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竹笋和椰果细菌纤维素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两种细菌纤维素的功能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竹笋细菌纤维素和椰果细菌纤维素持水力增加,持油力减少,最大持水力分别达到17.85g/g和15.33g/g,最大持油力分别达到10.14g/g和9.23g/g;两种细菌纤维素的平均膨胀力分别为9.63m L/g和4.91m L/g,平均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0.26mmol/g和0.067mmol/g;随着p H的升高,竹笋细菌纤维素和椰果细菌纤维素对亚硝酸根离子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降低,p H为2时其亚硝酸根吸附量分别为7.78μmol/g和6.08μmol/g,胆固醇吸附量分别为6.88mg/g和5.33mg/g,p H为7时亚硝酸根吸附量分别为4.82μmol/g和4.25μmol/g,胆固醇吸附量分别为2.08mg/g和3.56mg/g。  相似文献   

2.
CarbaCell型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常规粘胶工艺的替代技术 ,纤维素纤维可由氨基甲酸酯经良好的工艺路线生产出来。本文首先通过与粘胶工艺的比较 ,概述了CarbaCell生产路线的主要步骤 ,说明了改进粘胶技术新工艺路线的可能性。从最初的溶解浆到经多步CarbaCell路线制成纤维 ,其结构变化都已用C CP/MAS NMR光谱学及广角和小角的X 射线散射方法作了测定。再生纤维的结构是通过电子显微镜、X 射线散射及双折射测量进行研究的。对有关形态、结晶度、微晶大小及取向结果进行了讨论 ,包括粘胶和Lyocell型纤维的比较。新型纤维的截面形态…  相似文献   

3.
细菌纤维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独特性质、合成和分泌过程,及细菌纤维素的商业用途。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溶液中CC与NaOH配比(质量比)、溶液纺前处理时间及温度、纺丝凝固浴及再生浴的组成和温度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可纺性及其纤维性能的影响,得到湿纺工艺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的最佳纺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配制CC质量分数为7%,CC与NaOH质量比为1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氢氧化钠溶液,在15℃以下进行纺前处理10~12 h,溶液可纺性良好.这种溶液在温度为加℃的含H2SO4(150 g/L)、Na2So4(200 g/L)、Al2(SO4),(50 g/L)的凝固浴中成形后,在温度为85℃、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再生,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及伸长率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6.
任建晓  林涛  殷学风 《黑龙江造纸》2013,41(1):26-28,32
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培养方式、结构、特性及其应用。对细菌纤维素在工业中(尤其是造纸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展望了细菌纤维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纤维的工艺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纤维一直是纺织品和卫生用品的重要原材料,粘胶纤维仍占据首要位置.为了克服粘胶工业中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新换代的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得到了发展.本文讨论了更新技术以及粘胶纤维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淋浇发酵法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淋浇发酵生产的细菌纤维素的外观形态、微观结构、化学结构、纯度、持水性、孔隙度和热重特性进行了研究,将其与静态和摇瓶培养方式得到的细菌纤维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培养方式不同,细菌纤维素的外观形态、合成模式和微观结构都不相同;淋浇发酵法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的-OH缔合度、聚合度、纯度、持水性、孔隙度、热稳定性均高于静态发酵细菌纤维素和摇瓶发酵细菌纤维素,但结晶度和晶体粒度小于静态发酵细菌纤维素,大于摇瓶发酵细菌纤维素。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细菌纤维素(BC)干燥薄膜(简称干膜)的力学性能,在保留BC原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溶剂置换、热压工艺首先制得BC干膜,进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机械剥离法制备高强度纳米纤维膜(NFM),对所得NFM的结构、形貌和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加捻NFM的方法制得BC纤维,并且通过在加捻前复合碳纳米管(CNT)得到了应变传感纤维。结果表明:一次(1st)、二次(2nd)和三次(3rd)机械逐层剥离得到的NFM厚度逐渐降低,分别为8.0、6.5、5.0μm; 3种NFM的吸水率较BC干膜均显著增加,其中3rd-NFM的吸水率最高,为2284%,是BC干膜的2.4倍;3rd-NFM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338.0 MPa,为BC干膜的11.7倍;通过对人体运动(包括手指、手腕的弯曲和吞咽动作)的监测表明,CNT赋予了BC/CNT纤维良好的电阻响应性,使其在0~2%的相对电阻变化范围内,具有较好应变传感性能,拓宽了该纤维在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细菌纤维素纤维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细菌纤维素湿膜经机械匀浆处理后,细菌纤维与植物纤维混合抄片的纸页性能.实验表明,细菌纤维素湿膜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用于制备造纸所用的细菌纤维浆料;添加到纸页中的细菌纤维能在植物纤维间起到搭桥作用,并显著提高纸页的物理强度.  相似文献   

12.
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开发纤维的绿色生产技术和可再生纤维原料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正是这样一项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珍珠共混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在纤维研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纤维表面特征、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成分、抗紫外线和远红外发射功能的检测,分析指出珍珠纤维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护肤、养颜、抗紫外线及远红外发射等功能,并能减缓肌肤衰老.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发酵苹果渣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生产效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纤维素酶水解苹果渣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发酵产物BC的性能和结构进行比较。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结果确定苹果渣最优水解工艺:液固比4 m L/g,酶用量16.8 EGU/g,p H5.5,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40 h。此条件下,苹果渣水解产生还原糖产率为38.02%。苹果渣水解液发酵产物BC结构性能与基本培养基发酵产物BC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渣能够作为发酵原料发酵生产BC,且不影响BC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再生蛋白纤维及其混纺纱的性能特征,测试了再生蛋白纤维的性能指标,并对再生蛋白纤维与棉不同混纺比成纱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蛋白纤维的强度比羊毛纤维高,伸长率适中,回潮率高,故抗静电能力强;在手感、吸放湿性能和透气性能方面与羊毛、真丝等纤维相仿;当再生蛋白纤维与棉混比在60/40左右时,其成纱各项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湿法纺丝制备大豆蛋白、粘胶纤维素共混纤维,分析测试了共混纤维的结构形态与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并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改性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与蛋白质比例有关,随着蛋白质质量的增加,纤维的强度降低;共混纤维的截面形状和粘胶纤维相似,但表面沟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法、响应面分析和最速增长途径法 ,对AcetobacterxylinumX 2静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在确定初始浓度远离最优水平后 ,寻求到最优区域。发酵培养基在最优区域时 ,A .xylinumX 2细菌纤维素的产量达到 4.6g/L ,比其初始区域的结果提高 1倍  相似文献   

18.
巴氏醋杆菌纤维素微生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该文通过微波辐射技术水解淀粉 ,并将淀粉水解液作为碳源应用于巴氏醋杆菌纤维素的微生物合成 ,探索出其最适培养基成分为淀粉水解液 2 0 % ;蛋白胨 1 5 % ;酵母膏 0 5 % ;Na2 HPO4 0 1% ;乙醇1 0 % ;柠檬酸 0 0 8% ;pH6 0 ;30℃时静置培养 7天 ,醋酸菌纤维素最大产量为 9 42 7g/L ,其产量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合成纤维素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19.
汉逊氏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利用传统Hestrin-Scharmm (HS)培养基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BC产量不高、葡萄糖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传统HS培养基和改良HS培养基发酵生产BC的结果,改良HS培养基中BC干重产量达到3.34g/L,较传统HS培养基提高了28%,但培养基废液中仍含有41%和70%的残糖和残氮;继而对改良HS培养基一次发酵废液进行优化,添加2.5 g/L酵母粉和1.8 g/L磷酸氢二钠,调节p H至5.9进行二次发酵,可获得3.16 g/L的BC干重,同时发酵液中副产物乙酸浓度仅为一次发酵的一半。综上,利用改良HS培养基发酵结合优化发酵废液进行二次发酵,共获得6.50 g/L的BC干重,是优化前的2.5倍以上,并且葡萄糖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也分别由56.74%,22.86%提高至88.02%,36.87%。  相似文献   

20.
细菌纤维素减肥功能测定及其酸奶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基亮  何欣  李元敬  田华  雷虹 《食品科学》2013,34(12):61-66
目的:确定细菌纤维素酸奶制作工艺,验证细菌纤维素酸奶的减肥功效。方法: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后,对小鼠按照500、417、333mg/kg(以体质量计)高、中、低的剂量进行细菌纤维素灌胃,每日1次,灌胃2周,检测小鼠血液中各项血脂指标;通过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确定制作细菌纤维素酸奶的关键工序参数。结果:细菌纤维素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使营养性肥胖小鼠体质量下降极其显著(P<0.01),细菌纤维素各剂量组使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下降显著(P<0.05),细菌纤维素各剂量组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显著(P<0.05)。按牛奶质量的3%添加平均粒径为0.1cm的细菌纤维素颗粒,同时添加7%绵白糖,使酸奶的弹性、内聚性等品质显著改善。营养性肥胖模型小鼠的喂养实验证明各剂量组细菌纤维素酸奶减肥效果均显著。结论:细菌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酸奶对营养性肥胖小鼠具有减肥作用,细菌纤维素对酸奶品质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