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8年中国15省份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该项目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记录食物摄入量及称重法记录的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本研究选取2018年15个省份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共计14 320人)进行钠摄入量分析,比较不同特征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差异。结果: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量中位数为3 838.6 mg/d;男性的钠摄入量(4 114.7 mg/d)高于女性(3 598.2 mg/d);45~59岁居民(4 098.1 mg/d)高于其他年龄组(18~44岁居民为3 745.0 mg/d, 60岁及以上居民为3 700.7 mg/d);大学及以上居民(3 711.1 mg/d)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小学及以下居民为3 788.1 mg/d、初中居民为3 945.6 mg/d、高中居民为3 849.8 mg/d),农村居民(3 881.6 mg/d)高于城市(3 747.2 mg/d)(P值均<0.05)。膳食钠摄入量高于2 000 mg/d的占86.7%。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主...  相似文献   

2.
运用Eviews8.0软件对1978—2017年我国棉花产量数据建立ARIMA模型,模型精度评价指标采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及拟合优度。试验显示1978—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最优模型是ARIMA(1,1,1),拟合优度为0.195,MAPE为10.5。外推2018、2019年预测结果分别为562.7万吨、573.8万吨,与2017年相比逐年增长。ARIMA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较好地拟合我国棉花产量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以期为棉花产业的生产、加工及交易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15省(区、直辖市)成年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64岁居民共计11 960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调查法。结果:我国成年居民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平均为12. 2 g/d,总膳食纤维摄入量平均为18. 5g/d。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食物来源是蔬菜和谷类,分别占36. 3%和29. 0%。结论:指导我国成年居民合理膳食,提高膳食纤维摄入。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连续3d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收集的家庭食用油消费数据,分析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依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计算我国2岁以上居民个体食用油摄入量。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8 g,其中植物油37.1 g、动物油4.7 g。城市居民食用油摄入量为43.0 g、农村居民食用油摄入量为40.8 g,农村居民动物油摄入量高于城市居民,尤其是贫困农村居民的动物油摄入量最高,为9.2g。中小城市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已经超过大城市。与2002年相比,全国城乡居民食用油平均摄入量基本持平,其中动物油所占比例下降。目前,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仍偏高,农村居民动物油消费偏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选择参加8轮调查并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鱼虾类食物消费率、鱼虾类食物消费人群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1991—2001年间,调查人群鱼虾类食物消费率上升了38.9%、鱼虾类食物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增加了13.3 g;鱼虾类食物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下限的人群比例上升47.0%。结论: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发生显著变化,但仍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进一步增加鱼虾类食物摄入量。  相似文献   

6.
使用2010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调味品摄入量数据,对黑龙江省居民食盐的摄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18岁及以上调查居民平均每人每日调味品钠盐摄入量为10.6 g,其中农村居民(10.8 g)高于城市居民(10.3 g)。有71.6%的居民食盐日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限量(6 g),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食盐日摄入量超过《指南》建议限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5.5%和67.8%,应加强"减盐"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膳食蛋白质来源及摄入量对成年身高及身高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1997年首次纳入的617名男孩(10.0~13.9岁),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膳食蛋白质来源与成年身高间的关系,应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青春期膳食蛋白质摄入情况与身高生长间的关系。结果:青春期累计平均总蛋白、植物蛋白、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均与成年身高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041、0.076;每千克总蛋白、植物蛋白、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61、1.25、0.34 g/(kg·bw·d),与成年身高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34、-0.694、0.785。青春期膳食总、植物和动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年龄别身高Z评分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 2、0.008 1、-0.005 0。结论:在每日平均蛋白质摄入量为1.61 g/(kg·bw·d)的男性儿童人群中,青春期单位体重蛋白质摄入量及其来源不影响成年身高或青春期身高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1950-2018年间我国历年钢铁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ARIMA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中国未来3年粗钢产量进行了预测。选取的模型对我国钢铁产量的变化趋势拟合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预测结果显示,到2021年,中国粗钢行业去产能任务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预测算法的精度,准确预测短期小麦产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和改进ARIMA模型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选取适当长度的小麦产量数据构成子序列,对该序列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计算预测误差;然后使用改进ARIMA模型建立残差序列的预测模型,达到对原预测序列修正的目的,最后将两个模型预测值相加得到未来5年的小麦产量预测数据。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小麦产量,5年的预测平均误差约为1.71%,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灰色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上海市居民近10年食管癌的流行动态以及与膳食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06—2008年和2016—2018年近10年的两个时间段的上海市居民每日的各种食物摄入量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膳食结构变化,并对近10年上海食管癌的流行动态进行统计,分析膳食结构与食管癌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近10年上海市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2016—2018年和2006—2008年相比较,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近10年来居民对大米、杂粮、鱼类、有色蔬菜和动物油等摄入量明显减少(P 0.05或P 0.01),而对小麦、玉米、牛羊肉、蛋类、植物油等摄入量明显增多(P 0.05或P 0.01)。结论:上海市居民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食管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所以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调整居民的膳食结构,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密度的摄入现况。方法:将参与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调查并具有完整调查数据的8738名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资料,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收集膳食资料,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研究对象膳食能量密度摄入情况及不同膳食能量密度水平下研究对象的各类食物、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中国18~64岁成年男性和女性膳食能量密度中位数分别为1.92、1.83 kcal/g。男、女性18~44岁年龄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高于45~64岁年龄组、农村地区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高于城市地区、小学及以下组和初中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均高于高中及以上组、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的膳食能量密度均高于高收入组(P<0.05)。按性别将膳食能量密度三分位的结果显示,男、女性高膳食能量密度组研究对象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高于低、中膳食能量密度组,而膳食纤维以及蔬菜、水果、蛋类摄入量均低于低、中能量密度组(P<0.05)。结论:中国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密度存在人口学因素差异,不同膳食能量密度水平下成年居民能量、营养素及各类食物摄入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群营养膳食宣教及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某金属冶炼厂区周围农村居民膳食无机砷暴露情况进行风险性评估,为预防控制慢性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某金属冶炼厂周围农村村屯,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该村屯居民自种自供的大米、蔬菜和养殖的鸡、鸭等食品采样,用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方法检测上述食品无机砷的含量,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当地居民膳食摄入量(食物频次法),并参考2002年广西营养与健康调查得出的农村居民各类食物每日消费量分别计算出当地居民膳食无机砷暴露量,利用JECFA提出的无机砷每公斤体重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为0.015mg/(kgBW·week)]进行风险性评估。结果该村种植的食用植物性农产品无机砷总体超标率为60.29%,其中大米超标率高达87.10%,平均含量为0.65mg/kg,最大超标15.5倍;蔬菜超标68.42%,平均含量0.16mg/kg;饲养家禽类食物总体无机砷超标率54.76%。每标准人每日平均、P90、P97.5膳食无机砷摄入量分别为0.2149mg、0.3900mg、0.4642mg,分别是JECFA提出的无机砷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1.66倍、3.02倍、3.60倍(其中参考2002年农村居民食物摄入量计算为ADI的2.0倍)。结论该厂区周围村屯食用农产品无机砷污染严重,居民尤其是高消费人群膳食无机砷暴露量明显超过ADI值,存在危害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15个省(区)老年人肉类消费模式现状及人口经济因素对其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的数据资料,选择4 87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数据评价肉类消费率和摄入量并分析其人口经济因素的差异。结果:2015年我国老年人肉类消费率为81. 9%。男性、低年龄组、高收入水平、高学历、城市以及西部地区老年人消费率较高(P <0. 05)。平均每日肉类摄入量为78. 7g/d,其中畜肉和禽肉摄入量分别为65. 6、13. 1g/d。畜肉摄入量占总肉类的86. 9%,猪肉摄入量占畜肉的86. 5%。分别有42. 1%和38. 2%的老年人畜禽肉摄入量超过和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值,男性、高收入、西部地区老年人肉类摄入量高于推荐值的比例相对较高(P <0. 05)。结论:我国老年人肉类摄入呈两极分化、过量与不足共存的现象,只有20%的老年人肉类摄入量适宜,但种类单一。在改善老年肉类摄入模式方面需要加强营养健康宣教的力度和相关福利政策投入。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膳食摄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以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新华区6个居委会180户居民共438人进行膳食调查,计算每标准人日食物消费量.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新华区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薯类、豆及豆制品、蔬菜、水果、畜肉、禽肉、奶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食用油、食用盐消费量分别为397.77、40.09、16.79、339.78、95.85、61.87、14.80、87.21、54.09、37.76、9.06g.米面制品、畜禽类摄入量符合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营养膳食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的推荐量;水果、鱼虾类、奶类消费量与推荐量相比仍显不足,油、盐摄入量远远超出,部分营养素、矿物质与推荐量存在较大差距.居民畜禽肉、鱼虾类、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与年人均收入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 (P<0.01)、0.154 (P<0.01)、0.101 (P<0.05);谷类摄入量与年人均收入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53 (P<0.01).畜禽肉、蔬菜摄入量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6 (P <0.01)、0.106 (P<0.05).结论:新华区居民膳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指南》相比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我院妇产科病人的住院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旨在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灰色GM模型预测分析方法,对某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全年医院感染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发生率所拟合灰色GM模型的检验统计量C值均0.35,且P值均0.95,模型拟合精度为Ⅰ级;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值(MAPE)为0.02%~0.24%。预测结果显示,该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月发生率均值为2.94%。结论:灰色GM模型的拟合情况、模型检验、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数据可用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地区差异,本文分析了1991—2011年我国9省/区24个郊区农村和96个普通农村的18~65岁成年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家就餐减少,在外就餐明显增加;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不断攀升;米、面等主食、蔬菜、粗粮等食用比例减少,高脂肪红肉、蛋类、水果类等食用比例增加。这些变化特点在郊区农村中更为凸显,同时对普通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具有一定预测作用。针对农村居民膳食的变化及地区差异性,相关机构应给予膳食指导,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3—2020年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消费及其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通过该年鉴采用的二相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整理广东居民加工食品人均量,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将加工食品消费量转换为营养素摄入量,选取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热量、三大宏量营养素以及2个微量营养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广东居民加工食品人均消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食用植物油、蔬菜制品、乳制品和水果制品人均消费量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蛋制品和糖果制品人均消费量则出现下降的趋势。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消费相关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胆固醇摄入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上升趋势,城乡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差距不断缩小。除脂肪供能比以外,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均不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参考标准的10%。结论:加工食品未能很好地为居民膳食营养提供有益的摄入成分,需要对广东居民的膳食问题进行精准化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对意大利8个品牌的沙发颜色的色相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沙发色彩的预测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2013-2019年提取的色彩色相数据建立GM(1,1)和ARIMA模型,同时对2017~2019年这三年的色相进行预测,并且对比了两种模型的实际值和预测值。灰色模型的残差值起伏较大,而ARIMA模型相对稳定,残差基本都在0.01左右。ARIMA模型的预测和意大利沙发颜色基本吻合,该模型可以用于沙发色彩色相的预测上,并且精确度高于灰色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含量水平,评估河南省居民通过膳食摄入铜的情况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4—2021年河南省各类食品中铜含量数据和2012年河南省居民食物消费状况监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半概率评估)法计算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的摄入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全人群膳食中铜的平均摄入量为1.75 mg/d,高食物消费人群(P97.5)摄入量为3.51 mg/d。全人群共有0.21%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小于估计平均需要量(EAR),1.16%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介于EAR和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之间,98.10%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介于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仅有0.53%的人群膳食中铜的摄入量超过UL。对膳食中铜的摄入贡献率较高的食物包括谷类(24.51%~40.50%)、蔬菜(15.88%~30.98%)、水果(4.14%~7.72%)、饮用水(4.70%~6.91%)。结论 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的平均摄入量整体处于适宜水平,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较小,处于可接受水平。2~3岁组铜摄入量小于EAR和超过UL的比例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农村居民的食物结构与饮食习惯,指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攀枝花市农村居民331人进行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域居民在一周内定时用餐、吃早餐,一月内吃水果、畜肉和蛋、奶及其制品有明显差异(P〈0.05),男女性别之间在一周内定时用餐、吃早餐,一月内吃水果和禽肉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一周内定时用餐、吃早餐和一月内吃水产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攀枝花市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有必要用营养知识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