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柯布西耶就针对当时城市急速扩张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而被誉为"建筑诗哲"的路易斯·康在设计生涯之初便开始研究柯布西耶的理论,并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师,所以在他的思想和理论中不难发现与柯布西耶重合的部分。该文尝试将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理论作为切入点,在剖析柯布西耶城市理论的同时,从"光辉城市"中探究出路易斯·康与柯布西耶的思想重合点,从而进行梳理分析,在关联与差异中更彻底地研究路易斯·康与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绘画与建筑创作并行是勒·柯布西耶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柯布西耶绘画中的物体题材出发,聚焦于绘画中的物体关系,通过作品分析探究和揭示其绘画—建筑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勒·柯布西耶与金兹堡都是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他们均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分析了两位大师之间的交往及相互影响,以及双方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相互借鉴:对比了促成两位大师共同的现代建筑观念的不同教育背景;通过作品分析图比较了金兹堡1920年代的住宅设计思想与1950年代柯布西耶马赛公寓的设计手法,对比研究了两位大师之间相通的住宅建筑构成手法;通过对两位大师不同的专业结局的分析,充分肯定了金兹堡对柯布西耶建筑理念形成的影响。此外,通过比较研究柯布西耶与金兹堡的同时代理论著作《走向新建筑》与《风格与时代》,总结了两位大师对现代建筑理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将空间、形式、结构及理念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建筑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等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1910~1929年间柯布西耶早期的住宅作品,从结构方面剖析新建筑五项原则形成的历程及背景,透视柯布西耶不为人熟悉的一面,即自始至终对结构关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将空间、形式、结构及理念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建筑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等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1910~1929年间柯布西耶早期的住宅作品,从结构方面剖析新建筑五项原则形成的历程及背景,透视柯布西耶不为人熟悉的一面,即自始至终对结构关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勒·柯布西耶1935年设计的周末住宅为线索,从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等方面展现这一时期的住宅的特点,揭示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乡土建筑中的思维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蕾 《华中建筑》2012,(10):29-32
施沃泊住宅作为柯布西耶早期住宅作品所有预言的集大成者,对其之后的设计理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但是由于施沃泊住宅的革新之处并不十分明显,且相对于之后的萨伏伊别墅等也显得并不成熟,国内对此很少有过深入的研究。该文将从建筑形态、视觉感受、空间构成等方面对施沃泊住宅进行分析,从外到内,从人们走进建筑看到它的第一印象开始慢慢体会,一一揭示出施沃泊住宅中柯布式的预言,试以捕捉柯布西耶创作中那些隐藏在其丰富变化背后的持续的设计思想,探求出柯布西耶设计哲学中不变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2015,(5)
本文回顾了加乌尔住宅的设计建造过程,并以此为契机,梳理柯布西耶设计作品中的莫诺尔型即筒形拱母题,分析柯布西耶设计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对家庭氛围、手工艺、乡土和民间建造传统、身体感知和直觉经验的重视,探讨柯布西耶中后期建筑设计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蕴含在这种转变中的美学理想,并进一步指出,柯布西耶从地中海地区乡土建筑和手工艺匠人那里寻找的不是抵抗性的地域主义,而是偶然性与精准对立统一之下的生命意识,并将之转化到现代建筑语言系统中,成为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博 《城市建筑》2014,(15):58-59
库鲁切特住宅,柯布西耶在南美洲的唯一作品,于1954年落成。时隔50多年,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作品时,它所体现出的柯布西耶设计思想的隐藏的变化和矛盾,使其成为我们学习柯布西耶时不能忽视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斯坦因住宅是柯布西耶设计生涯的重要作品,文章探究了斯坦因住宅在柯布西耶创作生涯的重要性,分析了其设计思想的演变。斯坦因住宅通过"多米诺"体系的结构形式,建筑五要素的体现,严格的空间比例控制,使每层都拥有其独立的布局,精确地符合各自独特的功能。柯布西耶建立了一套"典型形式",适用于各种变体与组合,为后来的萨伏伊别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勒·柯布西耶1935年设计的周末住宅为线索,从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等方面展现这一时期的住宅的特点,揭示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乡土建筑中的思维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0前言翻看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1887-1965)的作品集,人们会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他的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早期的白色的、机器美学的建筑转变为晚期的粗野主义建筑。但是,当我亲自走在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始终如一的强烈的柯布西耶味道,或者说是柯布西耶个人的建筑趣味。这些个人趣味并非为了功能而存在,有时甚至显得刻意而令人费解,但它却并没有被他早期和晚期看似完全不同的风格所割裂,始终贯穿于柯布西耶所有的作品里。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的一致性?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薛恩伦 《世界建筑》2010,(3):124-127
勒·柯布西耶关注住宅问题,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他说:"我探索一种体系,希望有一天让穷苦的人和所有诚实的人们都能在美好的住宅中生活。"1924年,勒·柯布西耶在佩萨克设计了福胡让现代居住区,一个花园式的居住区。福胡让现代居住区是勒·柯布西耶探索"成批生产住宅"的范例,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和预制构件,勒·柯布西耶还利用住宅外墙的色彩加强了居住区的空间变化。为了解决大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他提出"垂直花园城"的设想,凭借50m高的大厦,可以在每公顷土地上安排1000人居住,建筑覆盖地面的12%,余下的88%是花园,法国马赛市的马赛公寓正是按照上述观念设计的,马赛公寓的粗犷风格在现代建筑运动中也具有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19,(Z1)
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未来城市的创想者",于20世纪初期提出的许多超前的城市建造设想,正在一一被建筑师践行而实现。他对集合住宅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今天的青年公寓建筑设计具有非常强的启示作用。文章指出国内公寓设计普遍存在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及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可供当下青年公寓设计参考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前言 翻看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1887-1965)的作品集,人们会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他的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早期的白色的、机器美学的建筑转变为晚期的"粗野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16.
高技与低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菁  傅刚 《世界建筑》2002,(5):86-86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在柯布西耶众多言论之中,最有名,最引人注目。20世纪20年代末出版的《走向新建筑》,书中出现这句名言。在他此前主办的《新精神》杂志中,已经能看到影子。但这不是柯布西耶闷在屋里鼓捣的独家发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意大利一些年轻画家、雕塑家和诗人,形成了以马利涅蒂为核心人物的未来派,准确地说,是个艺术家小组。短短几年之内,他们接二连三地发表有关绘画、雕塑、摄影、电影以及建筑的各类宣言,意思都差不多,把地盘给扑腾开,比较过瘾。1914年的《未来建筑宣言》,由圣埃利亚起草,其中,有很具体的…  相似文献   

17.
勒·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建筑界杰出的人物.通过探讨柯布西耶的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找寻其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解其深层的观念、精神实质及其突出的创作与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云徽 《建筑师》2013,(6):64-68
对柯布西耶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过程演化的分析。阐述了柯布对现代集会公共空间的创新和定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4)
<正>纯粹主义的时代——勒·柯布西耶从绘画到建筑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1887年生于瑞士,被誉为"近代建筑三大巨匠"之一。日本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Tokyo)由勒,柯布西耶设计,且于2016年登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该馆于2019年迎来创立60周年,通过举办该展以示纪念。展览聚焦于勒·柯布西耶在巴黎推进纯粹主义(Purism)的  相似文献   

20.
<正>纯粹主义的时代——勒·柯布西耶从绘画到建筑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1887年生于瑞士,被誉为"近代建筑三大巨匠"之一。日本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Tokyo)由勒,柯布西耶设计,且于2016年登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该馆于2019年迎来创立60周年,通过举办该展以示纪念。展览聚焦于勒·柯布西耶在巴黎推进纯粹主义(Purism)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