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风科技     
《风能》2011,(8):73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国内最早进行风电场开发运营和风电机组制造的企业,经过近14年的发展,形成了业务涵盖风电机组研发与制造、风电场投资运营、风电"一站式"服务、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业务的大型集团,并于2007和2010年在分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相似文献   

2.
<正>时光荏苒,日月穿梭。弹指一挥间,1986年我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并网已经有30年了。30年的风电发展录,记载了中国风电产业从"零"起步,一步一个台阶,发展到如今并网达1.5亿千瓦,成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产业链完整的波澜壮阔。30年的发展,国内市场日益饱和,中国风电面临着"破茧重生"的考验。因此,中国风电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相似文献   

3.
苏晓 《风能》2011,(12):82-83
从刚开始高调宣布成立,到现在课程井然有序地开展,由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创办的首家风电企业大学——"金风大学"已挂牌成立3个月。抛开外界对大学初成立之时的种种评价,从大学本身而言,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风向     
《风能》2011,(7):8-13
国内政策1发改委:继续鼓励风电发展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正式宣布,中国已不再实施风电补贴项目。针对"中国停止风电补贴后的风电政策方向"的问题,6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司长苏伟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重点鼓励、重点支持风电发展。专家认为,取消风电补贴政策主要将对中小风电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对大企业影响不大;目前,困扰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入网难。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三北"(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风电开发已趋于阶段性饱和,限制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将不再一味发展大型风电基地,而是大力鼓励分散式开发,这意味着靠近负荷中心的低风速风电场开发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肯定,未来中国将加大低风速地区的风电装机规模,作为大风电基地之外风电开发格局的有效补充,这些省区的发展目标有望从不足10%提高到20%。这意味着,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对外确认,中国已取消有关"风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的规定"。这意味着,在经过5年的"培育期"后,中国风电设备产业将步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明阳风电     
《风能》2011,(8):76
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最大的非国有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商,从事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2010年10月1日,明阳风电集团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是中国首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风机制造企业,也是2010年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起赴美上市IPO项目。  相似文献   

8.
受世界领先的丹麦风能产业集群的吸引,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重庆海装风电)将在丹麦成立研发中心,以进一步增强研发实力,保证产品的持续竞争力。重庆海装风电董事长杨本新说:"丹麦是世界风能领域的领导者。通过在丹麦成立研发中心,我们可以利用丹麦丰富的风电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与丹麦风电行业的优秀企业展开合作,进一步改进、创新和研发我们  相似文献   

9.
有关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的话题日渐升温,这彰显了中国风电进军国际市场的积极姿态。无疑,中国风电制造业的巨大产能需要向海外释放,更重要的是中国风电的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风电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顺利,在海外建风电场、把整机和零部件销售到国际市场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远没有达到期望的程度,尤其对  相似文献   

10.
风电发展瓶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汪宁渤 《中国能源》2010,32(3):17-20,8
在中国风电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风电发展较快的地区先后遭遇到发展"瓶颈",如何摆脱风电发展"瓶颈"束缚,促进中国风电健康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酒泉风电基地为例,介绍了风电发展所面临的送出"瓶颈"、市场"瓶颈"和技术"瓶颈",详细地分析了产生"瓶颈"问题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原因,研究探讨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4,(8):192-192
正国内"三北"(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风电开发已趋于阶段性饱和,限制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将不再一味发展大型风电基地,而是大力鼓励分散式开发,这意味着靠近负荷中心的低风速风电场开发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肯定,未来中国将加大低风速地区的风电装机规模,作为大风电基地之外风电开发格局的有效补充,这些省区的发展目标有望从不足10%提高到20%。这意味着,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7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金风")举行。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祥博传热")倾情赞助了这次大会,在会议期间,笔者采访了刚从挪威风尘仆仆赶回来参会的祥博传热董事长夏波涛和营销中心总经理桂向群。  相似文献   

13.
华锐风电     
《风能》2011,(8):72
华锐风电成立于2006年,是主要从事适应全球不同风能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上、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华锐风电于2011年1月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相似文献   

14.
风电发展重心转移在6月份召开的"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多家风电开发龙头企业均表示,在国家"风电发展兼顾大基地和分布式发展"的政策信号下,未来5年,风电场投资的热点将从目前的陆上风电大基地转向海上风电和内陆中小型分布式风电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风力发电成本下降和减排碳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祎  顾阿伦 《可再生能源》2019,(7):1084-1090
根据2009-2016年实证数据构建了中国风电学习曲线模型,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干中学","研究中学"和"用中学"3种机制对投资成本下降的推动作用。结果显示,中国风电最符合"干中学"单因素模型,学习率为8.87%; 2030年,在风电累计装机量分别达到400 GW,600 GW,800 GW的情况下,单位投资成本较2016年下降10.9%~18.8%,度电成本下降21.3%~27.6%,年均投资分别为186亿美元,335亿美元,476亿美元;当碳价水平高于减排碳价时,风电的装机部署将带来额外社会收益;2017-2030年风电的减排碳价将逐步降低,装机增长越快,减排碳价越低。建议国家制定促进提高碳价水平的政策,加快风电装机部署,更快地实现能源转型和更大社会收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在上市路上一波三折的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锐风电")终于顺利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上市指日可待。在最近一轮的风电企业上市大潮中,作为中国最大风电企业的华锐风电无疑引人瞩目,但估计华锐风电很难再有当年金风科技上市时的风光了。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开发成本的下降和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的风电产业已从可有可无的补充角色发展为替代角色。在这一新阶段,"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风电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不再以规模为导向,成本下降和补贴退出将成为未来5年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其中,对于"十三五"海上风电的发展,国家能源局特别提出,绝不催熟海上风电产业,希望整个行业能够积极稳妥发展。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海上风电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对海上风电支持力度不降低,同时积极为  相似文献   

18.
<正>开发绿色能源建设美丽中国DEVELOPING GREEN ENERGY BUILDING BEAUTIFUL CHINA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现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长期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是中国早期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2009年,龙源电力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被誉为"中国新能源龙头股"。经过25年发展,龙源电力已成为一家以新能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发电集团,在全国拥有300多个风电场、8个光伏电站、3个火电厂、2个生物质电厂、1个潮汐电站和1个地热电站,业务分布于中国32个省市区和加拿大、南非等国家。截至2017年底,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为20520MW,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18395MW,为全球风电引领者。  相似文献   

19.
石定寰 《风能》2013,(1):18-19
在当前形势下,陆上风电依然是今后几年中国风电发展的重点任务,而海上风电可以作为长远的战略考虑,要稳步推进,切不可一哄而上。中国风电产业最近几年的大好发展形势可谓有目共睹,目前总装机容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风电发展过程中也掩盖了一些问题,尤其对于海上风电而言,我们刚刚起步,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加健康、稳妥地发展海上风电。"下海"要做长远打算不管从当前的形势还是中国风能资源的实情来看,中国风电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应该以陆上风电为主。尤其是近几年,努力发展陆上风电、积极发挥陆上风电发展的经验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虽已立春,但几场迟来的大雪让2011的春天来得艰难而反复。就像中国风电的春天,经历了几场"风电暮年"、"风电弃儿"、"风机折翼"的唱衰风后,寒意愈加料峭。但是,有什么能阻挡春天前行的步伐?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更多的关注推进中国风电科学发展的大计,而不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