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对难熔金属改性炭基体的炭/炭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以中间相沥青为基体先驱体、以PAN—CF为增强体的炭/炭复合材料中,采用Ti、W、Zr、Ta、等过渡区金属化合物为添加剂,以Co、Ni为助液相烧结剂,以TiCl4、ZrOCl2等为助炭化剂,通过在材料的内部生成多元金属炭化物,形成一种内部的多层次梯度防护体系,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炭/炭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实现了在改性剂添加量2%-3%的情况下,炭/炭材料氧化失重率下降超过80%,在1100℃小情况下,材料氧化失重小于5%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的SiC/FexSiy复合材料进行抗氧化性能实验.变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1000℃下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而在1180℃以上氧化明显加剧.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扩散成为控制性环节,表现为保护性氧化.复合材料在整个变温氧化过程中,表现为先失重再增重;1210℃时,增重达到最大值;整个变温氧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增重阶段;(2)恒重阶段;(3)失重阶段.复合材料的氧化规律服从化学反应控速-混合控速-扩散控速三段模型.通过对复合材料恒温氧化动力学推导,求出材料在不同阶段表观活化能及频率因子,进而可推导出各阶段氧化速度常数k和温度T(K)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连续SiC纤维增韧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 CMCs)具有低密度、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备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使用温度、减轻无效重量、简化系统结构等显著优势.延长SiCf/SiC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高温氧化环境下的服役寿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纤维、界面相、基体、表面涂层四个方面综述了SiCf/Si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采用多元多层自愈合界面相、对基体进行改性以及采用表面自愈合整体涂层都可以有效提高SiCf/SiC复合材料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  相似文献   

4.
基体改性的C/C复合材料高温下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体改性的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体改性的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质量损失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1)质量损失率0~15%的线性阶段;(2)质量损失率15%~26%的指数阶段;(3)质量损失率26%以上的线性阶段,硼玻璃改性剂的加入使得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体改性剂含量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烧蚀试验研究了改性剂硼玻璃含量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其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硼玻璃含量的增加,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显气孔率逐渐降低,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当硼玻璃的含量超高9.0wt%后,C/C复合材料抗氧化能力的提高趋于平缓;在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氧化过程中,改性剂硼玻璃起到了内外涂层的作用,使其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双马来酰亚胺为主要组分,探讨了用环氧树脂及丙烯酸酯树脂对其进行改性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体系溶解于丙酮溶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能满足热压罐要求,制成的复合材料空隙率低,基体/纤维界面粘接良好。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与耐湿性。在150℃下的层剪强度保持率高于80%,在250℃下的层剪强度保持率高于50%;弯曲强度保持率分别高子75%与50%;水煮24小时后的层剪强度保持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7.
杨星  崔红  闫联生 《炭素》2007,(3):21-25
选用聚碳硅烷(PCS)为前驱体,对密度分别为1.34g/cm^3,1.52g/cm^3和1.62g/cm^3的针刺炭布C/C材料进行液相致密化处理,制得密度达1.75g/cm^3的C/C-SiC复合材料,并与密度为1.85g/cm^3的同结构高密度C/C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34g/cm^3的C/C材料经过PCS致密化处理,在保持高密度C/C材料的弯曲强度同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炭/炭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研究现状;阐述了炭-石墨材料的氧化机理和炭/炭复合材料的氧化规律;分别对改性技术和外部涂覆技术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于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C/C-SiC复合材料是一种耐磨性好、抗烧蚀的高温热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摩擦制动、热防护等领域,然而几种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单一工艺方法均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之处.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组合工艺,并分析了组合工艺各自的优缺点.综述了C/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改性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反应法和PVD法在SiC工业合成炉内制备了C/C复合材料耐高温抗氧化SiC陶瓷涂层.用XRD、SEM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讨论了涂层的形成机理,并研究了其高温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瓷涂层主要由α-SiCβ-SiC组成,晶粒发育完整,涂层表面致密、无裂纹,且与碳基体结合紧密,涂层厚度约600μm,涂层抗氧化性良好,在1500℃空气中氧化10h失重约为0.3%.  相似文献   

11.
陈磊山 《广东化工》2013,40(4):161+157
抗氧化涂层体系主要用于高温长时间抗氧化的情况,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对复合涂层体系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双层复合涂层、多层复合涂层、梯度复合涂层和晶须增韧复合涂层,并对目前涂层体系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展起来的SiC纤维复合涂层,也就是SiC/SiC层与化学气相沉积(CVD)SiC结合形成复合涂层,已能够在高温下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形成的SiC纤维复合涂层约300μm厚,生产时先将SiC毡覆盖在3D-C/C基体材料上,然后浸渍一种碳粉与硅粉均匀分散的料浆进行化学气要沉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在复合材料上形成致密的涂层。在CO2-H2O-N2组成的混合气体(CO2 9%、N273%、H2O18%),1700℃下进行5h氧化实验,结果发现有SiC毡增强复合涂层比没有SiC毡增强复合材料失重率低。SiC纤维毡复合涂层由双层结构组成,里层是多气孔的SiC/SiC纤维层,外层为致密的SiC涂层。由于SiC/SiC纤维层热膨胀系数介于C/C复合基体材料与CVD-SiC涂层之间,因此,SiC/SiC中间层在复合材料中起了重要作用,从而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热应力致使涂层开裂降低到最低程度。涂层试样氧化后,采用缓冲冲床(MSP)测试其残余强度。MSP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后C/C复合材料强度值呈发散性,从纤维折断面看有z轴方向分布纤维存在。然而,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测试小尺寸试样。从这篇论文中,可看出涂层后的C/C复合材料有高的抗氧化性,其氧化后仍能保持高的残余强度。  相似文献   

13.
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设计思路的发展演化为线索,结合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报道,从选材的性能要求、组成、抗氧化机理、成功范例及制备工艺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抗氧化涂层技术以及抗氧化基体改性技术进行了介绍。特别选取了近年在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研究中报道较少的制备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涂层技术中的超临界态流体工艺、溶胶-凝胶法、熔浆法、PACVD法以及基体改性技术的快速致密化工艺。这一领域内的中外研究也进行了对比,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对于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氧化保护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化学气相浸渗法制备了Cf-C/SiC复合材料,借助SEM、TEM等研究了纤维类型对Cf-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T300碳纤维增韧补强效果优于M40碳纤维,利用T300碳纤维制备出弯曲强度为459M,断裂韧性为20.0MPa*m1/2,断裂功为25170J/m2的Cf-C/SiC复合材料.2种碳纤维增韧效果的差异是由纤维的原始强度、热膨胀系数和弹性常数的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志安  崔红  李瑞珍 《炭素》2006,(1):12-16
综述了国内外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阐述了C/C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具体介绍了内部改性和表面涂层抗氧化研究现状,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含锆有机溶剂实现了对C/C复合材料的ZrC改性,通过粉末包埋法在其表面制备了SiC过渡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外部的复合陶瓷氧阻挡层。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ZrC改性增重、过渡层厚度和氧阻挡层厚度三个主要因素对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9个样品在1600℃马弗炉中进行了30 min的静态氧化测试,结果表明,ZrC改性增重5%、过渡层厚度为60μm和氧阻挡层厚度为80μm的样品抗氧化性能最好,质量损失率仅约5.5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5种主要SiC基体的成型方法,分别是化学气相渗透(CVI)、聚合物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液相硅渗透法(LSI)、反应烧结法、化学气相反应法(CVR)。阐述了各种基体的组织结构、致密效率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其中CVI+PIP/LSI的复合成型技术可达到优化的制备过程,提高基体的组织结构和致密化效率;C/C及C/SiC复合材料表面化学气相转换法SiC涂层及多层涂层技术是提高CMC抗氧化性能的有效途径,并已得到工程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8.
炭/炭复合材料MoSi2/SiC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埋法制备C/C复合材料抗氧化MoSi2/SiC梯度涂层,同时对抗氧化涂层的形成、组织结构以及抗氧化性能与渗料的关系和抗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包埋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抗氧化MoSi2/SiC梯度涂层致密,但有少量裂纹,涂层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当Si与SiC保持一定的比例时,渗料中MoSi2的含量为50%时,涂层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当MoSi2与SiC保持一定的比例时,渗料中Si的含量为20%时,涂层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轻型反射镜在空间光学系统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已发展到第四代C/SiC复合材料.C/SiC反射镜通常采用坯体+涂层的结构形式来满足轻量化和高分辨率的双重要求.因此,在反射镜制备过程中,涂层制备技术已成为制备反射镜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涂层制备技术主要有CVD-SiC涂层技术、浆料预涂层Si/SiC涂层技术等.文章介绍了第四代C/SiC反射镜光学改性涂层的设计、制备,并介绍了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基体炭对无粘结剂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相同的工作制度下,基体炭(生石油焦)的热物理性质,机械 化学处理后的主要特征(粒径、比表面、含氧官能团),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基体炭源中,荆门生焦更适合作为无粘结剂C/C复合材料的基体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