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卵磷脂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卵磷脂的生产工艺中 ,浓缩前进行毛油过滤与油脚离心分离的操作 ,浓缩后浸洗前进行一次烘干除水 ,萃取时注意乙醇液的浓度和丙酮液的 pH值 ,脱色时注意吸附剂的选择以及浓缩、蒸馏、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 ,对卵磷脂的质量与得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提高卵磷脂产率与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立春 《中国油脂》2003,28(5):56-58
为提高大豆卵磷脂的产率和质量,对生产工艺要点和参数进行了实验室小试,从中得出,在大豆卵磷脂生产时,注意原料的选择;浓缩之前进行油脚离心分离操作;萃取时注意乙醇液的浓度和丙酮液的PH值;脱色时注意吸附剂的选择以及浓缩蒸发;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粉末磷脂的生产工艺中,浓缩前进行毛油过滤与油脚离心分离的操作,浓缩后浸洗前进行一次烘干除水以及浓缩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对粉末磷脂的质量怀得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高粉末磷脂质量改进生产工艺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粉末磷脂的生产工艺中,浓缩前进行毛油过滤与油脚离心分离的操作,浓缩后浸洗胆进行一次烘干除水以及浓缩,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对提高粉末磷脂的含量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豆粉末磷脂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立春 《食品科技》2006,31(8):81-83
在粉末磷脂的生产工艺中,浓缩前进行毛油过滤与油脚离心分离的操作,浓缩后浸洗前进行一次烘干除水以及浓缩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对粉末磷脂的质量与得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一)工艺流程 将花生红内衣用30目筛筛选去杂,再用清水洗涤一遍。然后放入煎煮锅内,加八倍的水煎煮,沸腾后煎煮2小时,将溶液倒出用50目筛过滤,过滤的液体沉淀2~3小时,取其沉淀之上层清液放入浓缩罐进行浓缩(100℃),直至浓缩至粘稠状液体,然后取出放入烘干室低温烘干,烘干室温度不超过85℃。烘干的块状浸膏经粉碎成粉,然后进行配料,配料的比例是药粉100克,沙糖20克,淀粉20克,配好料后,进行制粒、轧片,最后检验包装。  相似文献   

7.
以茶树菇为原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5′-磷酸二酯酶对料液酶解,再经过浓缩、烘干、粉碎制成茶树菇调味基料。通过食盐、味精和茶树茹调味基料进行复配制备茶树茹调味料,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当茶树菇调味基料含量为114.76 g、食盐含量为4.85 g、味精含量为2.98 g时,茶树菇调味料具有最高的鲜味评分。  相似文献   

8.
以进口干粉大豆浓缩蛋白为对照,对大豆浓缩蛋白液的组成、功能性以及微生物增殖情况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大豆浓缩蛋白液的功能性优于进口干粉蛋白,并对大豆浓缩蛋白液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发酵科技通讯》2006,35(2):24-24
味精结块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味精(特别是粉状味精)内含有氯化钠,所以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结块;其二是由于中和液或母液经浓缩结晶和烘干过程中受长时间高温的影响,产生了部分焦谷氨酸钠,而焦谷氨酸钠也极易吸潮而引起结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夏季佩戴口罩的舒适性,探究了口罩用无纺布的凉感整理技术,利用能够使人体神经末梢产生凉感刺激和相变降温材料协同作用的机理,研究了上液率、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接触凉感系数(qmax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液率在2.5倍、烘干温度105℃、烘干时间140s时,接触凉感系数(qmax值)达到最佳,此时断裂强力为23.4N/5cm,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4级。制备的凉感无纺布用于口罩时对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没有明显负面影响,可以在夏季使用时为佩戴者带来较好凉感体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市售豆粕为原料优化蛋白浓缩工艺,考察浓缩过程中洗脱时间、洗脱次数、豆粕目数、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值和洗脱温度等因素对蛋白浓缩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选择洗脱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通过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对响应面分析可得到浓缩豆粕蛋白的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洗脱时间1.5 h,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值6(mL/g),豆粕目数50目,洗脱次数2次,洗脱温度30℃时,豆粕中蛋白百分含量为62.90%,比浓缩前提高了30.20%,得率为98.15%。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7,(9)
<正>4.5羊毛服装的免烫~([18])工艺将免烫剂TN组成浸轧液(按60%轧液率计算):120~140 g/L免烫剂TN,10 g/L的NaHSO_3,pH值为6~7.5;烘干,使聚合物充分固化,无需焙烘。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制免烫整理液时,应先将NaHSO_3溶解后倒入水,再将免烫剂TN溶解后,倒入含NaHSO_3的水溶液中,调整好pH值后倒入浸轧槽内,再将干态的织物在浸轧机上二浸二轧连续轧液后,直接烘干。如不能及时烘干,需盖好塑料  相似文献   

13.
超滤技术处理酪蛋白酶解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滤技术对酪蛋白酶解液进行浓缩分离,分析超滤过程中操作压力、料液pH、料液浓度等因素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操作压力在0.35MPa,料液pH在7.0料液浓度为3%时,膜污染程度最轻,膜透过速率高。  相似文献   

14.
喷完烘干后的铜牌进入下道工序腐蚀,腐蚀液用三氯化铁溶液,配方如下:配方1三氯化铁(工业级)波美度15~18°盐酸10毫升配制腐蚀液时先把1000毫升水倒入塑料盆内,均匀地撒上三氯化铁,待三氯化铁全部溶解达到波美度15~18°之后,再倒入盐酸,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低于零下5℃几乎不起作用,但也不能过热,否则腐蚀的茬不整齐。这时三氯化铁放出大量有味气体,温度可达80~85℃左右。注意不要溅到身上、灼伤皮肤,尤其是眼睛。人要站在上风处,盆最好是用长方形的塑料盆,或用PVC塑料板焊接的专用腐蚀槽。铜牌腐蚀前,应在三氯…  相似文献   

15.
罗磊  樊金铃  孙红姣 《食品科学》2008,29(6):159-163
本实验对预处理猪血清IgG料液超滤浓缩进行了研究.选择螺旋卷式超滤设备,以截留液全循环错流方式对预处理IgG料液进行超滤浓缩.其最佳工艺参数为:样品pH值为7、温度50℃、超滤压力0.1MPa、浓缩倍数为10倍.浓缩后得到的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2.08%(W/V),IgG含量为1.42%(W/V),具有活性的IgG所占比例比超滤前略有下降,从91.3%降低到87.6%.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了以家禽羽毛水解生产食用浓缩调味液及胱氨酸的加工工艺。从食用浓缩调味液氨基酸成分的分析表明,由此工艺生产的食用浓缩调味液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新型食用浓缩调味液。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研究了陶瓷膜技术在淀粉糖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陶瓷膜可直接对混合糖化液进行过滤,50 nm孔径陶瓷膜 的澄清效果最佳,能够节约糖化时间超过12h。 设定操作压力为0.35 MPa,温度为70~80℃,设备的回流量为3.2m3/h,50 nm陶瓷膜 对糖化液浓缩33倍,平均通量为248.6 L(/ m2·h),且通量保持稳定。陶瓷膜过滤后清液的蛋白去除率达75.9%,透射比提高至98.4%,均优于真空转鼓。陶瓷膜浓缩后的糖化液残渣经压滤和烘干,加工成蛋白饲料,每年为企业增收590万元,实现了淀粉糖的绿色节能生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鲢鱼加工副产物鱼皮为原料制备明胶,分别优化提取鱼皮明胶的酸法和酶法前处理工艺,并对所得明胶理化性质和成膜性能进行评价,探讨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鱼皮明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所得明胶品质更好,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 H2.0、酶与底物比(w/w)0.004%、酶解30 min、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 h。在此基础上对明胶胶液的浓缩和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浓缩温度70℃、浓缩浓度20°Brix,热风干燥温度为40℃时可获得高性能且能耗低的明胶产品,为明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花生红衣水洗,用8倍量冷水浸泡(不让水呈红衣)。而后在100℃煎煮1个多小时,细布过滤,得清液,静置18小时,取上层清液入瓷缸中浓缩成膏状,经85℃烘干配料(产品80%,糖10%,淀粉10%),压片而成。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气质联用测定氯丙醇时应该注意的前处理问题,即盐析、吸附、预洗脱、洗脱、脱水、浓缩、衍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避免人为误差,确保灵敏度和回收率,为从事食品检验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