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幅员广阔,气候多样,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花卉资源,是许多名贵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被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那么,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语出何处?是谁最先提出这个称号的呢?要回答和考证此美名的来历,还得从中国植物的造访者亨刹·威尔逊谈起。亨利·威尔逊(Wilson·Ernest Henry,1876~1930年),英国旅行家、植物采集者和著述者。从1899年  相似文献   

2.
百年切尔西 英伦花园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剑秋 《园林》2013,(11):74-79
英国的花园源于田园风光,以充分体现自然景观而著称。花园艺术成为不折不扣的植物造景艺术。其实英国本土的植物资源并不丰富,可是经过几代园艺工作者上百年的努力,培育出无数适合英国的花卉植物品种,造就了一个拥有品种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的花园王国。花卉展会是花园工作者交流花卉产品(品种和质量)以及花园技术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鲜花港公园以其鲜明的主题特色和优越的结构模式享誉世界。从荷兰库肯霍夫花园到上海的花卉产业展示园,"鲜花港模式"被成功发展和演绎,并将在山城重庆再放华彩。鲜花港将为城市渲染幻彩,构成独特的城市名片,推动旅游业及花卉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景观与产业互利的永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花园城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钱七虎  陈晓强 《地下空间》2003,23(3):302-305
2l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事件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花园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花园城市”内涵的分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解决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1):38-39
从资源、相关研究、产业概况3个方面分析云南水生花卉的发展状况。总结了云南荷花品种资源及其优良特性;分析了云南荷花资源的相关研究,表明云南荷花在同一或同类型的品种内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归纳了云南荷花相关产业以观光、藕莲、藕粉为主。提出云南不止是中国野生睡莲五大分布中心之一,而且是国内唯一的耐寒睡莲和热带睡莲野生种群都有分布的地区;归纳了云南睡莲相关产业有观光、香水莲、切花、耐寒睡莲种苗等。指出云南还有很多特色的水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提出了收集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培育特色新品种、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和开发独特水生花卉新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颖 《中国建材》2005,(3):57-59
我国是具有13亿人的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十分有限。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为我们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指出了方向。在许多大政方针上,在许多涉及长远发展的规划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相似文献   

7.
《园林》2008,(12):112-113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多种名贵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中国传统名花与中国的悠久而丰富灿烂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因此海内外园林界人士、花卉  相似文献   

8.
《贵州建材》2001,(1):9-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建材行业发展很快,从一个较弱的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九五”计划开始后,建材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发展速度排在各行业前列,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质量提高,品种增加,效益突出。到2000年底,全省建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8.7亿元,为1995年的4.1倍。  相似文献   

9.
《园林》2000,(2)
荷兰的花卉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荷兰素有“花卉王国”之称。世界上很多重大的活动都从荷兰进口花卉进行装饰,因此荷兰的花卉业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相当高,同时荷兰的花卉产业也是荷兰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品质高、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品种多、价格合理等等。荷兰花卉产业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很多花卉公司是由一些吃苦耐劳、富于创新精神的花农创办的家庭公司。这些公司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技术及诀窍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国花。“国花”评选亦牵动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今年上半年,62位两院院士联合倡议尽快确定国花,并将梅花、牡丹作为“双国花”。本刊特邀请著名园林和花卉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释疑为何提议用“双国花”。  相似文献   

11.
贾星星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1,37(4):133-138
"花屏"是明清园林中一项独特的造景细节,也是明清园林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量明清园林的园记、园图等史料的考察,梳理了"花屏"的多样形式、功能和造景手法,并探析了这一造景形式的历史演变、审美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花屏"经过从对西晋石崇"锦步障"和南宋"飞英会"的继承和延续,到明代"花屏"的兴起与流行,再到晚明文人对其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清代"花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历史演变,并阐述其对日韩园林造景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可更加细致地认识明清园林发展中的特点和转变,也对古园复原研究、当代植物造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梳理、比较大量古籍文献来探究“玫瑰” 词源,结论归结如下:1)“玫瑰”较早在汉代为“火齐(音 霁)珠”的宝珠,后晋代《西京杂记》中首次出现了作植物义 的西汉“玫瑰”,但其与现代植物学中玫瑰(Rosa rugosa) 的关联性尚缺乏直接证据;2)“玫瑰”含义的转变体现了珠 宝与同名植物在形、色、香上的关联;3)古代“玫瑰”二字 音形多重,早在汉代就记有与现代相同的读法,早期“玫” 又作“玟”,“瑰”还可音“回”;4)玫瑰作为植物别名众 多,如徘徊花、离娘草、玉蕊等,其中一些还与蔷薇属其他植 物有关联,且寓意多元。对古代“玫瑰”含义的考证研究,有 利于中国传统植物资源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为我国花文化 的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植物专类园的类别和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植物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应用日趋广泛。在对植物专类园、专类花园、植物园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专类园的定义,并根据植物专类园的植物种类及表达的主题,将植物专类园分为四个类别。同时,特别针对中国植物园中的植物专类园进行统计,分析植物园中植物专类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孙楠  张墨研 《中国园林》2020,36(11):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与“走出去”战略紧密相关,而“走出去”战略本身又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出发”相关,其中既有经济上的投资与合作,又有文化上的交流与互通。而园林本身作为“文化综合体”天然地具有综合性的优势,因此,中国园林“走出去”已经引起新时期中国园林人的重视。实际上,日本园林的海外修建与传播史远较我国久远,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口碑。这些实绩与其将园林输出有机寓于国家文化战略之中的认识,与其具体实践过程中所不断形成的历史性经验等有关。通过文献与实地踏勘相结合,将这些方面的“他山之石”内容加以研究、提炼,指出日本园林“走出去”的成功除特定历史因素之外,从战略到战术层面均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市树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彰显了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和精神风貌。科学选用市树对提升城市植物景观风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与知名度等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的数据搜集与整理,对中国377个城市的市树选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市树设立概况、树种构成特征、发展沿革和变更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市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树价值创新与应用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中国各城市市树设立现状进行分析,多维度地呈现市树选择和应用中的科学性及多样性,以期为我国城市市树选择与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星海  梁明捷 《中国园林》2022,38(6):133-138
约园是常州四大名园之一,是探讨清代中期常州典型文人园林的重要实例。以园主赵起所著《约园词稿》及赵景崇绘《约园图》为蓝本,挖掘清代赵氏约园“二十四景”历史源流,采用实地勘察与图文互证的方法,推导约园“二十四景”空间关系拓扑图,进而循证绘制出赵氏约园平面猜想图。总结归纳出赵氏约园“岛山绕水、南山涌翠”“建筑布陈、园中观园”“池石立峰、山水观游”的整体布局特征。深入考析了“东郊塔影”“城角风帆”“隔院钟声”“柳岸闻莺”“小亭玩月”等景象的观赏时机、位置及理景逻辑,以期逼近赵氏约园蔚然可观的园林盛况。从小园林到大社会,约园“二十四景”的复原考证研究是对清代中期园林文化意象的窥视,可为后续地域性文人山水园的保护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罗星海  梁明捷 《中国园林》2023,39(1):139-144
无锡公花园是中国最早自主建设的11座近代公园之一,在中国近代园林史上具有标志性的示范意义。以往研究对于公园初创期的园林遗痕、园林文化的关注度不够,通过解读1949年前公开发行的《申报》《新无锡》《锡报》等报刊史料及游记,揭示了初创期“园景”风格之变的缘由,并依据1912年《无锡实测地图》、1949年《无锡城郊新图》及同时期公园旧影,梳理绘制出公园初创期2个阶段的平面猜想图。通过“体用”辨析梳理出“大众美育现象”“公园展会现象”“公共娱乐现象”3类文化现象萌发的主线,深入剖析了“花卉节事、雅集赏画”的传统沿袭、“公园搭台、展会唱戏”的兴起、“体育娱乐、公园宴饮”的勃兴等活动组织与筹划细节。通过公花园初创期的“园景”辨析,可揭示其遗留下来的园林遗产,从溯源角度解析对今日城市公园建设管理之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以搜集整理与古埃及园林相关的史学著作、文学作品及考古发掘的碑文、壁画,以及墓穴中的各种陪葬品等为研究素材,通过查阅和对比国外学者原著或译著及其他研究文献,辅之以国内学者的著作及研究成果,对古埃及园林的植物种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同时结合古埃及园林发展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等背景条件,探讨了古埃及园林植物应用的各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园林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新中式"园林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赵晓峰  陈知行 《中国园林》2022,38(4):127-132
《南风歌》最早记载于中国先秦典籍中,全文蕴含了虞舜歌“南风”以煦育百姓、顺应天时物性而治天下的美好象征。随着《南风歌》的传颂,以该典故为主题问名的建筑景点大量出现于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林中。首先考辨了“舜歌南风”典故的历史源流,挖掘其在流传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内涵。继而对以“南风”主题问名于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历史面貌进行爬梳,重点以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南风”主题景点为例,围绕“薰风解愠”和“对时育物”2个角度探析其在园景构筑与文化内涵阐释层面对“南风”主题的表达。结论证明“南风”意象主题景点是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林中的一类重要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20.
日本枯山水可谓之精神庭园,其形成和发展不仅与中国文化的渗入有关,同时也与日本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通过梳理与归纳相关文献与古籍,可得三方面结论:其一,枯山水原型可溯至日本古代,其造型以模拟自然、写实为主;其二,镰仓时代由于政治、禅宗等因素,枯山水被赋予"禅意"色彩,表现为筑山写意之特征;其三,室町时代受宋代山水画、军事,以及山水河原者介入造园等因素影响,枯山水最终表现为平庭写意之样式。中国现阶段仿建的平庭写意类枯山水与禅意无关,未来应结合中国自然和社会等因素进行演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