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电站砂石骨料生产含泥量控制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基础。由于石料风化夹层过多,石料强度较低,导致砂石骨料生产含泥量超标。通过毛料的分离控制,及砂石骨料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来保障砂石骨料含泥量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亭子口水利枢纽采用天然砂石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从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方面阐述了碾压混凝土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难点与措施。截至目前,骨料试验检验及碾压混凝土取芯检测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满足各项施工技术及设计要求,VC值控制稳定,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工砂石骨料在混凝土施工中普遍使用,其颗粒级配质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尤为重要,笔者依托杨房沟卡拉水电站上铺子沟砂石加工系统工程,结合系统生产工艺,剖析硬质岩人工碎石颗粒级配质量控制方法,成功解决了硬质岩人工碎石颗粒级配不良问题,为类似人工骨料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砂石骨料质量的优劣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对大坝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乌东德大坝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工艺特点,对料场毛料开采、砂石骨料加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质量改进措施研究,提出了粗、细骨料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砂石骨料生产工艺的改善有效控制了粗骨料粒型,提升了成品砂的产量和质量(细度模数、石粉及微粒含量),确保了乌东德大坝混凝土品质,保障了大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和安全。研究结果为类似水电工程人工骨料品质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检测是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没有检测就无法衡量和监督工程质量,就失去了工程质量的管理依据。对于水工混凝土来说,做好砂石骨料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砂石骨料技术标准及室内常规试验到现场控制的简述,来分析砂石骨料本身质量及现场检测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官地水电站成品砂石骨料、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对混凝土拌和物、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骨料等检测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叙述,其质量控制已成为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廖颜  邢海燕  赖志平 《人民黄河》2022,(S1):248-249
人工砂石骨料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原材料,砂石加工系统能否平稳、高效地生产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骨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下白滩砂石加工系统为例,阐述砂石加工系统运行监理工作在骨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砂石加工系统各车间制砂工序以及成品骨料的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建立砂石加工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工程建设提供保质、保量的砂石骨料。  相似文献   

8.
冉光俊 《陕西水利》2017,(Z1):202-203
白云岩骨料运用于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建设,受其岩石特性影响在毛料开采、砂石系统生产、运输等过程中造成人工骨料品质上的缺陷,为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增加难度,确保碾压混凝土的可碾性及施工质量,在入仓、卸料、平仓、碾压、层间结合、变态混凝土施工等问题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今后白云岩骨料料碾压混凝土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亮  曾伟  李响  李家正 《人民长江》2012,43(23):85-87
将白云岩人工骨料大规模运用于水电工程建设,龙开口水电站系国内首例。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料源选择、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工艺布置、半成品及成品骨料加工运输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对龙开口水电站白云岩人工骨料的质量控制过程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大限度地克服了白云岩岩质特性、砂石系统工艺布置的地形限制及成品骨料运输造成的人工骨料品质上的缺陷,保证了电站大坝及厂房主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工程经验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性能,降低直接生产成本,研究了骨料预处理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考察强吸水骨料的吸水特性,建立了再生骨料吸水量预测模型,以计算不同时间预吸水骨料的孔隙饱和度,并基于饱和度推求预湿时间,设计了饱和预湿法、浓浆裹预湿砂石法、水泥裹预湿砂石法等高吸水骨料预处理方法制备再生混凝土,并与传统方法比较,研究了骨料预处理方法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8 d养护后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表现为饱和预湿法浓浆裹预湿砂石法传统方法水泥裹预湿砂石法,抗冻性表现为浓浆裹预湿砂石法水泥裹预湿砂石法传统方法饱和预湿法,建议采用浓浆裹预湿砂石法制备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