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MTPA控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并给出了一台15kW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在id=0控制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下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于id=0控制,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可减小定子电流,从而减小电机和逆变器损耗.  相似文献   

2.
永磁同步电机高转矩电流矢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输出转矩的电流矢量控制方法,即通过实时控制定子电流矢量的相位角,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来使电机输出转矩达到最大值。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电机的几种性能指标如:力矩,效率,功率因数等都得到了改善。文中还给出了最民矩电流矢量控制的实现方法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从分析影响双闭环调速系统性能的因素着手,提出了PMSM位置伺服系统综合设计方案。电流环采用三角载波比较方式的电流滞环控制方法,能够比较容易提高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速度环调节器应用了变结构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定位无超调。仿真模块是基于MATLAB/SIMULINK和Powerlib模块库搭建起来的,通过仿真结果得出这两种控制策略的完美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为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传统预测电流控制算法的复杂度并改善其稳态性能,提出一种三矢量优化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为了避免完整的枚举过程,利用电流无差拍控制原理快速获得下一周期的第一最优电压矢量;其次,遍历第一最优电压矢量与剩余有效电压矢量的所有组合,选择第二最优电压矢量;然后,灵活添加一个零矢量,以达到输出电压矢量方向和幅值均可调的目的;最后,考虑对直交轴电流波动同时抑制,基于定子直交轴电流差值参数得到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所提三矢量优化预测电流控制方法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稳态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5.
陈修亮  车倍凯 《电气技术》2013,(4):37-40,43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复杂对象,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解决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励磁与转矩电流之间的耦合问题,但矢量控制无法消除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本质上存在d、q轴电压之间的动态耦合造成电流控制精度降低,动态性能变差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电流反馈解耦和偏差解耦两种解耦控制方法,分析了各自的特性,并用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解耦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控制力矩陀螺外框架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选用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控制电机,设计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控制方案,并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取得了良好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系统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的硬件控制系统,编写了相应的软件,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控制力矩陀螺外框架速度和位置的高精度控制,满足控制力矩陀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辉  刘军 《电机技术》2009,(1):18-20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表达式,并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系统分析了空间矢量算法的原理及具体实现方法。举例介绍了空间矢量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及SVPWM的调制方法。通过引入r1r2r3坐标系,使扇区判断的方法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采用i_d=0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可以使永磁同步电机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转矩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9.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的研究,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并以此为基础编写控制系统软件,完成了实验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调试。对实验系统进行了电流闭环和全闭环实验研究,给出了在空载和负载情况下控制系统的动态和稳态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
永磁同步电机FOC/DTC系统启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提出了两种简单的启动方法(两步定位法和SPWM开环启动法),并在一台15kW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无UVW位置信号检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电机启动过程分析表明转子初始位置确定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两种不同负载类型传动系统的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确定方法,并在一类实际系统中得到实现。结果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李昌辉 《中小型电机》2006,33(10):14-17
介纠IRMCK203芯片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基于IRMCK203的尤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步骤及其参数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IRMCK203芯片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基于IRMCK203的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步骤及其参数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SPWM技术的电压法或者滞环控制的电流法实现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已经在工业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台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基础上,对比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控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矢量控制SPWM控制下电流波形平滑,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但需要直流母线电压信息以及3个PI调节器实现,滞环电流控制实现电流脉动较大,开关频率不恒定,但无需电压传感器,仅需1个PI调节器即可实现。直接转矩控制本质上也是滞环控制,控制性能与采用滞环电流控制的矢量控制类似。本文得出的结论对不同应用场合具体控制策略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算法,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来判定观测器的收敛性条件,通过收敛条件来确定滑模观测器增益,从而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搭建了基于TMS320F28035的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改进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具有很好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常规矢量控制方式下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不会对电机气隙主磁场作弱磁调理,限制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能力。采用电压反馈弱磁能够提升PMSM的调速能力,但是传统弱磁控制策略在深度弱磁区域给定的电流较大,容易导致实际电流无法跟踪给定电流,电流与输出转矩波动大,甚至存在调速系统失控的风险。改进后采取在深度弱磁区域中加入q轴电流误差积分的弱磁控制环节。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的弱磁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流和转矩的波动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电机速度响应性能,速度环采用模糊PI控制器,减小速度响应时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相似文献   

18.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在开路故障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空间解耦模型,常采用滞环电流控制。针对滞环电流控制难以应用于大功率场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五相电机矢量控制,即正常模式、单相开路、两相开路(包括相邻和不相邻两相开路)模式下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FOC)。所提FOC基于维持基波定子磁动势和定子永磁体磁链圆形旋转的原则,给出了适用于各种运行模式下的Clarke和Park变换矩阵以及空间解耦模型。这些解耦模型具有相似的电压方程和转矩方程形式,因此矢量控制可以得到统一。在五相电机驱动系统上验证了所提出的空间解耦模型及FOC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方法有id=0控制、转矩电流比最大控制、功率因数等于1的控制和恒磁链控制等。通过研究这几种电流控制方法的控制效率、输出转矩特性、功率因数特性等因素,由此确定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电流控制方法。同时,还研究了id=0控制的实现途径,对比了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和电压反馈解耦控制实现的简易程度和实现的可能性,选择电压反馈解耦控制实现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电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