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丰明  安家彦 《食品科技》2008,33(3):76-78
对水稻进行浸泡发芽培养,使水稻分子内部构象发生改变,达到变性目的,测定变性淀粉α-淀粉酶活力的变化,选择最佳浸泡发芽条件并测定变性后淀粉的黏度.结果表明,选择在25℃、浸泡4 h断水10 h、加碱量为0.03?(OH)2的条件下培养60 h,然后在25℃下发芽6 d,α-淀粉酶活性最高,黏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改性淀粉与明胶共混制备胶囊壳,降低胶囊壳制备成本。方法: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采用15%用量的过氧化氢氧化制备氧化玉米淀粉,与明胶共混,分别通过流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氧化玉米淀粉/明胶复合胶囊膜和胶囊壳,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当氧化玉米淀粉与明胶质量比为5∶5,制备的氧化玉米淀粉/明胶复合胶囊壳的干燥失重在13.0%~15.0%,在蒸馏水和模拟人工胃液中的崩解时限在10 min以内,脆碎度不超过5粒。结论:采用氧化玉米淀粉与明胶共混制备的复合胶囊壳性能符合《中国药典》(2020)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淀粉微球和人IgG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活化剂,戊二醛为加固交联剂,制备免疫淀粉微球.以交联率为指标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得到免疫淀粉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环氧氯丙烷浓度20%、戊二醛浓度0.5 mol/L、反应时间9 h.并用荧光标记二抗进行体外免疫检测,计算了抗体交联量与淀粉微球粒径的对应关系.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对产物进行形态分析,证明人IgG与淀粉微球产生共价交联.  相似文献   

4.
玉米淀粉组分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海  马莺 《食品工业科技》2011,(5):116-119,12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常温下利用稀碱溶液对淀粉进行快速分散分离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以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收率和蓝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分离工艺,结果表明:分离玉米直链淀粉的最佳工艺为NaOH浓度0.35~0.45mol/L,NaCl浓度为5%,离心机的转速为7000~8000r/min;分离玉米支链淀粉的最佳工艺为NaOH浓度0.35~0.40mol/L,NaCl浓度为4%,离心机的转速为7000~8000r/min。并通过蓝值、黏度及黏度稳定性、凝胶渗透色谱方法对其性质和纯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6,(11):24-27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封合温度、封合时间和封合压力对玉米淀粉与小麦淀粉复合可食用膜封合强度的影响,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对封合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玉米淀粉与小麦淀粉可食用膜封合最佳工艺条件为封合温度140℃、封合时间1.5 s、封合压力0.4 MPa,其封合强度可以达到3.13 N/15 mm。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自己的试验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质,并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高直链玉米淀粉在可降解塑料中使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6,(12):66-69
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对蜡质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处理功率分别为100、200、300、400 W时,研究了蜡质玉米淀粉的红外光谱特性、交联度、糊化特性和流变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使蜡质玉米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淀粉的储能模量增加,损耗模量基本不变,能形成弱凝胶;糊化难度增加,糊化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玉米淀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玉米淀粉的组成特点、提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玉米淀粉的糊化性、凝胶性、消化性等功能特性,总结了玉米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玉米淀粉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基本组成、颗粒形态、凝沉性、糊化特性、透明度及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表明: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其颗粒直径小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豌豆淀粉易于回生,但糊稳定性较好;豌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低于马铃薯淀粉,但其淀粉组成中慢消化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先研究了吸油率作为考察淀粉成孔指标的可行性;研究酶解工艺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再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55℃,时间28h,pH5.6,淀粉浆浓度60%,加酶量50%,并进一步把此条件运用到放大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微波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CCS)和蜡质玉米淀粉(WCS)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或功率微波处理后CCS、WCS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影响CCS、WCS的理化性质。60~90 s或462~700 W的微波处理增加CCS、WCS的糊化难度,使其起糊温度升高。微波处理导致CCS淀粉糊稠度、糊化焓降低,WCS的膨胀度降低。微波处理使WCS淀粉糊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升高,增加其在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但只能形成弱凝胶。不同时间、不同功率的微波处理对CCS、WCS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CCS、WCS的回生值、老化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2.
对零余子淀粉的颗粒形态、晶体结构、淀粉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山药淀粉选行比较.结果表明,零余子淀粉颗粒呈卵圆形,支链淀粉含量大于直链淀粉,X-射线衍射表明,零余子与山药淀粉均为C型晶体结构,结晶度分别为32.02%和34.32%.DTG曲线分析表明,零余子、山药淀粉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311.3℃和313.8℃.零余子和山药淀粉糊液为非牛顿流体,剪切使糊液变稀,淀粉糊的动态流变行为表现为低剪切速率对两种淀粉糊凝胶特性影响不大,当剪切速率大于80r·s-1时,升温会导致淀粉糊由凝胶向溶胶转变.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8):166-169
对零余子淀粉的颗粒形态、晶体结构、淀粉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山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零余子淀粉颗粒呈卵圆形,支链淀粉含量大于直链淀粉,X-射线衍射表明,零余子与山药淀粉均为C型晶体结构,结晶度分别为32.02%和34.32%。DTG曲线分析表明,零余子、山药淀粉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311.3℃和313.8℃。零余子和山药淀粉糊液为非牛顿流体,剪切使糊液变稀,淀粉糊的动态流变行为表现为低剪切速率对两种淀粉糊凝胶特性影响不大,当剪切速率大于80r·s-1时,升温会导致淀粉糊由凝胶向溶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