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概念,分别就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含义、因素以及城市规划的经济作用 ;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联系 ;并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的进展、内容以及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巨洲 《城市规划》2001,25(9):42-46
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含义、因素以及城市规划的经济作用 ;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联系 ;并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的进展、内容以及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进行综合部署和安排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在一定时间段内明确城市的职能,促进城市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待城市规划以及经济之间的关联也一直被各界学者所关注。本文论述了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并提出有效促进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增长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对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对两者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做了比较,阐述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引发城市规划工作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熊巍  范琪 《建筑知识》2013,(9):24-24,2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现阶段,我们要响应号召,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笔者详细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城市规划方法,并就我国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变革以应对此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手段。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规划决定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本文就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7,(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筑代表着城市形象,也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由此,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存在必然联系。明确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间关系,能够使建筑设计风格更加符合城市特点,对宣传城市经济与文化特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具体探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间关系,以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6,(2):81-82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本文分别从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职能部门、城市用地功能、城市经济价值、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之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共享经济运行机制、总结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从公众参与意识与共享城市理念、城市共享空间的规划审视、数据利用与创新三方面阐述了共享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内涵要求,并聚焦共享经济对促进城市规划领域公众参与的程度和多元途径实践的影响,构建了共享经济模式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路径和行动框架,即利用共享经济发展的变革与契机,逐步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保障体系,建立共享经济模式下多面向的参与协作型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中的城市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中的城市规划应该放弃传统的那种按照理想方式为城市量体裁衣的简单作法 ,而要以实现城市空间与经济发展的动态适应为高层次目标。虽同为资源配置手段 ,战略层面的规划任务主要是维护城市发展的外部效益 ,在此前提下 ,实施层面的规划则应充分满足微观行为的内部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崔功豪 《城市规划》2002,26(2):40-42
提出全球化背景下 ,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全球市场与中国区域经济实际相结合的城镇体系结构 ;对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 ,提出目前城市区域规划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提出城市规划应注意吸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成果 ,以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模型,提出高度的市场经济、充分的社会民主和稳定的规划秩序构成了规划的"不可能三角",其内在逻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协调界面——规划秩序。围绕这一模型,可以对规划地位、规划理性、规划价值、规划实践展开新视角下的讨论,主要观点包括:(1)对于城市发展,规划秩序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对等的影响权重,而不是简单地随动、从属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因此,规划地位应予以加强并在空间秩序的构建中回归人的本质。(2)规划理性首先应知"有不可为",要把握好"度";其次,秩序的要义是"各适其位,各尽其才"。(3)规划价值体现在明确"是非"问题、不较"长短"问题、慎对"有无"问题,要构建一个兼具原则性、程序性和包容性的规划秩序。(4)在规划实践中必须重视规划的技术制度二象性,加强空间规划与政策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发达地区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变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贤 《城市规划》2006,30(11):36-40
结合发达地区县(市)域①开展的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区域一体化进程等背景变化是规划变革的主要动因,规划必须应对这些背景变化提出适应性的变革要求;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战略问题、规模问题和外来人口问题是发达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变革的主要驱动力;针对发达地区县(市)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发展要求,认为发达县(市)城镇体系规划重点将转向突出发展战略研究及空间管制规划,弱化“三个结构规划”,强化片区规划组织,从新的视角研究区域支撑系统规划,并提出了乡镇联盟、规划垂直管理、跨区域增长管理等相应的实施机制,增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效力。  相似文献   

15.
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京祥  赵丹  陈浩 《城市规划》2013,(1):45-50,55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经济地域分工及中国城市发展制度环境的重塑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在地方政府之中滋生了增长主义的城市发展战略。然而,随着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面的隐性危机逐渐进入了显性化阶段,增长主义必须也必将终结。本文在剖析城市增长主义空间表征的基础上,厘清了增长主义的逻辑体系与危害,揭示了终结增长主义的内外推力,进而提出了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重大转型及所必须采取的新的应对。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frastructure is routinely framed in contemporary urban policy as a vehicle to grow the econom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jobs. In periods of economic downturn and when ongoing fiscal uncertainty ensues, governments may look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such as social housing and public transpo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that have endured infrastructure deficits in the past may become the beneficiaries of adjusted national and state-level policy to support economic prosperity through expedient infra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Yet in the post-GFC policy environm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has recentred 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driving urban economic recovery in terms of economic prosperity. Drawing from the state of exception literature, I call on the notion of urgency to explore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s it manifests at the juncture between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ritical urban planning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how infrastructure prioritis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 shaped through a characterisation of urgency which subve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plan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二元结构,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并直接影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如何通过规划的手段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简要阐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意,重点通过实践实例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城市增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并不总是同步的,其增长的相对差异会体现为不同的城市增长型式。以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划分中国城市的增长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增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增长类型的城市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初期,以显著的经济增长为特征,工业发展和地方专业化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核心,而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断吸引人口迁入和增长,人口和经济增长逐步实现良性互动,城市增长的正反馈机制形成。当城市达到较大规模时,城市经济的驱动逐步由工业转向服务业,城市经济转型,从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变,经济的多样化和地方品质的提升成为驱动城市增长的核心。基于人口一经济增长同步性划分的城市增长类型有助于理解我国城市增长的路径,不同增长类型的城市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方法的转变与空间管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最主要的地域结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地域转移,城市群被视为带动省域乃至国家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核心,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着城市群竞争力提升、空间协调发展、空间发展引导、以及环境与生态系统优化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群规划需要实现的十个转变和需要实践的新方法,并依据城市群面临的核心问题和规划采取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城市群空间管制策略的四个类型,即区域协调型、一体化引导型、竞争力培育型、空间管制型,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的空间管制策略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