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薇  邹忠平  苏莉  林西平  张勇 《炼铁》2012,(2):21-24
阐述了重钢环保搬迁工程铁水运输"一罐制"的工艺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起重机+过跨车"一罐制"达到了铁钢界面流程短、节能环保的目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鱼雷罐及机车、台车、汽车一罐到底等铁水运输方式,以某项目新建2座5 100 m~3高炉和4座210 t转炉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了铁钢零界面铁水运输工艺技术,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对技术方案进行仿真模拟验证,结果证明,设计的铁钢零界面铁水运输工艺技术方案合理可行。铁钢零界面工艺对铁水运输流程进行了优化和再造,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铁水运输距离,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简洁的铁钢界面技术,既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又节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沙钢、首钢京唐和重钢3家钢铁企业为典型案例,对影响"一罐到底"界面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高炉-转炉配置、高炉数量、铁水运输方式、KR平面布置方式、生产工艺、铁水罐保温措施是影响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技术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议新建钢铁厂在转炉的大型化的同时,与之匹配的高炉也应大型化,高炉以1~2座为宜;当高炉座数较多时,铁水运输应采用"天车+过跨车"运输方式,KR脱硫站选择靠近炼铁侧布置,同时加强铁水罐的保温。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钢铁厂过跨车"一罐到底"的常见铁钢界面总图布置形式、布置特点及难点,给出了钢铁企业过跨车"一罐到底"铁钢界面的优化总图布置形式,并用实例验证了此总图布置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对铁钢界面"一罐制"工艺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罐制"的铁-钢界面创新工艺智能化管控流程规划,并设计研发了铁区生产制造执行系统(铁区MES),通过对铁前及铁-钢界面各区域控制系统的整体集成,实现了高效、智能化的生产管控。该系统在重庆钢铁集团进行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当今冶金行业旨在追求物质流、能源流的短捷高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铁钢界面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尤其铁钢界面之间"一罐到底"的总图布置型式直接影响生产流程、工程占地、工程投资、生产管理、运营费用、岗位定员等重要因素。故结合国内当前的铁钢界面总图布置型式的典型案例,解读"一罐到底"布置型式的发展历程,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掌握未来"一罐到底"总图布置型式的发展趋势,为铁钢界面"一罐到底"总图布置型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应用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阐述了炼铁-炼钢界面的含义,总结了炼铁-炼钢的界面匹配模式种类及特征。针对“一罐到底”模式的技术特点及铁水罐周转过程的事件进行了解析,指出“一罐到底”模式是铁钢界面模式的发展方向,并对“一罐到底”模式在首钢京唐钢厂的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对铁水罐的在线个数进行优化,找出现场与理论计算的差距,为企业加强铁水罐周转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铁钢生产组织推行"一罐到底"的铁—钢界面先进技术,通过建立铁钢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铁水智能化调度。"一罐到底"生产组织模式优化了生产工艺,取消了铁水二次倒罐环节,节约了铁水运输时间,减少了铁水温降及环境污染,体现了"一罐到底"技术在生产中的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认真分析了两种铁水脱硫工艺在动力学条件、热力学条件、脱硫效果及投资运行成本方面的优缺点,结合重钢新区“一罐制”铁钢界面技术、大容量脱硫铁包、品种结构、脱硫渣铁分离及脱硫剂资源等特点,阐述了选则铁水脱硫工艺的理由及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重钢铁钢界面“一罐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玻  董荣华  刘浏  陈文满  张勇  蒲军 《中国冶金》2013,23(10):17-21
对铁钢界面模式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重钢的“一罐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应用实践 表明,“一罐制”技术具有占地少、投资省、铁水温降低、生产节奏快、环保节能等特点,符合连续(准连续)、协调、有 序、高效的现代钢铁技术发展要求,有着十分看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肖龙鑫  冯勤  冀中年  樊君 《炼铁》2023,(2):48-53
结合某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以物质流短捷、高效,能量流节能、环保为宗旨,在过跨车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连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通过减少转运跨数量、合理排布高炉出铁口、简化铁钢界面连接等措施,将高炉与转炉中心距缩短至210m,铁水运输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2.70%,过程温降减少约60℃,极大地节约了钢铁企业吨钢占地和一次投资,加快了铁水罐周转速度,同时为提高转炉废钢比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铁-钢界面理论研究为依据,分析了铁水“一罐到底”的技术特征和优势,包括铁水温降、保温、计量等方面。并结合昆钢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找出这个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认为铁-钢界面铁水采用“一罐到底”工艺方案在昆钢新区可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目前已实施的铁钢界面衔接现状,通过调研、分析研究,提出多座高炉集中供铁水的新型"机械一罐制"布置模式。该布置模式可以实现1~4座高炉集中于一处供应炼钢铁水,同时有利于分期分步建设,且先期建设成本低。炼铁-炼钢界面衔接简洁,炼钢厂房空间利用率高,生产组织调度灵活。总图布置紧凑、省地、省投资,有利于钢铁厂节能降耗、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搬迁时炼钢厂“铁钢界面”采用全新的铁水一罐制、“钢轧界面”实现板坯热送热装、厂内无蒸汽和铁路网等创新设计.脱硫装置紧靠高炉,保证了较高的脱硫率和运输过程的较小温度损失;干式RH等二次精炼成为洁净钢平台的重要支撑;热送热装使板坯堆放场地更少、轧成板材的时间更短.投产2年多来,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新流程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顺畅,品种、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传热学角度分析了炼铁-炼钢界面问铁水在受铁、运输及预处理等过程中的散热机理,建立了铁水罐-兑铁包界面模式的铁水温降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对该温降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铁水罐-兑铁包模式的铁水温降变化较大,以受铁过程的温降为最大,其后依次为兑铁、预处理、运输和等待过程.与铁水罐-兑铁包模式相比,"一罐到底"模式具备较好的界面连续性,能减小铁水温降35%左右,应是未来铁钢界面节能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冯勤  冀中年 《中国冶金》2015,25(1):31-36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一罐到底”铁钢界面技术。以物质流合理和时间流紧凑为主线,从经济和技术等角度综合考虑,颠覆了原有铁钢界面的总图布置,实现“铁—钢—轧”直线串联,缩短炼铁与炼钢之间的距离至200m,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9.5%,铁水罐周转次数增加至6.9次/d,铁水入炉温度提高约40℃,大幅节省了总图占地,降低了一次投资,为界面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杜学强  郦秀萍  韩伟刚  周继程 《钢铁》2023,(5):137-144+152
炼铁-炼钢界面连接钢铁生产中高炉和转炉两大重要生产工序,关系到钢铁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一罐到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炼铁-炼钢区段“界面技术”,基于“一罐到底”流程的炼铁-炼钢界面运行规律和调控优化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对炼铁-炼钢界面中众多复杂的次界面的解析尚不深入,对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仿真亟待开展。时间、温度和物质量是贯穿于钢铁制造流程的基本参数,因此,炼铁-炼钢界面的调控以铁水罐周转过程为载体,以上述3个参数为调控对象,以这些参数的一体化控制与优化为目标。基于现场运行实绩,以“机车+天车”模式的炼铁-炼钢界面为例,分析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运行的特征和调控目标,并对其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事件-时间”解析,确定构成界面的各个次界面环节,以及各过程/事件的时间域、时间周期及其概率分布,梳理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FlexSim软件,建立了高炉出铁、铁水运输和炼钢等过程的仿真模块,并根据各模块运行规则和模块之间的关联规则,集成为高炉-转炉区段仿真模型。该模型为炼铁-炼钢界面深度解析与优化提供了研究试验平台。模型应用于260 t铁水罐周转过程仿真,得到铁水罐配...  相似文献   

18.
物流仿真技术在紧凑型铁钢界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式"一罐制"铁水运输工艺为钢铁生产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确保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长期顺行,需从生产操作习惯、生产调度、运转准备等方面适应"一罐制"生产。物流仿真技术可建模分析紧凑式"一罐制"铁钢界面的运行特点,提供合理的高炉下配罐模式、经济的在线铁水罐运转数目、优化的空罐/重罐堆存区域、配置合适的铸铁设备能力等,发挥"一罐制"生产中的柔性环节的作用,确保该工艺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冯雨薇  韩伟刚  张玉柱  胡长庆  龙跃 《钢铁》2021,56(8):113-118
 为优化铁钢界面铁水罐数量、提升铁钢界面实际运行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Flexsim仿真的铁钢界面铁水罐数量配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构建并应用铁钢界面运行Flexsim仿真模型,考察不同铁水罐配置方案时铁水罐数量变化是否符合生产的规定,从而确定铁水罐数量配置的最优方案。针对C钢厂的案例研究表明,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当要求生产过程中每个高炉铁口下铁水罐数量不少于2个时,铁钢界面铁水罐的最优配置数量为24个。  相似文献   

20.
邱剑  田乃媛  郦秀平  陈少慧 《钢铁》2005,40(8):18-21,47
通过对沙钢高炉-转炉界面流程的生产组织、物质流量、时间和温度等生产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沙钢目前“一包到底”多维物质流的特点,以探讨高炉-转炉之间界面组合技术合理化的趋势。利用解析方法,对高炉-转炉之间界面流程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铁水运输方式、优化选择与转炉公称容量相同的铁水包的容量而形成的“一包到底”界面流程是高炉-转炉界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