋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极显著降至1 159.5 μg/kg;在用分离麸皮后的小麦粉制作成的干面筋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极显著降至818.4 μg/kg,符合国家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的小麦,采取适当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的谷朊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不同系统面粉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系统面粉沉降值分布规律以及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之间的相关性,从面粉厂不同系统中取粉,得到不同系统面粉,对不同系统面粉的两种沉降值分别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不同系统面粉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之间变化没有规律性;不同系统粉中,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另外,为了研究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与系统粉面筋含量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系统面粉的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就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与湿面筋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系统粉中,Zeleny沉降值、SDS沉降值与湿面筋含量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对于本研究的制粉系统而言,沉降值不能够很好地反映系统粉品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面粉面筋数量和质量与鲜湿面条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河南农业科学院提供的12种小麦为材料,分析了它们的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与面条的干物质吸水率、干物质损失率、蛋白质损失率呈高度显著负相关,与面条的剪切应力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面条的粘结性、回复性、剪切力、拉断力、拉断应力呈显著正相关.干面筋含量与面条的粘结性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面条的回复性、剪切力、剪切应力呈显著正相关;与面条的干物质吸水率、干物质损失率、蛋白质损失率呈显著负相关.面筋指数与面条的拉伸距离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面条的硬度、粘合性、剪切力、拉断力、拉断应力呈显著正相关;与面条的弹性、粘结性、回复性、干物质吸水率、干物质损失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质性状影响速冻饺子品质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方小麦20个品种的综合理化指标与粉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进行了制作速冻饺子实验,研究小麦各理化、粉质指标与速冻饺子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弱化度为影响速冻饺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6个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与面团稳定时间对速冻饺子的质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中筋小麦粉在不同温度(15℃、25℃、35℃)、不同储藏条件(充N2、脱氧剂脱氧、真空、对照)下模拟储藏,研究了储藏期间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面筋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筋小麦粉的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以及面筋指数都能较好地反映出中筋小麦粉的储藏品质变化.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升高,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下降.在储藏期间温度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低温有延缓品质劣变的优点;其次为储藏方式,但相互之间差别不明显,同时发现在高温下气调储藏效果较好,所以中筋小麦粉应尽量保持在低温气调储藏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选择5种中筋小麦,固定润麦时间与温度,改变润麦加水量,探讨不同润麦水分对小麦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润麦水分的增加,出粉率、灰分、蛋白质呈下降趋势;损伤淀粉变化并无规律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润麦水分与面筋指数、面筋持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正相关,与面筋含量、吸水率、延伸度负相关;除延伸度外,其余拉伸指标均与润麦水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质指标与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5个省的小麦样品244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硬度指数与面团吸水率、延伸度、拉伸面积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面团吸水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面团粉质和拉伸特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降落数值与面团吸水率和形成时间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面团吸水率以及面团拉伸特性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除面筋指数与延伸度相关性不显著外,沉降值和面筋指数与面团粉质特性以及拉伸特性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小麦蛋白和淀粉含量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粉为原料提取小麦淀粉和面筋蛋白,与原小麦粉配制成淀粉含量为60%~74%的混合粉,研究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饺子皮部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饺子皮吸水率、膨胀率、蒸煮损失率、色泽中的L*值和b*值、生饺子皮的颜色和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质构品质中的咀嚼度、硬度、强韧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饺子皮的上述各品质指标也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但其相关性规律与淀粉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9.
小麦受蛀食性害虫侵害后其面筋蛋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产储藏3 a的商用小麦为材料,按不同虫种分组,采用Ellman’s试剂比色法检测不同感染时间小麦面筋蛋白的—SH和—S—S—含量,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小麦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侵害时间的延长,样品中—SH含量升高,—S—S—含量下降;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谷蠹、米象、玉米象;无论是在相同侵害时间的不同虫口密度,还是相同虫口密度的不同侵害时间条件下,3种害虫侵害小麦后对小麦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添加不同剂量(0,100 ,200 ,400 ,600 ,800 mg/kg) 的食品级白色矿物油的小麦在不同储存阶段内(76 ,106 ,136 天) 的研磨特性和面粉的质量指标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储存期内添加不同剂量小麦样品的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面团特性( 揉和特性和拉伸特性) 变化亦不大,只是面粉的白度略有下降,灰分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