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WLAN)都支持IEEE.802.11和802.11b标准,这些标准都以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为基础来进行加密和认证.分析了WEP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为架设更高服务质量的WLAN提出了一种安全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普及,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无线局域网基础设施都支持IEEE802.11或802.11b标准,但这些标准下所定义的加密和认证协议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存在着很多的安全漏洞。首先分析了WEP协议面临的各种安全机制和存在风险。提出了两种弥补漏洞提高WLAN安全性的方案:一种是临时的改进方案,另一种是为了架设新的WLAN基础设施而提出的高级安全方案。最后,提出了实际无线组网安全的几点主观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明文  胡飞 《微处理机》2008,29(1):70-72
新一代WLAN安全标准IEEE 802.11 i定义了三种协议来保护数据的传输,这三种协议增强了WLAN中数据的加密和鉴别性能,取代了IEEE 802.11 WEP方案。CCMP协议是数据保密协议之一。CCMP协议使用基于AES的加密算法和CCM加密鉴别模式,在软件和硬件实现上都提供了很好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IEEE802.11标准中的WEP协议依靠CRC-32校验来保证数据完整性。但这种确保消息完整性的方法被证明是完全不可靠的。在新提出的IEEE802.11i标准中的TKIP协议为保证消息完整性采用了利用Michael算法消息认证码(MIC),在文中分析了由于Michael算法的缺陷,导致MIC的安全漏洞,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种适合实时视频传输的混合ARQ加条件跳帧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讨论视频数据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实时传输问题。采用IEEE802.11b协议,WLAN可提供高达11Mbps的传输速率,在没有干扰和没有拥塞的情况下,其环境完全满足实时视频传输的需要。但在干扰和拥塞严重的情况下,视频帧的延时很大,无法满足实时播放的要求。文献犤1犦提出了一种混合ARQ算法,可较好地解决视频帧的传输延迟问题,但在网络负载很重时,丢包率很高,视频序列的重构质量很差。因而在深入研究IEEE802.11b协议的核心MAC层的基础上,参考文献犤1犦,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实时视频传输的混合ARQ算法,结合高层的基于反馈信息的条件跳帧技术,可很好地解决视频帧的延时问题,同时传输的可靠性也很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线等效加密(WEP)安全组件高速率,低延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基于FPGA平台实现IEEE 802.1 1a标准中,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WEP安全组件的方案,并通过改进架构的方式,对WEP模块的性能做了优化设计,将延迟减小到最低,使模块速率满足802.11最高速率54Mbps的要求.性能测试表明,该方案满足IEEE 802.11a标准需求,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无线局域网(WLAN)主要的认证技术包括了IEEE 802.11中的开放系统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IEEE 802.11i中的802.1x认证协议,以及我国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中的WAI认证机制.概述了以上各种认证机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其存在的安全漏洞,给出了两种改进方案.最后给出了WLAN认证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IEEE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安全缺陷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了现有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IEEE802.11(1999)的WEP安全机制,对其存在的密钥序列重复使用、密钥管理与更新及消息认证和完整性问题等潜在的安全威胁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基于IPSec的安全WLAN解决方案,给出了基于LINUX系统的WLAN安全协议仿真实现,并对其安全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采用电磁波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输,存在着信息泄露及被窃听的安全隐患,因此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无线局域网的重要标准,802.11标准中提供了有线等价保密(WEP)协议用于保护链路层免受窃听和攻击。该文重点研究802.11标准的安全问题,研究表明WEP协议存在一些严重的安全漏洞。对此,该文详细分析了每个漏洞及相应的攻击方法,并针对所分析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线局域网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分析WEP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802.1X实现中可能的隐患,提出用LEAP认证协议解决WLAN中安全问题的措施与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802.11i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加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解决传统安全机制WEP协议中所存在的缺陷,给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1i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模型.在分析了IEEE802.11i协议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对IEEE802.11i的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了剖析,详细分析了TKIP和CCMP协议的加解密过程和安全性能,结果表明,TKIP的安全性能仍有局限性,只是一种过渡方案,而CCMP才是健壮的数据保密协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线局域网(WLAN)主要的认证技术包括了IEEE802.11中的开放系统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IEEE802.11i中的802.1x认证协议,以及我国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中的WAI认证机制。概述了以上各种认证机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其存在的安全漏洞,给出了两种改进方案。最后给出了WLAN认证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IEEE802.11MAC层性能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线网络通信作为新兴的通信技术已备受人们关注。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传输媒体,可以覆盖有线网络难于涉及的范围,成为传统有线网的必要补充。IEEE802.11b是当前无线局域网的主流标准,对其性能仿真和结果分析已做了大量工作,而对尚未普及的802.11a却没有太多的性能分析。论文利用文献眼1演算法得出802.11吞吐量理论极限值,并通过ns-2软件对802.11a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4.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问题。在讨论了无线局域网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的三项安全技术SSID,MAC,WEP技术,尤其是WEP技术的加密算法及完整性校验算法。重点分析了802.11标准中的WEP加密技术所存在的各种缺陷。最后,指明了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戴瑞龙  李波  何婧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5):23-26,69
IEEE802.11a是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可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然而,标准中并未给出如何在多种传输模式之间自适应切换的方法。基于IEEE802.11a,提出了一种Ad Hoc网络应用中具有自适应传输门限的变速率MAC,即AV-MAC(Variable rate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Adaptive transmission-threshold)。该算法通过计算发送端所发送的RTS控制帧的接收信噪比,感知信道状态,并依据计算所得的自适应传输门限来判断是否可以发送其后的数据分组。如可以发送该数据分组,发送端将进一步根据接收信噪比选择最佳传输模式,从而优化网络的通过率。利用仿真工具OMNET++4.0对算法进行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V-MAC可显著提升网络的通过率。  相似文献   

16.
梁宝龙  李文阁  陈阳 《微机发展》2010,(12):170-172,204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传输的特殊性,WLAN始终面临严峻的安全考验。无线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翻新,基于IEE802.11b的攻击技术会越来越多,复杂性将越来越高。所以与有线网路相比,保护WLAN安全的难度要远大于保护有线网络。文中介绍了基于IEEE802.11b协议下的WLAN可能面临的非法登录、拒接服务、字典攻击等安全威胁,分析了如何提高WLAN下的几种安全机制及802.11协议下的802.11i安全标准。提出了现有无线设备使用中一些可提高WLAN安全性的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LAN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daptive application-driven power management (AADPM) protocol for wireless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s within the IEEE 802.11b infrastructure WLAN environment. Our goal is to min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achieving low round trip time delay. We discuss the protocol and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using the network simulator NS2. We also draw horizontal comparisons among a variety of PM method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he power save mode supported by 802.11b, AADPM reduces th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energy consumption by 52% while only introducing 3% RTT delay.  相似文献   

18.
溪利亚  彭洲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11):9-10,13,68
采用NS2和Xgraph工具,对当前无线局域网主流标准IEEE802.11b的常用性能:使用范围、漫游支持和吞吐量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性能特色,探寻分析网络协议性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